<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看了小雨姐姐煮的粽叶粥,我不得不佩服她敢想敢做的勇气了。包粽子不象包饺子那些活,它看着挺简单,其实若是真正做起来,就发现真的是很不容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们这地方卖的粽叶,分新打的叶,风干的陈年叶,还有蒸煮好了的,买回家就能包的现成的熟粽叶。新打的叶,买回家,需用冷水浸泡个把小时,然后放入锅中,烧开后,把粽叶放入冷水,用布片双面抹洗干净后即可用。而风干的陈年叶,除了浸泡时间需一至两天外,其它的处理方法与新粽叶相似。买粽叶的时候特别要注意,不要一味求大片,因为大片可能就是老叶,脆性大,包时容易炸裂。捆扎粽子的东西统称为粽绳,按惯例应是:端午节时用昌蒲草,水浸过的昌蒲草特别有韧劲,且有草味特有的清香,中秋节时就会用新割下的糯米草,原汁原味,草色粽色相宜,非常的赏心悦目。也有人用麻,纱,甚至是塑料绳的。粽的核心原料就算是糯米了。添加的辅料可以有红枣,鲜肉干,咸肉,香肠各色豆子等等,这些辅料可以任选一种加入糯米中,也可以一种都不选,但有两种用量非常少的辅料必需得加,一是,菜油,因为油可以让熟糯米不粘粽叶,二是盐,因为盐能使糯米本身的粘性更上一层楼。包好的粽子,蒸煮时还得注意,煮沸后,应立刻用小火慢慢煨。若是用大火急煮,粽子里的米会胀破粽叶而溢出,这样就前功尽弃了。一个好看的粽子,应是四角尖尖,棱角分明,模样儿周正。包粽人的技术差,粽叶老黄虫蛀,急火沸煮,就些都会导致粽子头开腹裂.若是说这种粽子也算是成品的话,那也只能算是次品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两周前,母亲打电话委婉地问我忙不忙,有没有时间回家一趟包一下粽子?我扪心自问,我忙吗?泡论坛,玩E话,整天整夜地玩游戏。突然良心受到了谴责,到菜市场买了新打的粽叶,匆匆赶回父母的家。刚一进屋母亲就嗔怪我道:“有两个月没回家了吧?”我嬉皮笑脸地说:“不会吧,哪有噢。”父亲从里间屋传来打雷般的怒吼:“何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午把粽叶准备好,中午一吃过饭,我就开始包粽子,母亲坐在我的旁边,看着我包粽子。我说,“妈你去睡一会吧。”她说,“不困。”可刚说完,就打起了呵欠。她一直撑着,看着我包完了粽子。我手刚一歇,母亲就撵着我去睡,说累了我,拗不过她,我去睡了。乱七八糟的战场,就留给她打扫了。母亲散了些粽子给左邻右舍,隐隐约约传来的是邻居们对我的夸奖和母亲谦虚的笑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我们单位,我所在的部门,会包粽子的也只有我一人。端午节前,很多同事带来了包粽子的工具,原料。曾有一天,我包了100多个,虽然胳膊酸疼,但看到大家羡慕感谢的笑语,我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包粽子是向我奶奶学的,奶奶心灵手巧,会帮人做衣,绱鞋,剪鞋样,剪花样.要说包粽子的手艺,那更是远近闻名。端午前几天,乡里乡亲的会捎上糯米,粽叶什么的,送到奶奶家,在那几天,奶奶从早包天晚,用她那无牙的牙板紧紧地咬住粽绳……我看着奶奶包粽子,很好奇,也跟着后面学,奶奶怕我浪费了糯米,总是给我一些老破的粽叶,让我就着石块,土灰去包.一年又一年,我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包粽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后记:下午比较闲,试着在电脑上打开尘封许久的追梦人日记。当看到父亲的那句“何止!”真的是非常的感慨,心酸。哎!本来是吹嘘自己包粽子的一篇日志啊,父亲去世已经十多年了,现在回过头看,字里行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