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下)

江西老知青

<p class="ql-block">精美的国子监牌楼。</p> <p class="ql-block">乾隆琉璃牌楼。</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孔庙,从乾隆十三经堂出来,穿墙而过,就到了国子监。他们是相邻的两个院落。</p> <p class="ql-block">国子监又称“太学”、“国学”,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它创建于元 十四年。国子有三进院落。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集贤门 太学门、琉璃牌楼、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p><p class="ql-block">就让我们依次参观吧。</p> <p class="ql-block">国子监的大门集贤门。</p> <p class="ql-block">国子监的第二道门,太学门。从这里一眼就能看到国子监的最漂亮的琉璃牌楼。</p><p class="ql-block">自汉代设置太学以来,“太学”就是国家最高学府的名称。太学门是进入国子监主要教学区的门,两侧原有明代《五朝上谕碑》、清顺治《晓示生员卧碑》等关于严格教育管理的石碑,现移至乾隆石经。</p> <p class="ql-block">琉璃牌楼前留个影,算是到此一游了。</p> <p class="ql-block">皇帝“临雍讲学”的地方,也是国子监内最大的一处建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辟雍大殿坐落于国子监中心位置,大殿周围是汉白玉栏杆围绕成正方型基座,外面由由汉白玉围栏围城一个圆形,中间隔着一条河,河上有四座桥通往大殿,叫做园桥。正好是天圆地方的结构。</p><p class="ql-block">两旁边的长廊建筑,有国子监原状展览馆,金榜题名展览馆,博士厅等。</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辟雍的辉煌大厅。</p><p class="ql-block">辟雍大殿长宽各17.6米,面积约310平米。殿内地下以“金砖漫地”,上为金龙合玺井ロ式天花顶,中间无柱抹角架梁、既宽敞华贵,且结构合理。殿内正北上方横匾及两側楹联为乾隆皇带御书,南面和东侧匾额为光,咸丰,皇帝亲题。殿中设置的龙椅,五峰屏,御书案等皇家器具都是隆“临雍讲学”时所用的设施。</p><p class="ql-block">据历史记载,辟雍大殿落成翌年早春,乾隆就亲临辟雍,举行了盛大的“临雍讲学“典礼。听讲监生及各级宫员跪满团桥以南中院,前院和集贤门外两侧街道,仅“团桥”观听 的学生就有3088人。在丹墀前两侧设助讲案。乾隆讲学之前,先由满汉大学士讲“四书,”再由满汉祭酒讲“周易” 称之为助讲。然后才是乾隆发御论。殿外官员和学生是通过传声官逐级高声传诵来聆听皇上讲的。</p> <p class="ql-block">当年乾隆“临雍讲学”的盛大场面。</p> <p class="ql-block">辟雍大殿周围的圆形河,河两岸分别是方形汉白玉雕围栏与圆形汉白玉雕刻的围栏。桥上有四座石桥,可以通往辟雍。</p> <p class="ql-block">黎论堂。“黎论堂”位于辟雍大殿后面,是学校藏书的地方。明永乐年间重建,改称为黎论堂。辟雍未建之前,皇帝临雍讲学均在此设座。</p> <p class="ql-block">位于黎论堂前面的平台上有一处日晷。又称日规,中国古代利用日影 刻的一种计时仪器。该日晷建于明代。</p><p class="ql-block">已经中午时分,我干脆就在旁边等着,看看北京时间12点整,这个日晷能准时吗?</p> <p class="ql-block">虽然北京时间已经中午12点10分,可是日晷的指针刚刚指着向午时时分,哈哈慢了10分钟。估计不是日晷不准,而是后来添加的刻度盘有点误差呕。</p> <p class="ql-block">琉璃牌楼背面,左下角旁边有个怪兽。好像是鱼,也像龙头,可惜没有注解。</p> <p class="ql-block">琉璃牌楼底座精美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琉璃牌楼底座的石雕。</p> <p class="ql-block">琉璃牌楼上方的彩色磁雕画。</p> <p class="ql-block">罗锅槐,位于庭院西侧。相传辟雍落成时,乾隆看到该槐树很像刘墉身影,取名“罗锅槐”。</p> <p class="ql-block">复苏槐位于庭院西侧。</p><p class="ql-block">传说为元代国子监祭酒(校长)许衡手植。清乾隆十六年,时逢乾隆母亲六十寿诞,本已枯死的古槐突发新绿,乾隆题诗赞其瑞,后称为“复苏槐”。</p> <p class="ql-block">砚水湖 </p><p class="ql-block">此井当年水浅而甘冽,相传文人如能饮一杯井中“圣水”就能文思如泉涌,以井水磨墨可使笔下生花,清乾隆皇帝赐名为“砚水湖 。</p> <p class="ql-block">博士厅,这个可不是指当今世界的博士厅。清朝,这个博士厅是教育部门的管理机构。</p> <p class="ql-block">绳愆厅训导和惩戒违规师生的管理机构。</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了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被历史的遗迹所震撼,感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