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寨中心学校“立德楷模 树人典范”优秀教师、团队事迹展播 】

阳光下的旅行

<p class="ql-block"> 奉献点滴关爱 共享一片蓝天</p> <p class="ql-block">  ——杨寨中心小学“一个都不能少”送教上门团队工作小记</p> <p class="ql-block">  为扎实做好义务教育段学龄儿童全面教育,切实满足特殊学生群体教育需求,杨寨中心小学“一个都不能少”送教上门团队秉承认真、温暖、务实的团队精神,利用课余时间对辖区特殊学生开展“送教上门”服务,用爱和行动诠释教育温度和内涵。</p> <p class="ql-block">  “今天,老师教你画画,再温习说自己的名字和家庭住址。准备好吗?”走进泽宇的家中,简短寒暄之后,送教上门教师孙萍萍便开启了当天的课程。而泽宇和奶奶也早早的端坐在桌子前,对老师到来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现年15岁的泽宇,属于智力二级残疾,从出生起双腿便患有先天性残疾,2岁时又检查出患有癫痫,尽管父母多次带其辗转多地求医,但效果不理想。这给他往后的学习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送教过程中,发现色彩鲜艳的东西最能引起泽宇的注意,便对泽宇进行了辨色训练,并给他带去了笔和美术本,用最简单的笔画教他画画,一边画一边读儿歌,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接触,师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p> <p class="ql-block">  如今,在孙老师的关心下,泽宇的性格变得阳光开朗起来,经常笑容满面,也乐观向上。泽宇的母亲对老师充满了感激:“我儿子喜欢画画,每次上课都特别兴奋。下课拿着作品能和我‘炫耀’半天。看着他是一天天地成长和进步,很是欣慰……”</p> <p class="ql-block">  团队成立之初,精心选拔教师成员。团队负责人肖滋智老师是一个十几年教龄的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又加上考取了心理咨询师的证书,与家长和学生富有经验;李立萍和孙萍萍老师刚刚参加工作,年轻有爱心,又都是党员,一位是数学老师,一位是语文老师,同时孙萍萍老师音乐专业。就这样一个用微笑传递温暖,用知识点亮希望,用爱心、耐心、热心,将教育之光带给重度残疾少年儿童,用美好的课堂丰盈这些孩子们的内心,丰富完整他们的人生记忆,帮他们补上接受教育这个人生经历中曾经缺失的重要一环的团队成立了。这个工作很普通,因为在我们中心校就有好几个这样的团队,他们也在这个看似平凡的任务中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p> <p class="ql-block">  “针对特殊孩子,老师要更加有爱心,要更加细心和关心。要因人施教,除了教他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外,我们更加注重培养他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比如说用火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知识以及做些简单的家务活,目的是为了让他能够尽快地融入社会。”梦佳的母亲,看到女儿的一天天进步,她内心倍感安慰:“平时我们教不到他,现在通过老师的帮助,她认得的字越来越多,我感到很高兴,以后生活上我也不用那么操心了。”梦佳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姑娘,今年10岁,肢体残疾二级,虽然不是我们本地的户口和学生,前几年父母务工,把她从济宁老家带到了我们学校附近居住。为了更好地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我们学校也给她统一注册了学籍,是我们学校学生的一员,在开展针对特殊学生送教上门工作中,针对这样的学生,团队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使她切实感受到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关爱。送教上门工作是对中重度残疾适龄学生因自身和家庭的多种原因不能走进课堂而实施的一种教学方式。送教上门就是要把课堂搬到学生家里。要做到这看似简单的空间转换并非易事,它要的不仅是知识,更需要天长日久的坚持、付出和陪伴。</p> <p class="ql-block">  “那天下着小雨,天气湿冷,寒风刺骨。”李立萍老师回忆第一次走访莹鑫家庭时说,我们拿着上级部门提供的残疾儿童名册,首先到村里查,查无此人,周围的老百姓都没听过这个名字。然后只得寻到村委,村委工作人员查找底册,才终于打听到莹鑫家人的新的联系方式。“就跟《寻亲记》一样!”李老师感慨的说。好不容易联系上,也没见到送教对象,父母带着她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商去了。即使是像鹤宁很容易找到一样,也要面临与他们的沟通障碍。这部分学生很多是身体、智力双重甚至是多重残疾,有些还有心理、精神问题,这些重度残疾儿童大多在语言交流方面存在着障碍。很多小孩只会说简单的方言或者根本没有语言能力,孟鹤宁同学还有暴力倾向,第一次上门就把老师手机拿着在桌子上使劲磕,至今伤痕仍在,第一次上门使劲踩了孙萍萍老师一脚,孙老师疼的眼泪直打转。</p> <p class="ql-block">  有时孩子不配合,教他们学写字,他把笔扔掉,或者在老师的手上乱画。面对这些情况,老师们依旧微笑面对,耐心交流。同时,还要对家长进行心理沟通,帮助家长树立积极态度,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p> <p class="ql-block">  从送教至今,我们深知“爱”的力量。面对这些折翼的天使,如果没有一颗“幼吾幼及人之幼”的博爱之心,没有“有教无类”的师者担当,没有“传道授业”的教育情怀,没有“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又怎能坚持下来?</p><p class="ql-block"> 爱就是浸心润行,默默付出。两年来,寒来暑往,风雨无阻,团队都一如既往。送去的是知识、温暖和康复,同时,也承载着党和政府对残疾儿童的关爱、关注。我们将坚守前行,矢志不渝,扎实走好送教工作每一步!</p>

送教

老师

上门

团队

学生

残疾

泽宇

孙萍萍

残疾儿童

杨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