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续上集)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县城12公里。</p> <p class="ql-block">上集(《自驾闽浙赣(8)》)发表之后,有朋友看到照片里典型的徽派建筑,问道:“婺源不是安徽的吗?”</p><p class="ql-block">科普一下:今天的婺源虽然属于江西,但是在历史上它一直是徽州的一部分。婺源属于汉文化大背景下具有鲜明个性的“徽州文化”区。</p><p class="ql-block">按驴爷的看法:婺源法律上属于江西,精神上则属于安徽。对此结论,有不同意见的,请……闭嘴。</p> <p class="ql-block">李坑的建筑风格独特,就是著名的徽派建筑。它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李坑的特点是小桥流水人家,——前无枯藤老树昏鸦,后缺古道西风瘦马。当然,更找不到夕阳下的天涯断肠人。</p> <p class="ql-block">一条小溪从村里穿过,小溪上有多座小桥,小溪两侧则是家家户户。</p> <p class="ql-block">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南宋年间出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p> <p class="ql-block">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p> <p class="ql-block">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p> <p class="ql-block">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不过现在,小溪两旁虽然还是当年的徽派建筑,内容则几乎毫无例外地成了小商铺,满街充斥着孔方兄的浓郁味儿。</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之际离开李坑,返回石城。准备明天早晨再碰碰运气。</p> <p class="ql-block">11月2日。</p><p class="ql-block">早晨还是天不亮就出门上山。</p> <p class="ql-block">结果,说是今天天晴,也许是前几天雨下多了,云雾一直笼罩在山谷里,根本看不见民居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等了两个多小时,依然如此。于是,我们收拾相机、脚架,下山吃饭。</p> <p class="ql-block">饭还没吃完,布衣出门一看,大叫一声:开太阳了!于是我们马上背上相机再次上山。</p> <p class="ql-block">山村晨景。</p> <p class="ql-block">典型的徽派小村。</p> <p class="ql-block">瓦有不同,墙则一律刷白。</p> <p class="ql-block">早饭后出发,再次路过古坦村。</p> <p class="ql-block">被溪流环绕的古坦村。</p> <p class="ql-block">今天天气不错。感谢老天爷。</p> <p class="ql-block">古坦村附近的四A景区灵岩洞。灵岩洞景区是婺源景区北线顶端的一个景点,以溶洞著名。</p> <p class="ql-block">灵岩洞群由卿云、莲华、涵虚、凌虚、琼芝、萃灵等36个溶洞组成。 </p> <p class="ql-block">灵岩洞自古便小有名气。《方舆胜览》有记:洞体大者雄浑奇伟,小者玲珑秀丽。内泉流澄清皎洁,水石相映成趣,石笋、石花、石柱、石幔琳琅满目,千姿百态。</p> <p class="ql-block">洞内有取名蓬来仙阁、金阙瑶池、云谷游龙、天池荷香、龙门泻玉等景观数百处。</p> <p class="ql-block">更为称绝的是洞群间保留有“岳飞游此”、“吴徽朱熹”、唐代大中十一年兼御史中丞卢潘和明代戴铣的摩崖石刻等唐代以来的游人题墨2000多处。</p> <p class="ql-block">彩虹桥。婺源有一种颇有特色的桥——廊桥,所谓廊桥就是一种带顶的桥,这种桥不仅造型优美,最关键的是,它可在雨天里供行人歇脚。宋代建造的古桥——清华村彩虹桥是婺源廊桥的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彩虹桥历史悠久,建于南宋,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之一”。</p> <p class="ql-block">彩虹桥的魅力,不仅在于桥体与青山、碧水、古村、驿道的完美结合,而且更重要的体现在建造的生命力:科学合理的选择了建桥的地理位置——建在最宽的河面 上;分解洪水冲击力的半船形桥墩设计;根据洪水主流速桥墩之间的差异分布;条石砌法的紧密牢固;桥面设计理念的长远、实用,易于后人维修,充分体现越简单 实用的工艺越容易传承、延续的哲学思想。历经八百多年,依然完整、古朴、厚重、积淀感强。</p> <p class="ql-block">婺源自古以来就有做善事的习俗,修桥、铺路、建亭子等。彩虹桥便是清华村一位出家的和尚胡济祥化缘筹资、水利、桥梁工程专家胡永班负责设计、建造、施工,历时四年多完成的。</p><p class="ql-block">后人为了纪念二位先人,在中间亭子设立了神龛,以示永世不忘。右边为募化僧人胡济祥神位,左边为创始理首胡永班神位,中间是中华水业总管禹王神位。</p> <p class="ql-block">该桥因袭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而名。传说,桥落成之日,有彩虹悬于蓝天,双景媲美。</p> <p class="ql-block">彩虹桥全长 140 米,宽 7 米,上有廊亭,廊亭两旁设长凳。两岸群山如黛,桥下绿水长流。坐在这里稍作休憩,浏览四周风光,会让人深深体验到婺源之美。</p> <p class="ql-block">此行的最后一站:婺源思溪延村。</p> <p class="ql-block">思溪延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思口镇境内,距县城紫阳镇13公里左右。始建于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至今已有800余年。</p> <p class="ql-block">思溪延村的建村者俞氏以(鱼)思念清溪水而名。几百年代在江西、浙江、上海乃至湖南广西等地经商,主要从事木材、茶叶 、盐业等商业活动。</p> <p class="ql-block">当年外出经商致富的人多携资归故里买田置房、兴建书院,创建了大批府第楼阁、祠堂碑坊等。</p> <p class="ql-block">整个村落以明清古建筑为主,村落内以青石板铺地,古建群 背靠青山,面临清溪和稻田,四周都是绿地,村庄与秀水青山的 优雅自然风光融为一体。 现有172户,667人,占地约8.6公顷。有古民居156幢,其中明代 建筑5幢,清代建筑80余幢,现存古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6000平方 米。古民居大多粉墙黛瓦。</p> <p class="ql-block">比较缺德的是景区入口处到村里还有3公里!再次晕倒。</p> <p class="ql-block">告别婺源,当天,我们经上饶到赣州。第二天回到深圳,结束了此次闽浙赣自驾游。总的来说,时间安排还是紧了些。下次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