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冬季到长白岛观鸟、禽、野鸭,已成吉林市的一道靓丽风景,年年都有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摄影爱好者到长白岛观鸟、拍照,也不乏有精彩瞬间照片在国内外获奖。</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长白岛已成为众多吉林市中小学保护环境,爱鸟、护鸟教育基地, 成为众多地区、单位、摄影家协会的艺术摄影基地。长白岛也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鸟共生的美丽家园。</p> <p class="ql-block"> 长自岛简介</p><p class="ql-block"> 北纬43.89、东经126.58 ,这里是长白岛,位于吉林市清源桥与松江桥之间。闻名全国的江城护鸟人任建国就常年坚守在这里。他用了20年时间在松花江边护鸟救人 ,创造了一个人与自然的奇迹。</p><p class="ql-block"> 因丰满水电站发电的缘故 ,松花江流经吉林市区的江段常年不冻。独特的地理环境,吸引了大批的水鸟在此繁衍生息,仅雁鸭类共记录到31种,我国境内的雁、鸭、天鹅等绝大多数都在这里留下了美丽的身影。在此越冬的水鸟 ,既有常见的赤麻鸭、绿头鸭、鹊鸭、斑嘴鸭、普通秋沙鸭、小鸊鷉也有白额雁、鸳鸯等国家级保护物种及长尾鸭等内陆少见的物种。共计20种。总数超过 8000只,其中大部分集中在长白岛,高峰时超过5000只。作为长白岛的常客,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海雕每次光临,都会引起野鸭们的巨大骚动。伴随着人们的惊叹声,飞鸟们美丽的身影投映在蓝天、绿水、白雪之中,为世人展现了一幅人鸟和谐的绝美的生态画卷。“禽戏冬江”是吉林市新八景之一,是展现吉林市形象的一张名片!“冬季到淞城观野鸭”已成为广大游客的必选项目。</p><p class="ql-block"> 长白岛是目前已知的我国境内最北端的(大群)水鸟越冬地。在这样的高纬度地区,常年有这样大规模的水禽群体越冬,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极其罕见的。这里堪称中国水禽越冬的北极!</p><p class="ql-block"> 长白岛护鸟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吉林松花江越冬鸟类记录</p> <p class="ql-block"> 吉林市船营区摄影家协会摄影展示基地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举办的“美丽吉林生态长白岛”摄影艺术展” </p><p class="ql-block"> 共展出摄影作品200余幅(5夸10版)。分吉林市美丽风光和松花江流域候鸟、水禽两大主题。其中松花江流域候鸟、水禽摄影作品,充分展现了吉林市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生态环境之美。长白岛的水禽、候鸟【生命-翱翔】景观,每年都吸引全国各地数以万计游客前来观赏、拍照,己成吉林市的“金字名片”。 </p><p class="ql-block"> 用艺术之眼光看生活,生活就充满艺术。本次摄影展,将丰富市民的文化艺术生活,提高生态保护意识,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激励广大市民更加爱国家、爱家乡、爱自然、爱环境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选取4幅作品供美友欣赏。</p> <p class="ql-block"> 今天吉林市气温稍有回升,到长白岛观鸟、拍鸟人数大增,很多是带着“长枪短炮”摄影器材的摄影爱好者。</p><p class="ql-block"> 我和老伴来观鸟,主要为感受候鸟不畏严寒,生命翱翔的精神。虽然气温回升,但在空旷的松花江水边,气温也有零下十度,在3~4级西北风中,用手机拍照2~3分钟,手指就会冻的生疼,麻木,拿不稳手机。在暖手之时,候鸟会突然一群接一群的腾飞,铺天盖地,甚为壮观。尽管手还在疼,手指不灵活,还得咬紧牙关坚持抓拍,就这样痛着、乐着、拍着…,尽管拍不到精彩瞬间好照片,还是留下许多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 这是长白岛关于吉林野生鸟类知识的宣传画廊,详细介绍了各类禽、鸟、鸭的习性、特点,供广大美友了解欣赏。</p> <p class="ql-block">绿头鸭( Anas platyrhynchos )</p><p class="ql-block">隶属于雁形目,鸭科,鸭属。</p><p class="ql-block">大型鸭类,体 外形大小和家鸭相似。雄鸟嘴黄绿色,脚橙黄色,头和颈辉绿色,颈部有一明显的白色领环。两对中央尾羽亦为黑色,且向上卷曲成钩状;通常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以植物为主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甲壳动物。松花江大量繁殖和越冬,已经成为留鸟。</p> <p class="ql-block">鹊鸭( Bucephala clangula )</p><p class="ql-block">隶属于雁形目,鸭科,鹊鸭属。中小型野鸭,雄鸟头和上颈黑色,具金属光泽;两颊近嘴基处各有一大型白色圆斑。雌鸟头和上颈褐色,颈的基部有一污白色颈环。善潜水,一次能在水下潜泳30秒左右。飞行快而有力,但起飞时助跑才能从水面飞起。栖息于湖泊、水库、池塘中,以鱼、虾、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也采食水生植物。吉林市为冬候鸟。</p> <p class="ql-block">斑嘴鸭( Anas poecilorhyncha )</p><p class="ql-block">隶属于雁形目,鸭科,鸭属。</p><p class="ql-block">大型鸭类,体长50-64cm,体重1kg左右。雌雄羽色相似。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亦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也吃无脊椎动物和甲壳动物。在吉林市大部分为夏候鸟,少量留在松花江越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鹗、雕( </span>Bubo bubo )</p><p class="ql-block">隶属于鸮形目,鸱鸮科雕鸮属雕鸮是最大的猫头鹰,夜行猛离面盘显著,淡棕黄色,杂以褐色细斑;喙坚强而钩曲,脚强健有カ,爪大而锐。营巢于悬崖峭壁间,雏鸟晚成性。多栖息于人迹罕至的密林中,飞行时缓慢而无声,通常贴着地面飞行。主要以各种鼠类为食,也吃兔类、蛙、刺猬等动物。在吉林市为留鸟,国家 I 级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中华秋沙鸭( Mergus squamatus )</p><p class="ql-block">隶属于雁形目,鸭科,秋沙鸭属。俗名鳞胁秋沙鸭,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嘴形侧扁,前端有钩。嘴和腿脚红色。雄鸭头部和上背黑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白色;头顶的长羽后伸成双冠状。胁羽上有黑色鱼鳞状斑纹。动物性食性,主要捕食溪流中的鱼虾和水生昆虫。松花湖区有少量繁殖,夏候鸟,2008年在松花江上游繁殖一巢。国家 I 级保护动物。</p> <p class="ql-block">大白鹭( Casmerodius albus )</p><p class="ql-block">隶属于,鹳形目,鹭科。</p><p class="ql-block">大中型涉禽,成鸟的夏羽全身乳白色;白天活动,步行时颈劲收缩成 S 形;飞时颈亦如此,脚向后伸直,超过尾部。栖息于松花江上游。以小鱼、蛙、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主要在水边浅水处涉水觅食。</p> <p class="ql-block">苍鹭( Ardea cinerea jouyi )</p><p class="ql-block">鹳形目,鹭科。</p><p class="ql-block">大型涉禽,头、颈、脚和嘴均甚长,因而身体显得细瘦。主体苍灰色;尾羽暗灰色;飞羽黑灰色。主要以小型鱼类、虾、蛙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经常独自长时间站在水边浅水中等候过往鱼群,两眼紧盯着水面,一见有饵,立刻伸颈啄之。故有‘长脖老等’之称。在吉林市为夏候鸟.</p> <p class="ql-block"> 鸳鸯( Aix galericulata )</p><p class="ql-block">隶属于雁形目,鸭科,鸳鸯属。小型野鸭,栖息于有森林的湖泊和溪流边。松花湖是重要的繁殖地,越冬在长江以南。为我国著名特产珍禽之一。雌雄常在一起。旧传雌雄偶居不离,古称“匹鸟”。雄鸟羽毛美丽,头有紫黑色羽冠,翼的上部黄褐色;雌的全体苍褐色。吉林市为夏候鸟,国家 I 级保护动物。2007年5月29日,吉林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决定,将鸳鸯作为吉林市的市鸟。</p> <p class="ql-block">凤头鸊鷉( Podiceps cristatus )</p><p class="ql-block">鸊鷉目,鸊鷉科,鸊鷉属。</p><p class="ql-block">大中型游禽,全长约56cm。颈修长,有显著的黑色羽冠。下体近乎白色而具光泽,上体灰褐色。上颈有一圈带黑端的棕色皱领。栖息于低山和平原地带的江河、湖泊、池塘等水域,潜水能カ强,以软体动物、鱼、甲壳类和水生植物等为食。在吉林市为夏候鸟,在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越冬。</p> <p class="ql-block">普通翠鸟( Alcedo atthis bengalensis )</p><p class="ql-block">隶属于佛法僧目,翠鸟科。</p><p class="ql-block">漂亮的小鸟。身长16cm嘴粗直,长而坚,上体金属浅蓝绿色,体羽艳丽而具光辉,头顶布满暗蓝绿色和艳翠蓝色细斑。耳后白色。喉白,下体橙棕色。高速冲入水中捕食小型鱼类。较常见,在吉林市是夏候鸟。</p> <p class="ql-block">普通秋沙鸭( Mergus merganser )</p><p class="ql-block">是秋沙鸭中个体最大的一种,体长54—68厘米,体重最大可达2千克。雄鸟头和上颈黑褐色而具绿色金属光泽,枕部有短的黑褐色冠羽,使头颈显得较为粗大,下颈、胸以及整个下体和体侧白色,背黑色,翅上有大型白斑,腰和尾灰色。雌鸟头和上颈棕褐色,上体灰色,下体白色,冠羽短,棕褐色,喉白色,具白色翼镜,特征亦甚明显,容易鉴别。常成小群,迁徙期间和冬季,也常集成数十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繁殖于欧洲北部、西伯利亚、北美北部和中国西北和东北地区,越冬在繁殖地以南,几乎遍及整个北半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