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2021

娄道舰

<p class="ql-block">  2021岁末,习惯性的打开我的“美篇”,发现这一年我竟然没有在“美篇”写下一个文字,这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在此辞旧迎新的临界时刻,豁然间就有了一种动笔的冲动,于是一杯红茶,指落键盘,写点文字,给我的2021留个痕迹。</p> <p class="ql-block">  曾今在2020年的今天我在“美篇”平台写下了“2020写给自己”的文章,希望在2021年努力让自己过得更加随缘更加开心,少思少想,随遇而安,随缘顺势,开心而为。实践证明我对自己的这点希望真的想做到却是很难很难。遇事心还是难以平静,随遇而安的定力不足,随缘顺势的修行不够,虽有进步但预期未达。</p> <p class="ql-block">  所以这一年我又拿起了书,我读自己感兴趣的文字,听自己感兴趣的讲座,看自己感兴趣的视频。我读易学大师曾仕强先生的《易经的智慧》;听王德峰讲哲学;听于晓非讲佛学;在“学习强国”看中国传统文化慕课……2021我就是这样在不经意中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  今天在此特殊时刻,键盘嘀嗒,字若流沙,静夜里台灯下,思绪开始如脱缰野马。这一年虽然平淡的原地踏步踏,但这一年我却又有了明显的变化。因为这一年我特别关注并有意识的接触了中国传统文化,那种似懂非懂的感觉,似乎朦胧似乎理解,见仁见智的理解中不知不觉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说实话,作为一名体育专业老师谈中国传统文化,真好像井底之蛙在窥视苍穹之奥秘,不自量力。好在这不是啥学术研究,纯似公园调侃的大爷,调侃而已,不必较真。我也只是通过这种方式,用文字记录一下我这一年一路走来的心境,仅此而已,一谈而过,一笑了之。</p> <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我有意识的去了解科学、哲学、神学的各种表象和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对涵盖科学、哲学、神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这和有神论无神论思想无关。我觉得这是个解决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所有观点也不可完全当真,也不能完全否定,每个人各思其意,用心体会,好玩即可。</p> <p class="ql-block">  有时在想科学到底是什么?有人说:科学是研究具体的,可以量化的,可以真真切切改变我们生活的知识。科学不需要去思考这些知识背后的来源。如果要追寻科学知识的来源,这时候就得由哲学来解决,哲学可以从认识论、方法论、抽象概念、数理分析等方面探讨这些知识背后的逻辑关系。但是如果要继续追问,为什么自然规律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为什么地球会是地球?为什么地球能孕育生命?宇宙运行到底遵循什么规律?为什么是这种规律而不是那种规律?这一系列的为什么,这时候已经不是科学和哲学能够解决的了,于是神学开始来解释这些问题了,神学开始探讨这些终极原因背后的神秘力量和神秘规律,虽然没有什么结果且不可验证,但毕竟可以撼动人心。好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当科学家登上一座高山后,却发现神学家早已坐在那里了。因此,有人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所以我认为科学,哲学,神学在层次上是逐渐递进上升的,它们分别解决的是人们的现实、理性和精神三个方面的问题。它们都试图解决人到底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问题,但它们给出答案要不说服力不够,要么不可验证。于是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p> <p class="ql-block">  我之所以痴迷的中国传统文化,除了我本就是生长于这片沃土之上的那种文化依恋和精神归属之外,还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其博大精深完全涵盖了科学、哲学、神学的所有领域的这种魅力和诱惑。</p> <p class="ql-block">  有学者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儒、道、释(佛)、易(易经)。认为《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和源头,是儒道佛的文化根基。今天我们理解《易经》里关于做人的理念,它是和命相联系的,它所窥探的是人的命和运的问题,也就是通常说的“命运”,所以易经可以从算命,推导如何做人,道理就在此。如今佛教道教里所说的“命由天定”、“运在人为”也是源于此。这种对命运的解读既有效地解释了“命运”中哪些是天定的法则不可更改,哪些属于后天努力奋斗而得,既平定了人们心里的浮躁,又给人奋斗的动力。包括儒家一些入世的思想也是受到《易经》影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就出自《易经》。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也是源于此。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理念对后来的儒家思想也产生了巨大影响。</p> <p class="ql-block">  《易经》乾坤、阴阳、八卦等理论直接奠定了道家思想的理论基础。《易经》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无疑是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  何为乾坤?何为阴阳?乾为天,坤为地,大地孕育万物,所以有大地母亲的说法;乾为阳,坤为阴,一阴一阳为太极,所以有阴阳平衡之说法。乾是天,特质是“健”——强健,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着强烈的男性特质。坤是地,特质是“顺”——顺下,大地顺应自然,孕育万物,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所以我认为《道德经》的“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也是源自《易经》的智慧。在以前,《易经》被民间解读为只是算命占卜,附上封建迷信的枷锁而被尘封。但《易经》的智慧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源头,其深奥和智慧我等凡人只能兴叹。</p> <p class="ql-block">  至于儒释道,今天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隐含了“入世”、“出世”、“隐世”的三种理念和状态。</p> <p class="ql-block">  儒家是教你如何“入世”。儒家讲的是如何做事,既所谓的“以儒治世”。其阐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讲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处处体现“以礼安邦”的入世修“行”思想。所以就有了北宋大儒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入世理想。又有《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处世和求学的哲学方法。所以儒家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为核心的“入世”哲学。</p> <p class="ql-block"> 而佛家讲究的是修心,教你如何“出世”。其强调“以佛治心”,佛家解决的是“人与自己的关系”,处处体现的是“万法皆空”的出世修“心”思想。何为“佛”?佛就是觉悟者。所以佛学中重要的一个佛语就是觉悟“学会放下”,太过执著,自身便受其苦。佛家是以“识心见性”、“万法皆空”、“顿悟成佛”等理念体系为支撑的“出世”哲学。所以这种佛家“出世”思想体现在佛教中,就是教化人修的是“来世”。</p> <p class="ql-block">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就是道理,规律和自然法则。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道家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讲究“天人合一,无为而治”的隐世修“身”之道。强调“以道治身,以道养身”。“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都表明道家的“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了解万物之道从而实现顺其自然之道,人虽存于现世但却归隐于世。所以这种道家“隐世”思想体现在道教中,就是教化人修的是“今生”。</p> <p class="ql-block">  看我巍巍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博大而精深。儒释道三足鼎立,各彰异彩,人们总是能从中找到自己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安心之法。儒道释同根异枝,却又互融互通,又为人们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哲学理论基础。人生如能以佛为心,以道为骨,以儒为表,净眼看读世界,潇洒慢走一生,真的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  我是一名体育老师,但是我的文字和兴趣领域基本和体育无关,我对我喜欢的领域会去孜孜不倦的涉足,我喜欢研究中国的古钱币,古泉研究属于我的最爱,特别是铜元研究,曾自娱自乐的在此方面自封为专家教授,以至于我的书橱此类书籍量远超我的专业书籍数量。我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喜欢在文化的视角下去旅游,去体验诗和远方的魅力。所以我也时常自讽自己为“不务正业”。今夜键盘所及,文字流淌,记录的不过是一种心境,仅此自娱自乐而已,也是视作对2021的一个留念性的回顾。愿2022我能以文化人,一切功名利禄,随缘。静思道理,无论前世今生,随心。再见2021,你好2022!</p><p class="ql-block"> (2021.12.30于师大凤凰山宿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