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高发,国内省内多地有病例报告,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我区输入压力持续增加,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放松。冬春季是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容易出现新冠疫情和其他传染病的叠加,为有效控制新冠疫情传播风险,汉中市南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您发出如下倡议:<br><br>一、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主动配合测温、验码等防疫措施;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勤洗手、多通风,规范消毒、适量运动,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减少聚集活动,保持一米以上安全社交距离;强化自身防护意识,科学佩戴口罩,密切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要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排查诊疗。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请主动告知医护人员自己近期的旅居史及类似症状病例接触史。<br> 二、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密切关注国内、省内中高风险地区确诊病例轨迹,有旅居史或与已知病例有时空伴随轨迹交集,以及“陕西健康码”变成红码、黄码的人员,第一时间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或所住酒店报备,主动配合进行流调排查,如实报告行动轨迹,配合做好信息登记、核酸检测或隔离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 三、按要求做好重点人员隔离管控。 集中隔离人员要按照防控要求,每日监测两次健康状况,禁止隔离对象离开隔离房间、相互串门或离开隔离区等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居家隔离人员要确保单人单间单卫,严禁与家人同住一室,居家隔离期间严禁外出,做到足不出户;居家健康监测对象要做到不出行,不聚集;日常健康监测对象按要求做到不流动,确保管控措施落实到位。<br><br>四、尽早主动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疫苗依然是目前预防新冠病毒最有效的手段,请符合接种条件的居民朋友,包括3-11岁无接种禁忌症儿童,尽早主动完成新冠病毒疫苗的全程接种,共筑免疫屏障。18周岁以上已完成疫苗接种6个月的人群,要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6月龄以上无流感疫苗接种禁忌的人群,未接种者仍建议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接种应间隔14天以上。天气转冷,请大家在接种疫苗时要注意做好保暖。 五、减少外出。近期非必要不离南,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报告病例的地区。确需离南的,在出发前及返回后均应提前向所在社区(村)报告,途中做好个人防护,返回后配合落实南郑区相关防控措施。<br><br>六、减少聚集性活动。倡导红事缓办、白事简办。自觉做到不串门、不聚集,非必要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前往人员密集、通风不良场所和医疗机构时,应遵守场所防疫管理规定,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主动配合做好体温检测和健康码、行程码、固定场所码的查验工作,减少疫病传播风险。<br><br>七、安全有序开展志愿服务。发扬“主人翁”精神,有能力的广大干部群众主动联系就近社区,有序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抗疫精神,积极参与宣传教育、物资保障、防疫消杀、小区管理、人员排查等疫情防控工作,与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br><br>八、主动抵制防疫网络谣言。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疫情动态,不随意转发、扩散未经权威部门确认的信息,自觉抵制网上虚假信息,及时举报网络不良信息,坚决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时刻保持防疫警惕,共同营造科学防治、理性应对的社会氛围,为疫情防控作出应有贡献。<br>九、倡导错峰返乡和就地过节。在外务工人员要根据国内、省内疫情,合理确定返乡时间。提倡在外人员就地过节,减少流动。返乡后未接种新冠疫苗人员,要及时前往就近接种点进行接种,18周岁以上已完成疫苗接种6个月的人群要尽快接种加强针。 冬季安全温馨提示<br> 1.凛冬已至,请大家做好防寒,加强保暖,佩戴口罩,防止感冒。<br> 2.冬季天气寒冷,要防范大雪、冰冻、大雾等天气带来的各类安全隐患;恶劣天气时,一定要减缓路上行进速度,小心观察,严防事故发生。<br> 3.遵守交通规则,教育孩子主动避让机动车辆,过马路要“一停、二看、三通过”。<br> 4.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骑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禁止学生骑机动车、电动车上路行驶。<br> 5.学生不要搭乘“三无”车辆;不乘坐超载、车况不好、酒驾的车辆;不乘坐非运营车辆;监护人不得租用或集体租用非运营车辆接送学生;自觉抵制非运营车辆载客行为;提醒孩子不要乘坐陌生人的车辆。<br> 6.做好冬季“四防”教育,防火、防盗、防触电、防煤气中毒,严防意外事故发生。<br><br> 7.加强饮食安全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吃腐烂、变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或其它伪劣食品,不喝生水。<br><br> 8.做好传染病预防。请家长时刻关注孩子身体状况。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酸痛等身体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div> </div><div><br></div><div> 歇马九年制学校宣</div> 2021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