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东湖似仙境

七公

<p class="ql-block">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再没有比借用唐代才子刘梦得《陋室铭》更妙的语言来赞美临海东湖胜境了。</p><p class="ql-block"> 鄙人游走四方,凡见到以“湖”字为名的公园,都爱进去逛逛,比如北京昆明湖、南京玄武湖、济南大明湖、平凉柳湖、昆明翠湖,以及众多“西湖、东湖、南湖、北湖、前湖、后湖”之类。当然,还有我从小玩到大的银川“银湖”。</p><p class="ql-block"> 在人烟集聚的城镇凿湖营造风水园林,供人休养生息,是古已有之的习俗,也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文化遗产。亦可想见,千年前的祖宗,就已看重“湿地”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了。</p><p class="ql-block"> 前不久,我夫妇二人自驾闲游,来到台州临海古城,本是慕名游览“江南八达岭”古城墙的。不想,沿着东湖路往城里走时,却被路旁的公园吸引。第二天一早,便在雨中来到公园南门入口。</p><p class="ql-block"> 南门匾牌为“依水山庄”。一开始,不明就里还以为是什么文化商业点或者会馆之类,再一看才知,原来是公园的一部分。其典出自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名园依绿水,野竹上青霄”句。大唐诗圣与台州临海关系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穿过依水山庄便来到中央矗立一奇石的院落。这种太湖石,又叫窟窿石、假山石,属中国四大玩石、奇石之一。虽然各地广布,但还是以形状奇特,千姿百态、通灵剔透的太湖所产奇石最为代表,也最能体现所谓“皱、漏、瘦、透”之美。唐宋元明清以来,一直是帝王行宫、豪门庭院的标配园景,也可称之为东方园林代言人。</p><p class="ql-block">  这座奇石身后便是为纪念北宋台州郡守钱暄在临海卓著功业而修筑的“怀暄亭”。亭山相映,很般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院子东边是“荣兴堂”,即“钱园”,就是吴越钱氏祠堂。文字解说牌上写道:</p><p class="ql-block"> 吴越钱氏,因五代时吴越国武肃王钱镠和忠懿王钱弘俶的业绩与声望,延绵至今,遍及海内外。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87年),钱弘俶遵照乃祖“善事中国,弗废臣礼”的训导,审时度势,将所辖十三州、八十六县、五十五万零七户、十一万五千卒,全部“纳土归宋”,实现和平统一。五代至北宋,吴越氏有包括吴越国王钱弘俶以及钱镒、钱元映(瑛)、钱元坑(玩)、钱弘仰、钱惟治、钱昱、钱暄和钱稔等,出为台州刺史或台州郡守。特别是钱暄,其守台州期间,增筑台州府城,开临海东湖,对于临海厥功尤伟。南宋时,临海成为钱氏家族主要聚居地。其著名人物,如钱忱、钱偭、钱端礼、钱象祖等居于此。而今宁波、绍兴、温州、金华、湖州、嘉兴,以及广德、溧阳、常州、无锡等地的钱氏,均是从临海分别迁居。</p><p class="ql-block"> 当时,吴越钱氏嫡系以保存祖传“金书铁券”(唐昭宗赐予钱镠)为荣,还先后进呈宋太宗、仁宗、神宗御览。熙宁八年(1075年)三月,钱惟演之孙钱景臻尚仁宗第十女秦鲁国大长公主为驸马。“金书铁券”亦珍藏于钱景臻的驸马府,北宋末年,其子钱忱奉母随宋室南迁。绍兴元年(1131年)徒居临海,绍兴四年(1134年)夏,宋高宗赐大长公主第“一行”宅与临海美德坊,并御题“忠孝之家”四字。绍兴七年(1137年),钱忱赐第临海府治东北白云山下。“金书铁券”亦携藏于临海宅第。其实,陆游曾经观面跋之:“游年十二三时,尝侍先夫人,得谒见大主,铁券实藏卧内,状如筒瓦”……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封功臣,谈起铁券式样,学士危素奏闻此券,钱氏后裔钱尚德由临海进呈御览。清代,乾隆皇帝不但御览铁券,还新题《观铁券歌》以赐临海钱氏现藏于临海。</p><p class="ql-block">  祠堂所展示铁券为复制品,实物珍藏于国家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宋高宗所赐大长公主“一行第”门匾,白墙灰瓦石门窗,庄严大气。</p> “怀暄亭”后是大戏台,戏台上匾额“导和怡泰”四字好生面熟,原来是从故宫畅音阁借用过来的,大概还是倡导和气、怡悦、泰然之类吧。<br> 西边湖堤绿柳成行,砖雕窗花长廊,既可遮阳透气,又能避雨挡风,而且还不妨碍游人赏景。 <p class="ql-block">  走出长廊后,画风立改,眼前豁然开朗,北固山前好一派万千气象。</p><p class="ql-block"> 细雨滴清波,山雾传雀歌。</p><p class="ql-block">  江南园林仿若画卷,妙不可言,至清——至净。</p> <p class="ql-block">  石板九曲桥通向湖心洲,洲中有一湖心亭。</p> <p class="ql-block">  据公园简介云:</p><p class="ql-block">  湖心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东湖景区内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建筑。亭阁三层,飞檐八出,高瓴流瓦,翘角滴翠,气度宏伟,构造精巧。清代大学者俞樾有联:“好水好山,出东郭不半里而至;宜晴宜雨,比西湖第一楼何如。”《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载湖心亭与半勾亭的照片,人称临海一宝。</p><p class="ql-block"> 俞樾曾多年在杭州西湖治学,世面见得又多,给东湖题出如此对联十分难得,《百科全书》更是世界权威,居然还刊有照片,可见其历史文化底蕴多么厚重。</p> <p class="ql-block">  “亭立湖心四面湖光供啸咏,湖增亭色三层亭影仰巍峨”。居然还是宁夏吴善璋题书,顿感亲切。</p> <p class="ql-block">  丹青水墨见风骨。</p> <p class="ql-block">  亭里亭外皆是景。</p> <p class="ql-block">  半勾亭,六角形建于水中,石基、石柱、木楼、灰瓦,对影成三层。亭名出自白居易诗《春题湖上》“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在此湖。”。半勾亭与湖心亭隔水相望,一高一矮,一个精致伟岸,一个简约明快,一前一后,珠联璧合,形成湖、亭、桥交相辉映的独特风情,置身其中,留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半勾亭妙在个“勾”字。亭柱上清代知府刘璈所书“半成造化丹青手,勾起烟波浩荡情”对联更是千古绝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过湖心、半勾二亭,还有两祠——骆临海祠、樵夫祠。骆临海祠新建,三层阁楼,气势非凡,樵夫祠现仅存遗址。</p><p class="ql-block"> 骆临海既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唐初四杰”的义乌人骆宾王,而宾王年最长,创作最丰,也最具传奇。七岁一首《咏鹅》家喻户晓,他生平收尾更有名气,那就是被誉为“亘古一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此前,骆氏在临海做县丞,因反武则天当女皇而下大狱,牢中书写《在咏狱蝉》诗并序,成为千古绝唱。再说,古人爱以官名为号,大都取官大者,而骆宾王反倒以小称,足见其对临海之爱。骆宾王有《久客临海有怀》“天涯非日观,地屺望星楼。练光摇乱马,剑气上连牛。草湿姑苏夕,叶下洞庭秋。欲知凄断意,江上涉安流。”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失败被斩,宾王生死一直是谜。</p> <p class="ql-block">  旧樵夫祠本给一不知姓名隐士建。大隐隐于市,相传明初有一位樵夫卖柴度日,柴不二价,卖完即走,不问世事。一日,闻“靖难之变”朱棣篡权,建文帝自焚宫中,愤而投湖自尽。这位樵夫肯定不是一般人,骨子里透着方孝孺的血气,有鲁迅说的“台州式的硬气”,而且“颇有点迂”,这种硬气、迂与骆宾王一脉相承。也许台州人就应这种刚烈和迂,才为二人建祠。两百多年后,大儒黄宗羲来东湖拜谒樵夫祠,作《东湖樵者祠》一诗:“东湖樵者之神位,下拜寒梅花影边。姓氏官名当世艳,一无凭据足千年。”</p> <p class="ql-block">  樵夫祠不在了,却还有“樵云阁”,这便是东湖最高建筑,全四层。整体结构严谨、固执又有沧桑之感,登楼凭窗四顾,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怀古之情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劲松亭前览月墩。</p> <p class="ql-block">  寒水凌波流漱石</p> <p class="ql-block">  山涧飞瀑入画里,水面似镜黛若梦。</p> <p class="ql-block">  雨侵蔷薇照丹心,叶落草根埋孤魂。</p> 山色空蒙雨亦奇 <p class="ql-block">  圆通桥倒影</p> <p class="ql-block">  幽静小瀛洲里深藏着辛亥革命烈士杨哲商衣冠冢。</p> <p class="ql-block">  蹇影,门匾费解。</p><p class="ql-block"> 借抄明代申佳允一诗《赠别冯作霖》作旁引。</p> 宦情惊夜雨,蹇影度春阴。<br> 侍立怜僮意,兴居慰客心。<br> 剑分虹自合,雪满玉为林。<br> 明月今何夕,高吟拂素琴。 <p class="ql-block">  临海市博物馆旧址,院内碑林展正在修缮。曾经,这里是文管所、图书馆等文化机构办公地,东湖几处重要古建筑能保存至今也得益于此。近年,几家公共馆所相继迁离后,公园规模或许有所扩展。</p> 隔窗有景。 后海拾翠亭和知乐堂。 凭栏阅竹 东湖实在是修心养性的好去处。不管春夏秋冬还是阴晴雨雾,一进来你就会忘记外面的世界。这里不光观花赏月,怀古长叹,还可以读书学习、健身练功,或三两老顽童围坐一起,品茗阔谈、弹拨吟唱,快活打发时光。<div>  离开临海半月后,我从温岭返回北方,再次绕道来到东湖时,她已经是另一副盛装了。北固山下,秋色浸染的东湖公园,流露出宽厚丰仪的富态。</div> 舫舟侧畔圆通桥。 枝藤蔓叶攀古樟。 <p class="ql-block">  逢源亭,天下最灵巧的亭子,怎么看都美。</p> 银杏树下有琴声。 允中桥前挂丹珠。 仰望城墙制高点——揽胜门,不减帝王气派。 红梅叶黄。 这位老翁,为了湖水的清澈,不论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工作十小时,令人肃然起敬。 雄孔雀独霸一方。 凌波荡漾小䴙䴘。 <p class="ql-block">  树上夜鹭悠闲自得。</p> 樵云阁侧影。 东湖红叶,不似北方那么浓烈,也不像南京栖霞山那么浪漫。她红得不张扬,清秀中透着灵巧,变化多样却不做作,红出了人间温馨。 东湖红叶,红的漫长,红的情深。她要向你展现的时候,却一点儿也不吝惜笔墨。 原路返回,为的是再走一回那古色古香的石板桥,再看一眼湖水上的亭台楼阁,再嗅一遍古树下的清馨......<div><br></div> 再见,忘不了的临海东湖。<div><br></div><div> 2021年岁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