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萍乡市2021年下半年省级教育规划课题结项线上答辩活动顺利举行</b></p> <p class="ql-block"> 12月30日,由市教研室主办的萍乡市2021年下半年省级教育规划课题结项线上答辩活动顺利举行。此次线上答辩活动分为A、B两个会场同步进行,各县(区)、市直学校课题办负责人、在研省(市)级课题负责人、成员及全市有意向做课题的老师积极观摩线上答辩会。市教研室高度重视此次线上答辩会,主任黄萍同志、副主任汤华同志出席了本次线上答辩会,并邀请到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施云斌和贺利云,省级成果奖获得者叶应徵、黎艳琴和省课题研究专家谭桂玲,省信息技术专家张威亮等8位优秀课题人组成课题结项评审委员会,市课题办主任朱红梅、课题办胡斌分别主持A、B会场。</p> 线上答辩 <p class="ql-block"> 本次申报结项课题35个,其中2个已获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免于答辩,其余33位省教育规划课题负责人依据抽签顺序,分A、B两组依次就自己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路径、成果提炼、创新特色、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线上展示。线上答辩包括选手汇报和专家提问两个环节。</p><p class="ql-block"> 参与本次结项答辩的课题,研究内容覆盖面广、涉及的学段齐、学科全、参与的区域广,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典型性。虽然只是短短的线上八分钟,但每一位答辩者都非常珍惜这饱富仪式感的庄严时刻,充分准备,精心提炼,答辩过程或深情并茂、或慷慨激昂、或风趣幽默,选手们通过PPT展示、视频展示、码书分享、课题故事等多种途径向评委展示自己的课题特色。面对评委们富有专业性、理论性、针对性的提问,选手们对答如流,彰显了课题人真课题、真研究、真行动的务实作风和较真精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A会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B会场</b></p> 专家评审 <p class="ql-block"> 本次省教育规划课题结项工作分为纸质材料指导、线上答辩评审、综合仲裁定档三个阶段,成立了评审委员会,市教研室主任黄萍担任顾问,并到现场指导,副主任汤华担任评委会主任,市课题办主任朱红梅任副主任。</p> <p class="ql-block"> 在综合仲裁会上,汤华同志对评委们积极参与本次活动表示感谢,肯定了评委们在自身专业成长、教育创新实践、区域示范辐射、结项指导评审等方面为萍乡课题做出的巨大贡献。并对答辩评审过程提出要求:1.要严格评审,把握质量,把好出口关。通过结项评审的导向性,引导萍乡课题健康有序发展。2.评审程序和关键环节不能缺位。要确保评审过程和评审结果经得起检验,做到公开公平公正。3.用心发现优点及存在的共性问题,强调科学方法,提倡质性研究,为今后的课题工作方向提供实践依据。</p> <p class="ql-block"> 市课题办主任朱红梅对所有课题组的坚持表示感谢,并强调:目前萍乡课题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这既是萍乡课题人的荣光和骄傲,同时又对萍乡课题人、尤其是课题专家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大家不要停不要怕,不懈怠不松劲,继续为萍乡课题更好更快发展发光发热。</p> <p class="ql-block"> 本次结项工作历时近1个月,评审委员会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对课题成果、佐证材料、科研诚信等方面进行严格评审,尤其是研究报告中的研究假设、理论基础、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成果提炼、研究结论等进行细致指导和热心帮扶,分门归类,定档定分,合议仲裁,最后统一由市课题办整理后交省教育规划办。</p> 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 评审委员会根据线上答辩及纸质材料的评审情况,将33个课题的整体情况对所有答辩选手作了及时的反馈。既肯定了<b style="color:rgb(237, 35, 8);">优点</b>:1.大多数老师线上答辩准备充分,思路清晰,课件制作精美。2.大多数老师课题研究过程扎实,围绕课题开展了多样的研究性活动,过程性资料详实。3.大部分课题组通过2~3年的研究,课题成果业绩丰富,成效显著,促进了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同时助力了学校内涵式发展。</p><p class="ql-block"> 同时,指出了部分课题的<b style="color:rgb(237, 35, 8);">不足</b>。</p><p class="ql-block"> 一、“线上答辩”方面:1.部分老师线上答辩时间把握不当,汇报关键重点不突出;有的老师忽略了研究过程的介绍。2.部分老师汇报无逻辑顺序,研究过程与研究内容关联度不高,将学校活动简单等同于课题活动。3.部分老师汇报研究成果时未区分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部分老师将研究过程与研究成果混淆,没有必要的提炼和概括。</p><p class="ql-block"> 二、“纸质材料”方面:1.成果鉴定理由填写不符合要求(只是列点,但无具体说明)。2.成果目录未将成果进行科学合理排序与归类。3.研究报告撰写不规范:一是自选动作无规则。自创格式模板,研究报告结构不够完整,部分内容缺失;研究报告字数过多,缺乏必要的思考和概括。二是规定动作不规范。对研究报告各部分要求把握不准,内容表述不清晰;各部分描述平均用力,没有突出重点;以工作代替研究,工作报告式、经验总结式的罗列过程性资料,使得研究亮点不突出。尤其是文献综述有述无评、关联度小。理论基础套作挪用,缺乏针对性。研究成果未提炼。表述研究成果时未区分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理论成果与课题核心及研究内容匹配度不高;成果表述过于冗长繁杂,未表述清楚关键点。</p><p class="ql-block"> 并针对性的提出6点<b style="color:rgb(237, 35, 8);">建议</b>:1.要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平时课题研究(比如课堂观察等)。2.统筹科学安排课题活动,以课堂为主阵地做真正的有效的实践研究,立足学科本质做符合规律的有料的行动研究。3.理清汇报思路,精选与课题研究关联度高的过程性资料;线上答辩汇报把握重点,合理分配时间,精心制作汇报课件。4.要认真梳理2~3年来的过程性资料;理性思考课题“研究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课题实施成效”。5.研究报告撰写需靶向精准,一要抓住课题关键词;二是对照课题申报书中的研究内容来写,有效提炼课题的理论性成果和实践性成果;成果表述建议多采用图示法;成效尽量通过“数据、图表”进行实验前后对比分析。6.要勤于学习,摒弃“等靠要”思想。多向有经验的课题人学习,多读课题专业书籍,多参加课题专题培训。</p> 萍乡课题成果 <p class="ql-block"> 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奭萍强调:“不重视教育科研的局长不是好局长,不重视教育科研的校长不是好校长,不重视教育科研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近年来,萍乡市以课题引领为策略,通过“真课题、真研究、真行动”推进教师专业的精进、教育内涵的提升;创新平台打造、过程管理、培训指导、完善机制等要素,满足新时代科研发展趋势和基层教研需求;紧盯课题研究服务教育教学这一关键,通过举办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培育研修班等举措,积极培育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大力推广课题成果应用,激发研究动力,提高研究能力,<b>在第十七批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中,萍乡《“小帆船”课程建构与实践的“登岸经验”》和《构建提高农村幼儿园保教质量“教研+”联动模式的实践研究——以江西省芦溪县为例》两个项目获一等奖;《基于生命进阶目标的区域协同式小学阅读常态化探索与实践》和《专家治校,双轨并行——萍乡市上栗中学管理模式创新的12年探索与成效》两个项目获二等奖。在各地市获奖项目数中,我市一等奖数仅次于南昌,列全省第二,总获奖数仅次于南昌、上饶、赣州,列全省第四,取得历史最好成绩。</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安格尔(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萍乡市省级教育规划课题线上答辩会链接:</p><p class="ql-block">https://pan.baidu.com/s/1Upgch7SN5Ja5tvJaYIw5IA </p><p class="ql-block">提取码:666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