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克:优乐艺术团的点滴回忆

邱克

<h5>元月18日下午,优乐艺术团在龙华街道社区文化艺术活动中心成功举办了一场迎冬奥专题音乐会。这是优乐艺术团辛丑年的最后一次演出,也是我在优乐艺术团的告别演出。</h5> <h5>回想2016年,我应邀到上海优乐艺术团担任副团长,后来又担任执行团长和艺术总监,一晃就快七年了。其间带领众多艺术家们奔赴江浙沪赣皖地区三十多个剧场演出,从六朝古都金陵,到赣西明珠萍乡,到五岳之首黄山,到“海上仙山”嵊泗列岛,都留下优乐人的足迹和欢歌笑语。</h5><div><br></div><div><div><div><div><br></div></div></div></div> <h5>同时,还把各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奉献给上海十四个区县的广大基层观众,连续六年在市区两级公众文化配送活动中获得稳定点单,得到了街道社区和居委的广泛称赞。</h5><br><br> <h5>与优乐艺术团的缘分还要从王洛宾先生说起。我从小就喜欢王洛宾改编的歌曲,在美国工作期间参加新洲华人合唱团,就唱过很多洛宾先生的歌曲。海外有华人的地方,一定会传唱王洛宾的歌曲。</h5><br><br> <h5>王洛宾的儿子王海成先生很早就希望优乐成为演唱王洛宾歌曲的艺术团,并答应给予正式授权。我听说后,就立即答应加入这个团体。</h5><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与海成先生(右)</h3> <h5>海成先生与我一见如故,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接触,前后送给我很多音乐资料。洛宾先生搜集整理改编的每一首民歌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传说。我在给观众介绍歌曲背景时,力争做到真实可靠,生动有趣,这些都离不开海成老师的帮助。在演唱过程中,我也会要求演员尊重洛宾先生的意图,把西北民歌中节奏欢快、旋律优美的神韵充分体现出来。</h5><br><br> <h5>为让更多观众了解喜欢王洛宾的歌曲,我们举办过数十场王洛宾歌曲专场音乐会,得到了王洛宾家人的肯定和认可,并荣获中国观网评选的2019王洛宾音乐奖最具影响力年度音乐团体第二名。</h5><br><br> <h5>与该艺术团的第二个缘分是优乐的团员们跟我一样都是俄罗斯歌曲的超级爱好者。我在西安外国语学校学了五年半的俄语,学唱过很多俄罗斯歌曲,俄罗斯的音乐艺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打下深刻的烙印。</h5><br><br> <h5>2016年优乐首次参加上海公共文化配送活动,我设计了“俄罗斯歌曲专场音乐会”的节目单,在数百家国有院团、行业协会、民营院团、民非组织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上海市“百强公共文化配送创新产品”,成为文艺演出类32强之一;很多街道社区都来邀请优乐艺术团为社区观众演唱俄罗斯歌曲。</h5><br><br> <h5>我们的演出甚至吸引了在华工作的俄罗斯美女成为优乐的成员。</h5><br><br> <h5>俄罗斯男高音歌唱家尼古拉也与优乐合唱队一起在大宁剧院用俄文演唱了俄罗斯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卡林卡》,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六国领事前来观看演出。</h5><br><br> <h5>说起俄罗斯歌曲,肯定绕不开著名的翻译家薛范先生。我们熟悉的大部分俄罗斯歌曲,都是薛范老师翻译的。我最早在上海俄语爱好者的活动中认识了薛范老师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年我们多次举办过各种形式的薛范老师译配作品音乐会,并有幸成为薛范音乐工作室的战略合作伙伴。</h5><br><br> <h5>薛老师其实不仅仅翻译了上千首俄罗斯歌曲,他还译配过上千首欧美及亚非拉歌曲,如《你鼓励我》、《奇异恩典》、《鸽子》、《西班牙女郎》、《小鸟》等,这些世界名曲已经成为优乐精彩的保留节目。</h5><br><br> <h5>每一个成功的艺术团都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作为一个声乐艺术团,优乐艺术团演绎的中外经典名曲基本分为两大类,一个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改编的西北民歌,还有就是薛范先生译配的精选世界名曲。</h5><br><br> <h5>薛范先生和王洛宾先生被北京的媒体谑称为“两大出土文物”,意思是他们两位都是很有文化价值的国宝级人物。</h5><br><br> <h5>两大国宝都跟优乐有缘,实在是很难得的,也是优乐有别于上海上千家各类艺术团体的两大特色。</h5><br><br> <h5>优乐成功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红花与绿叶搭配得当,专业声乐工作者与音乐爱好者的紧密结合。优乐有不少留学日本、美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等国的艺术家,还有欧美归来的访问学者,可谓藏龙卧虎,人才济济。</h5><br><br> <h5>在年龄方面,既有德艺双馨、老当益壮的资深艺术家,也有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中年演员,更有九零后甚至零零后的青年才俊。</h5><br><br> <h5>蜚声国际乐坛的荷兰达人秀冠军马丁三次来上海演出,都指定优乐作为他的合唱嘉宾,跟他一起用意大利语和英文同台演唱,使优乐的合唱水平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h5><br><br> <h5>优乐的合唱队是由超级音乐发烧友们组成的,这些队员来自上海各个角落,最远的甚至家住苏州。他们从内心热爱音乐,拥有炽热的情感,不计得失,精力充沛。他们非常希望在艺术上有所提高,并乐于实践。每次到外地商演,大家排练演出都一丝不苟,严肃认真,演出结束后则杯觥交错,载歌载舞,引吭高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h5><br><br> <h5>我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人。由于酷爱古典音乐,经常到欧美各国观赏歌剧和音乐会。我心目中最佳合唱的标杆,都是西方乐坛的精品。</h5><br> <h5>例如采用意大利民间舞蹈塔兰泰拉的特性节奏写成的《登山缆车》,采用一唱百和的形式,热情、活泼、豪放,显示了拿坡里人乐观开朗的性格。</h5> <h5>享誉全球的俄罗斯民歌《雪球花》,既有舒缓的歌唱旋律,也有跳跃欢快,节奏从中庸转到越来越快的热烈的舞曲节奏,富有浓郁的哥萨克风格,充分表现了俄罗斯青年人对幸福爱情的渴望。</h5> <h5>还有法国作曲家古诺歌剧《浮士德》中的男声合唱《士兵之歌》,气势磅礴、坚毅有力,却又不失细腻,极具情感张力。</h5> <h5>这些具有相当难度的歌曲,优乐人居然都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在舞台上比较完整地呈现给广大观众。本来他们的外语基础并不是很好,但很多歌曲都能用原文演唱,背后付出的艰辛努力只有每个队员自己清楚。</h5> <h5>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朋友告诉我,优乐合唱队用那不勒斯方言演唱的《登山缆车》已经非常准确,只听录音简直跟他们当地的艺术团体差不多,说明优乐人具备了相当的学习能力,可以熟练演绎有一定难度的世界名曲。</h5> <h5>一个偶然机会,我临时顶替有病的节目主持人,没有想到得到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团员们也不断鼓励我,让我不仅是整台节目的策划和组织者,又成为直接面对观众的节目主持人。</h5> <h5>因为我对演员和节目的细节都有深入感受和理解,在串场中可以运用自如,并把很多音乐知识融汇贯通在主持词里面,让观众产生共鸣,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h5> <h5>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虽然离开优乐艺术团有很多的不舍,但回想在优乐的这些日子,真的就像品鉴一首优美抒情的诗文,聆听一首婉转悠扬的歌曲,让生活充满了甜美的清香。</h5><div><br></div><div><h5>感谢优乐的每一位成员,让我用自己比较擅长的方式,跟大家一起在快乐的旋律声中做了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h5><div><br></div><h5>这样说并不是谦虚,我和优乐能够走到今天,肯定不是单单靠着运气或者努力。天时、地利与人和,缺一不可。否则命运之手不可能把你托举到这个高度。就像一颗渺小的尘埃,风可以把你带向从未向往的高处,也会把你吹到神秘莫测的远方。</h5><div><br></div><div><h5>暂时的精彩并不一定真正属于你。有一天,你必须交给下一个接棒者,并希望他能做得更精彩。</h5><br><h5>祝福优乐艺术团在新领导团队的带领下越办越好!</h5></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文部分内容刊登在元月6日文汇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