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倘若当教师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随时输入于学生,如此则学生收益较多,为师者也觉得其乐无穷,所以,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当老师的,也要真正做到“学而不厌”。——陶行知</p><p class="ql-block"> 多年前便很喜欢陶先生这段话,今日送给自己以当勉励。</p> <p class="ql-block">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提质减负?同时,为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七个一工作”,美术课时减少,新增书法课,如何更高效的上好美术课?如何学会上书法课?这学期需要我不断深入思考和实践学习,来应对工作中的新变化。</p> 我上好美术课了吗? <p class="ql-block"> 一、美术常规课</p><p class="ql-block"> 通过分析实际课时量和教材容量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我的美术课用“加法”来实现“双减”。</p> <p class="ql-block"> 1.增加教材的整合程度</p><p class="ql-block"> 将教材内容根据学习领域、材料运用和表现方法进行灵活整合。把教材中学习方法相同、知识点有斜接的几课,打乱重组,重新设计教学目标,提炼主要知识点,整合成一课完成教学。例如:《四季的色彩》、《生活中的暖色、《生活中的冷色》这三课,虽然有欣赏、有造型表现,但是色彩知识点是相同的,作业易于整合。我就把它们重新设计成一课,以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冷暖色,欣赏名画的过程中掌握点彩技法的应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增加学生的参与度</p><p class="ql-block"> 四年级的学生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比较强。在教学中,从知识点讲解、示范、实践到展评环节,我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以设疑问答的方式解决知识难点,以对比观察的方式解决实践难点,学生自己展评作业、主持讨论,老师总结点评。尝试把课堂留给孩子,让学生主动学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3.增加教学方式和表现媒材的丰富度</p><p class="ql-block"> 每节课换一种教法、学法,每节课换一种媒材进行创作尽量让每一节美术课都有新鲜感。通过这样的尝试和实践,我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知道怎么教效率更高,也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尝试了不同媒材的不同美感,尝试了多样的表现技法。</p> <p class="ql-block"> 二、美术特色课</p><p class="ql-block"> 美术课程的研发和实施一直是我们美术学科组的工作特色。“双减”政策的实施下,我经历了两难局面,继续开展课时量不够,放弃开展,课程的研究将半途而废。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最后偿试以“减法”落实“双减”。</p> <p class="ql-block"> 1.神话课程</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设计中,减去所有可有可无的环节,直奔主题,让学生临摹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或者神兽,解决造型和想象、色彩等重难点。较之前4--8课时才能完成的课程,神话课程可谓是轻装上阵,但学生完成的作品质量不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新年课程</p><p class="ql-block"> 二年级新年课程减小作品纸,降低难度,让孩子轻松完成小幅作品。</p> <p class="ql-block"> 三、美术社团课</p><p class="ql-block"> 学校丰富的社团活动保障了“双减”政策的落实,我也是为之努力的一员,承担着一年级综合绘画社团的教学活动。真正的美育润物细无声,往往在活动过程中激发着孩子们内心深处真善美。</p><p class="ql-block"> </p> 我会上书法课吗? <p class="ql-block"> 教书法对我而言,绝对是一项挑战。常常心里没底,我到底能不能教好,甚至会不会教?但是已经教了,总要十八般武艺都拿出来,使尽浑身解数的教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功夫下在课前</p><p class="ql-block"> 1.备</p><p class="ql-block"> 首先仔细解读教材,把每个笔画、每个范字的笔法、结构都分析一遍,然后把教材中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去实践,用学生听的懂语言去分析讲解,用自己能把握的方法去示范。</p><p class="ql-block"> 2.练</p><p class="ql-block"> 书法课的备课周期更长的原因就是我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练习范字。有人提出,现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那么多,可以用视频教学,老师课堂上不范写也能上好书法课。经过实践我发现根本不行,老师课前不练,甚至不练习上百遍,你就不知道学生写的时候哪些地方容易出问题,出了问题该如何解决?所以我要以学习者的心态参与教学,站在学生的视角看待一笔一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二、耐心用在课上</p><p class="ql-block"> 书法课因为独特的学科性质,无法融入更多游戏环节,略显枯燥。怎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孩子们愿意写,并且通过学习书法能提升审美能力体验成就感呢?我通过观看名师课堂实录、外出听课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总结自己的经验形成了两点比较稚嫩的小策略。</p><p class="ql-block"> 1.练眼力</p><p class="ql-block"> 提升孩子们的审美能力是写好书法的前提条件。每节课,我先不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先和学生去分析每个笔画、范字的外形特点、结构特点、占格位置,再用反向示范法写出不美观的字,让孩子分析哪里不美观?怎么写美观?</p><p class="ql-block"> 2.练腕力</p><p class="ql-block"> 我讲的腕力也就是控笔能力,我要求学生整节课毛笔不离手,无论是观察分析还是老师示范,保持执笔姿势并用毛笔书空。这样即能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有利用了有限的时间练习手部力量和运笔控笔。</p> <p class="ql-block"> 三、赞扬跟在课后</p><p class="ql-block"> 每节课完成作业好的孩子老师都会给拍照,发在班级群里,一方面让不重视孩子学习的家长看到别人的孩子写的有多好。另一方面表扬写的好的孩子,让孩子体验书法学习带来的成就感。</p><p class="ql-block"> 另外在课堂上进步特别大的孩子可以获得书法社团学习的名额,这样对书法学习感兴趣的孩子就有了学习小目标。</p><p class="ql-block"> </p> 反思不足与努力方向 <p class="ql-block">不足之处:</p><p class="ql-block"> 为了能上好美术课,我虽然想了很多策略,但依然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学生作业不完整,知识点整合后,没有循序渐进,没有铺垫,学生吸收知识、提升能力有点像囫囵吞枣。开展课程流于外在美的形式,没有时间和学生一起挖掘课程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书法之功非一日之勤,需要长久的练习和积累。所以,我自身功底薄弱,对书法也仅是得其皮毛,不见精髓,需且教且学,不断提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努力方向:</p><p class="ql-block"> 美术书法学科未来纳入中考已成定局,这对美术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术教材中根据不同课型,涉及到了多个学科的知识,所以胜任美术老师这一角色不仅要会画画,更要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多阅读宽视野。还要有教科研的主动性和“永远是学生的心态”去应对新变化,帮助学生去适应新变化。</p> <p class="ql-block"> 播下努力的种子,过程也许会艰辛无比,但是它一定会发芽成长、开花结果。新的一年,重复我们平凡的努力,希望未来遇见更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