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鄱阳湖底明代“千眼桥”又一次露真容。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千眼桥自古以来,是都昌至星子,庐山去浔阳,翻越蒋公岭过鄱阳湖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夏季涨水有船可渡,冬季枯水则要蹚水踏泥跨湖,北风凛冽,涉水者往往苦不堪言。明崇祯年,为官都昌的钱启忠领倡捐俸集资,历时5年,在此横跨江流造此。</p> <p class="ql-block">千眼桥是明崇祯五年(1632年),由南康府推官钱启忠领倡捐俸集资建造,历时五年,东起都昌多宝乡西山蒋公岭下至鄱阳湖主航道,与星子县城隔江相望,全长2657.2米,共设有949个桥墩,948个孔。在枯水季节,此桥是连接都昌、星子两县隔湖过往的交通要道。时至今日,千眼桥仍是两县隔湖群众来往的必经之桥。千眼桥结构简单,是古代乡村中最为常见的板凳桥,但它长达2.7公里的长度为同类桥之最,同时又是鄱阳湖水域中历史最早、现存最完整的水中古桥,可以说在全国也是一座非常特殊的水下建筑,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2006年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文/图 :王桂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