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土司城

PEIKANG

<p class="ql-block">这个秋天,我们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既饱览了秀美的山水风光,又不乏土司城这样的人文景观。恩施土司城是我国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司文化博物馆。它集中展示了恩施州的历史和地域文化,也是我首选的文旅项目。</p> <p class="ql-block">文旅,即文化旅游。首要了解当地的文史和民俗,才能体察和感知景物的文化内涵。我游览土司城,了解了土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接近彝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我对土家族源感兴趣,就在网上寻根究底,找出主流的答案,如“巴人后裔说”、“五胡混血说”等。我逐一查考,乐此不疲,这就是文化旅游带来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恩施土司城,有12个景区、30个景点,包括土司城门楼、风雨桥、廪君祠、王宫九进堂等。2002年正式对外开放,2008年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我们打车到土司城,看到这座彰显土司威仪和功德的纪念性门楼。门楼造型设计独特,装饰精美大气。门楼上标着金色大字“恩施土司城”,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命名、题词。</p> <p class="ql-block">游览土司城,须了解土司和土司制度。土司又称土官、土酋,是中国古代地方上的官职,通常是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担任,经朝廷确认,实行世袭制。在我国历史上,湖北恩施州有不少土司,其中属地最大的是鹤峰的容美田氏土司。当时容美土司官位最高,为明清时期的宣慰使,官阶为从三品,相当于地方副省级官员。</p> <p class="ql-block">进入土司城,路过风雨桥,这是由两座桥亭相连的廊桥,桥亭飞檐斗拱,画栋雕梁,古色古香。历史上,土家族的风雨桥多建于河流渡口之处,桥廊两边设有栏杆和长条板凳,以供行人歇息纳凉、遮荫避雨,因而称“风雨桥”。这座风雨桥,虽无挑担的行人过往,但却是游人休闲纳凉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我们拾级而上,来到山上的土家族祖庙——廪君祠。廪君祠为三层三进重檐廊柱式建筑,坐西朝东,独峙山腰间,沉雄不凡。《长乐县志》在解释何谓“向王山”、“向王庙”时说:“廪君世为巴人主,务相其开国有功者”。在《后汉书》引《世本》中,记述了巴务相的功德,后设廪君祠立像祭祀,以巴务相为廪君。从此,廪君就成了土家族世代尊奉的神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参观计用殿,好比阅读容美土司史。计用殿,取自“田墨施计用”的名字,“田墨施计用”为土家语,意为雨王。他是容美土司起始者,生辰无考,为古容米部落后裔。容美土司始于元朝至大三年(1310年),因容美部族蛮众叛反,劫掠麻寮等寨,后被朝廷招降,设立黄沙寨,授田墨施计用为千户(土司)。</span></p> <p class="ql-block">容美土司至明朝达到鼎盛,辖地面积大增。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五峰石梁末代土司张彤砫叛离容美,率领属民叩开渔洋关,缴纳印信和户籍版图。容美末代土司田日文如,因违抗朝廷,族人众叛亲离,最后投环自缢。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土司制度废止,开始实行以中央任命,并可随时调换的流官替代土司管辖地方,即“改土归流”。</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土司城漫游,会看到一些白虎雕像,这是因为土家族有崇虎的习俗,许多地方立庙祭祀,更有不少土家人的神龛上供有白虎神位,有些地方还以“虎”字命名,如咸丰县的“白虎山”,来凤县的“白虎堂”,还有“老虎垄”、“老虎坡”等。原来白虎被土家族视为廪君魂灵的化身,代表土家族的图腾和族徽。</p> <p class="ql-block">若去土司城游览,观赏武陵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建筑,九进堂是不二选择。九进堂是土司城的核心建筑,这里由333根柱子、333个石柱础、330道门、90余个窗、数千块雕花木窗、上千根檩子和椽木组合而成仿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从门廊望进去,楼阁台榭错落有致,步入厅堂,可见雕梁画柱,富丽堂皇,十分典雅。楼宇凸出的主梁——龙头雕,显得格外威武。九进堂设有“九道门”,当我跨过一进又一进门槛,踏上一层又一层楼阁,真可谓是“一重楼上一重景,目不暇接景中景”。站在九进堂最高处,远眺这片古建筑群,宛如一座雄伟壮观的皇城。</p> <p class="ql-block">最后,游览土司城墙。土司城墙全长2320米,宽1.2米,像是缩小版的长城,依山脊逶迤延绵,雄伟壮观。在土司时期,攻城掠寨的争斗经常发生,修筑城墙进行戍守是各部族土司的重要措施。我们在城墙上缓慢行动,爬到烽火台上拍照、歇息。然后,站在亭台上远眺,思绪豁然开朗,抑或生思古之幽情,梦见土司……</p> <p class="ql-block">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56个民族一个家,家和万事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span style="font-size: 18px;">尊重文化的多样性,</span>崇尚和谐包容。中华文明的进步,需要各民族的文化融合和团结,互学互鉴,共同努力。今天,我国已经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举世瞩目。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已经形成国家强盛的意志和综合国力,将无往而不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