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伊莎克-迪内森,这个名字我一直反复念叨,我想用力地记住这个名字,我只是想记住这个名字。我可以脱口而出《走出非洲》,但是,要是我记不住伊莎克-迪内森,《走出非洲》就失去了意义。这就像我们写一个句子一样,我们需要主语。我记得有个作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表达“我爱你”的时候,先要确定“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伊莎克-迪内森的作品,是值得女性读者阅读的。我相信,今天有机会读到《走出非洲》的女性读者朋友们,是幸运的,是坚毅的。这种坚毅既表现于愿意重返过去,也表现于愿意回到自己的所在。我相信你和我一样,会把自己的命运代入到她的作品中,代入最后的结论是让波浪触及海岸,让风暴落到大地,让所有的触摸变成两手空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伊莎克-迪内森就这样总结自己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我两手空空,因为我触摸过所有</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就是结论,就是最后一道涟漪。如果你失去了站在岸边欣赏涟漪的状态,那么,你要从过往中离开,会无比艰难。《走出非洲》这本经典作品的书名,本身就是一个寓意。我的意思是,今天女性所面对的艰难生活,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而实际上都指向两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所有的艰难都试图动摇你的爱。</p><p class="ql-block">第二:所有的爱的失去都会摧毁你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今天作为一个女性最为复杂和凌厉的生命现实。无疑,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因此会越来越失去属于自己的欢喜和快乐,而变得更加坚毅和奋不顾身。我不喜欢用“女强人”这三个字来描述我所认识的那些女性生命。不论她们是否离异是否面临各种挑战,我都愿意用坚毅两个字来做成花环作为她们生命的献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有个朋友,面临和雪莉-桑德伯格一样的痛苦。你真的不知道早晨先生出去跑步,就再也回不来的残酷事实。这种由于心脏病突然发作而丧失一个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你不会怀疑命运从来就是一个偶然的鬼,一个不能做好任何准备的魔。我这个朋友用了将近五年的时间才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这正是我要讲的,“走出非洲”并不困难,要走出来自己的过去,谈何容易。我不知道回到自己从小生活的老家之后的伊莎克-迪内森,是如何面对自己的,她已经回到了丹麦,回到了母亲的老屋里。我送给我这个朋友一本书,是雪莉-桑德伯格写的,书名《另一种选择》,我希望她能够从另外一个女性完全一样的生命状况中,发现某些值得她拥有生命品质。比如贯穿全书的核心思想:复原力。这种力量,不是要刻意去修复裂痕,就像汽车挡风玻璃有个裂痕一样,而是提醒自己,如何在一个新的层次上,再爱自己一回。失去另外一半,等于失去全部。我相信这种说法,我也相信留下来的一半应该更好地生活,才是对另外一半的最好回应。复原力强调的是要我们自己扩大自己的生命情怀,强调的是要我们依然生活在原来的地方,但是内心比以往更加懂得生活本身的规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于女性读者来说,阅读《另一种选择》会带来生命态度上的基本转变,也就是说,从个人的痛不欲生过渡到更多人的痛不欲生,从某一个困境过渡到全部的生活,从此刻的艰难面迎未来持续的变化。如果没有这种变化,我们根本就不能够谈论希望。正是因为变化,我们才有资格来和希望坐在一起。有个小女孩,跟我们一起徒步,走过一段沙石路,一粒沙子跳进去她的鞋子。没有人教会她,她蹲下来,脱下鞋子,把沙子拿出来,再穿上鞋子跟我们走。我一直记得她拿出来沙子时候的表情,她看了一眼手里的沙子,然后扔到了一边。你一定也有这样的经历,那么,此刻我想让你再一次进入这样的一个场景,你的鞋子里有一粒沙子,你还得往前走,你会怎样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扔掉沙子,这就是实在的变化。你是这个变化的“主语”。我肯定你能够明白此刻我用“主语”这个词的意义。佩玛-丘卓写过一本叫做《与无常相处》的经典。我得谢谢翻译者自身的文化素养,将英文的uncertainty不确定性翻译为中文的“无常”。这本经典,我会建议你常常阅读,哪怕只是看看书名,都会对你是一种治愈。作为女性读者,你和一个男性读者在阅读同样一本经典的时候,会有很多差别,这不仅仅是性别差异造成的,而更应该是女性在经历生命的过程中更加独特的反应。我想说明的是,像佩玛-丘卓这样的作者,所能够给你开示的地方是:你得相信生活的无常并不是要来武断地让我们变得脆弱和不甘心,而是让我们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和无常相处。适应并不是被动,你只要看看几亿年以来辽阔森林的现实,你就会知道适应恰好是面对变化最好的行为。冬天,风雪交加,你会添加衣服,夏天,酷暑难耐,你会跃入山谷深潭。你得明白,无论你所爱的人在与不在,你都得爱你自己,无论生活过去怎样摧残你,你都得把这些摧残当做旅程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你不能对人生耿耿于怀。</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谈到苦难,我得引述《少有人走的路》这本经典里的一句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在于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只要我们知道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人生苦难耿耿于怀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给我阜新的一个知己,推荐了杰克-康菲尔德的作品《狂喜之后》和《踏上心灵幽径》。我相信,如果一个女性真正成为一个读者,她会从某一本经典中发现重生的力量。这种重生的方向是指导她如何相信自己可以重建生命。仅仅是这一信念就会焕发精神力量,从而对我们不满的日常生活做出来艰苦奋斗的努力。所以,我们彼此鼓励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交流阅读心得。我应该鼓励你在生活中找到这样的朋友,如果你可以轻易找到打麻将的搭子,我相信,你一样可以坚定地找到鼓舞你心灵的朋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我们原谅他人的伤害还不怎么困难,真正艰巨的挑战是我们从悲喜交集的人生历练中明白苦难的必要,并对生命本身的艰苦奋斗充满敬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狂喜之后》里面的一段话。你会喜欢。你通过自身的艰苦奋斗,你会获得什么,你比我更加清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即将到来,一个女性读者,一定不会基于性别的差异而抱怨命运多舛的安排。一定不会。她要做的是,迎接自己命运无论怎样变化的勇气,迎接自己无论生活怎样变化的坚定,迎接自己无论人生怎样困难的信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阅读,并不是拯救本身,并不是治愈的力量。拯救和治愈的主体是你自己,2022年开始新的生活的女性生命形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文原创,毛歌微信号:maoge196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