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温度的教育 做有情怀的教师

海默欣(丽敏)

<p class="ql-block">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仪式上,一位63岁的女性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走上了领奖台,她就是张桂梅。她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时代楷模。同时她也是脱贫攻坚路上的领航人,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在她的理念里:一个女孩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在她的努力下,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的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成立了。此刻最想借用一句诗来表达这份钦慕之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无疑这就是有温度的教育,有着高尚情怀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我们身边有着这样一位教育家,他曾获“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青少年德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等等,他就是我们熟知的人物——魏书生。魏书生认为教育是一项可以给人以双倍精神幸福的劳动。教育对象是人,是学生,是有思想、有语言、有感情的学生。教师劳动的收获,既有自己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更有学生感觉到的成功的欢乐,于是教师收获的是双倍的、乃至更多于其他劳动倍数的幸福。他主张“教师要把教育作为自己的一份事业,热爱教育,向它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才称得上是真爱。想要在事业上做出成就,就要爱教育到愿意自我牺牲的程度。”这是有温度的教育,有着伟大情怀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说我傻,而我却乐此不疲。我始终坚信,教育,是一份坚持”,这是一位从教三十多年,无论获得多少荣誉,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带班做班主任,不管多辛苦,永远把学生放在心上的“全国模范教师”——于洁。他的儿子李润于说:“我想,优秀教师应该像我的母亲和祖辈一样,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启发学生”。于洁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教师,这又何尝不是教育事业的一种传承。这是有温度的教育,有传承情怀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  反躬自省,从毕业至今在教育岗位上已8个年头。这八年来,我从最初的懵懂最初的青涩,一步一步走向成熟走向自信。</p><p class="ql-block"> 大学毕业后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志愿服务,记忆中第一年进入校园踏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教师,因班级内的一名学生多次犯错不改而伤心而上报学校,最终因多次处分而被开除。当他离开的那一天,我幡然醒悟,这不是我作为一名教师所希望的结果,我抱着学生痛心哭泣,我不舍,他是我们班级的一份子,一个都不该少,一个也都不能少。从那一天开始,我重新的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摆正自己的教育思想,树立自己的教育理念,也更坚定了我要将教育作为自己的一份事业去做,用耐心去引导学生的思想,用爱心去陪伴学生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回到河南以后,作为一名特岗教师的身份,到一所农村小学任教,面对的是一群极为调皮捣蛋的孩子,卫生差、纪律差、学习成绩差。而此时的我多了几分耐心、多了几分稳重、也多了几分自信。面对班级树立班规班纪、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组建新的班干部团队,针对学困生从了解孩子的家庭环境开始,再到了解性格、了解学习基础、同学交友等等。</p><p class="ql-block">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男孩子,从接班第一天就没有见到他张嘴读过书,当时以为他是失语儿童,经过私下和同学沟通,才知道他是学习基础很差,不识得很多字,孩子就不能够张口读书。于是我就从一个一个的声母、韵母、拼音、声调教起,只要有一点的进步就给予极大地鼓励,慢慢,孩子有了自信,开始上课读书、举手发言、背诵课文乃至作文。看着学生的成绩也有了极大地提高,同学们都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做老师的内心也感到的欣慰!</p><p class="ql-block"> 通过不断努力,又考到了现在所在的单位,再次担任班主任,带领着新一批孩子们共同奋进。班级里的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是我最放心不下的。面对留守儿童我会经常的询问他的生活情况,并且将他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及时的与他父母沟通;面对残疾儿童我会告知孩子们多多的给予她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还有好几名孩子因为家庭原因,父母离异,我会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给她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让孩子们感受到班级和老师给予他们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小明是班里的一个留守儿童,他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只有过年才回来一次,在家和爷爷一起住。记得一次体育课上,有同学拉着他走到我的面前说:“老师,小明刚才在立定跳远的时候,因失去重心戳到了大拇指,好像有点肿了。”我就立即查看他的受伤情况,并询问疼不疼,骨头有事没?他说不疼。或许是因为缺少父母在身边的疼爱,这个孩子很要强,看着他满头的大汗,内心非常的心疼。放学以后因为不放心,又特意给学生打电话询问手的情况,并给孩子的父母打电话,让他们对孩子多一份关心和问候。第二天的时候给孩子带过去了自己平时使用的喷雾药。放学时孩子竟然给我写了一封感谢信,文字虽然很简短,但是老师能够感受到孩子内心的爱的表达,那一刻我的心里是暖暖的。</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箴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让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真切的去体会: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不同的花期,我会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工作方向,继续耐心地去关注和培育每一棵幼苗,向时代先锋学习,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将教育作为自己的一份事业,不断的磨砺自己、提升自己,做有温度的教育,做有情怀的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