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车院史话 作者 韩希平

韩希平

<p class="ql-block">网络版</p> <p class="ql-block">西车院鸟瞰</p> <p class="ql-block">西车院平面图</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目录</b></p><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 一、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 二、爷爷奶奶</p><p class="ql-block"> 三、爸爸妈妈</p><p class="ql-block"> 四、祖庭记事</p><p class="ql-block"> 五、家风家训</p><p class="ql-block"> 六、难忘童年</p><p class="ql-block"> 后记</p><p class="ql-block"> 附录:</p><p class="ql-block"> 遗像</p><p class="ql-block"> 老文书 </p><p class="ql-block"> 好友郭玉玺话“史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前言</b></p><p class="ql-block"> 树高千尺也有根,水流万里也有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p><p class="ql-block"> 人越老就越怀旧,年逾古稀的我,常常想起孩提时代的记忆。小时候,耳闻目睹先辈们辛勤劳作,为生计而奔波的艰辛身影不时在我脑海中浮现;西车院几代人传承形成的崇尚文化,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团结友爱,奋发有为的优良家风常常激荡着我的心灵。怎样才能使优良家风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令我反复思考。</p><p class="ql-block"> 忘记祖先,就意味着背叛,深感我有记录先辈们光荣历史的义务,有传承优良家风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我拜访了一些家族中的老人,根据家里尚存的一些文字资料,撰写了这一西车院史话。把先辈们的故事讲给晚辈们听。希望晚辈们通过我的史话,了解祖先的过往,把优良的家风继承好并发扬光大。使自己成为社会有用之材,为国家做出较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源远流长</b></p><p class="ql-block">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大堡头乡贾村是我的故乡,韩氏家族是村里的大户。</p><p class="ql-block"> 据说贾村韩氏家族始祖是从陕西韩城迁徙而来。因何而来?几户或几人而来?无从考证。数代人的繁衍,生生不息,使韩家日渐成为贾村的大户。</p><p class="ql-block"> 在贾村的韩家大致分三门,以现在健在的老人为代表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门以韩双林等为主;</p><p class="ql-block"> 一门以韩计东等为主;</p><p class="ql-block"> 一门以韩素先等为主;</p><p class="ql-block"> 究竟三门谁长谁幼,因历史久远,已无法考证。我家和韩素先等同为一门。</p><p class="ql-block"> 我家的这一门从爷爷辈说起有这么几户(排名不分远近):</p><p class="ql-block"> 黑旦爷(子女起祥等)</p><p class="ql-block"> 土掌爷(子女尚勤等) </p><p class="ql-block"> 继忠爷 (子女尚俭等) </p><p class="ql-block"> 根掌爷(子女虎虎等) </p><p class="ql-block"> 根喜爷 (无子女) </p><p class="ql-block"> 海林爷 (子女进富等)</p><p class="ql-block"> 金虎爷 (子女永生等)</p><p class="ql-block"> 然泰爷 (子女栓锦等) </p><p class="ql-block"> 甲仁爷 (子女增富等) </p><p class="ql-block"> 立嵩爷 (子天福等) </p><p class="ql-block"> 立山爷(子幼旦) </p><p class="ql-block"> 立勋爷(子胖则) </p><p class="ql-block"> 我的爷爷立功(子增华)。</p><p class="ql-block"> 我家最近的血缘是立嵩、立山和立勋家。都是一个老老爷爷的后代,即同一个高祖父。</p><p class="ql-block">  高祖父名字不详,据老一辈传说高祖父是清未长子县当地举人,为人和善,主持公道,是七里八乡有名望的乡绅。是高祖父始建了西车院,后代又增砖添瓦,陆续扩建才有了图示的规模。成为了当时贾村方圆十里有名的大院。</p><p class="ql-block"> 我曾在这个大院度过了难忘的童年及少年时代,大院里的各家和睦相处,孩子们共同嬉戏玩耍,都给我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我深深地爱着这个生我养我的心中神圣之地——西车院。 </p><p class="ql-block">  西车院家族简介 : </p><p class="ql-block"> 高祖父有三子,长子石柱、次子金柱、三子八孩,都是小名。</p><p class="ql-block"> 曾祖父八孩无子,育有两个女儿,长女荷花,次女秋花,荷花嫁到贾村张家,秋花嫁到贾村苗家。</p><p class="ql-block"> 曾祖父石柱务农,善骑射,育有一子五女,子叫立勋,其中一女嫁到长子县小中汉村。立勋娶长子县西汉村陈氏为妻,因居正房,我等孙辈称呼为堂屋奶奶。堂屋奶奶婚后不久,21岁时,丈夫立勋去世,未再婚,守寡终老。</p><p class="ql-block"> 堂屋奶奶婚后无子,为了家业后继有人,过继小中汉外甥为儿,名叫胖则,大名天佑,生希愈。希愈娶长子县圪坨(现改名临漳)村江氏为妻,育有一男一女,女儿叫玉兰,男儿夭折,据说晚上在院里玩耍时不幸被狼刁走。之后,希愈过继小中汉老姑家的孙子为儿,取名明春。</p><p class="ql-block"> 希愈和我同辈,他有文化,写一手好字,过年时,村上好多人都找他写春联。后来希愈随儿明春迁入小中汉,在那里度过晚年,2012年去世。 </p><p class="ql-block">  直系曾祖父金柱,大名韩作霖,育有三子:长子立功、次子立嵩、三子立山。</p><p class="ql-block">  立功,我的爷爷。我的奶奶叫张改凤。我的父亲叫韩增华,妈妈叫陈小女(后更名陈秀英)。爸爸不是奶奶亲生,据说是从长子县西北陈村抱养的。 </p><p class="ql-block">  立嵩是我的小爷爷。我的小奶奶娘家是长子县石哲镇人,李姓。立嵩在石哲开有商铺,经营典當贩猪等生意。育有二子,取名天福、天保。天保过继到石哲姥姥家。我记事起见过小奶奶,没有见过小爷爷。据说小爷爷1939年就去世了。 </p><p class="ql-block">  三爷爷立山,娶圪坨村杨氏,育有一子,小名幼旦儿,在20岁左右因病去世。后过继三奶奶的侄儿杨素芳为儿。</p><p class="ql-block"> 所以从我父辈起,西车院各家已没有了血缘关系,但宗亲依旧,宗族传统上的联系至今不衰,那家有事各家相帮,关系亲近和好。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爷爷奶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 我的爷爷</b></p><p class="ql-block"> 爷爷立功生于农历1896年9月28日,卒于农历1969年正月26日。享年73岁。</p><p class="ql-block">  一生务农。为人耿直。有文化。有抽烟的习惯,以抽旱烟为主,卷烟少量。</p><p class="ql-block"> 娶长子县西北陈村张改凤为妻,养育一子增华。 </p><p class="ql-block"> 爷爷一生很勤劳 ,为了一家人能过上好日子,他养过猪,饲养过牲口。</p><p class="ql-block"> 养猪是件很费功夫和操心的事,人吃三顿饭,猪也要吃三顿。家人一吃完饭就得做猪食,这件事往往是奶奶来完成,后来妈妈接替了这件事。喂食就是爷爷的事了,养一两头时就把猪食提到猪圈里喂,猪圈里有用石头凿成的食槽,把猪食徐徐倒入槽内即可,养多了就放回院里喂。有时养了母猪,下猪娃子的前后几天就特别的操心,爷爷时不时关心母猪的动向,特别是夜间,总要起来一两次,生怕小猪仔一旦出生,弄不好给夭折了。 </p><p class="ql-block"> 农业合作化前,一家一户种地全凭人力,耕地靠锄头,运输靠肩挑。那时没有拖拉机等机械设备,减轻人力的唯一办法就是养牲口,让大牲畜代替人力去耕田和运输。为此爷爷养了头驴,人们常说马无夜草不肥,爷爷为了养好驴,夜间总要起来给驴添草料。那辛苦自不待言。</p><p class="ql-block"> 爷爷在1942年参加了抗日战争中有名的百团大战。是当时百团大战中的支前民工,配合八路军破坏日本占领区的铁路线,八路军取名叫破袭战。爷爷在参加山西南同蒲铁路灵石段的破拆时,因十几个人抬一根十多米长的道轨往路基外面放时撒手不一致,他的左脚踝骨受伤骨折。因当时医疗条件差,就医不及时,骨折沒有接好,留下了终身残疾。从此,一直拄拐杖行走。</p><p class="ql-block">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在抗日战争中受伤的军人和牺牲军人的家属实施抚恤政策。爷爷的脚伤被评定为二等乙级残废,比照残废军人待遇,每年可领取110元的抚恤金,这对维持家里生计起到了极大作用。 </p><p class="ql-block"> 爷爷是种庄稼的行家里手,他种的庄稼总是比别人种的长得好。西车院的东边有一块地就是爷爷种的菜园地。他种的菜,品种多,长势好,除自家吃外,还送给邻居们吃,从不计较回报。 </p><p class="ql-block"> 爷爷在1952年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增华。当年爷爷56岁,经受了中年丧子的打击,可以想到爷爷有多么悲痛。但他強忍悲痛,擦干泪水,和祖母还有妈妈一起挑起了养育我及弟弟妹妹的重担。他虽腿脚不好,行走不便,但像正常人一样,什么活儿都干。他一生勤劳节俭,崇尚文化,自强不息,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值得后辈们继承和发扬。 </p><p class="ql-block">  父亲去世后,家庭元气还未恢复,不幸的事又接踵而来。1959年妈妈迫于生计改嫁了,1961年夏奶奶因患食道癌而离我们而去。人生的三大不幸,爷爷有其二。爷爷又忍受老年丧偶的悲痛,一个人默默担起了养育我及弟弟妹妹的重担。过去,有奶奶、妈妈操持家务,爷爷对洗衣做饭这些日常瑣事一窍不通,这时他成了又当爹又当妈的双重角色,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但爷爷是个倔強不服输的人,无论有多大困难也要把我们兄妹三人养育成人,开始学着做一切家务。那年我13岁,妹妹12岁,弟弟8岁。从那时起,我和妹妹就学着做一些简单饭菜,以减轻爷爷的负担。</p><p class="ql-block"> 奶奶去世不久,我收到了考入长子县石哲中学的通知书,给悲痛之中的爷爷带来莫大的安慰。 </p><p class="ql-block">  1968年夏天,爷爷得了脑中风病,半身不遂,卧床不能自理。由妈妈照顾他的饮食起居,直到1969年2月22日(阳历)10时逝世。 </p><p class="ql-block">  爷爷重视文化、勤劳踏实、自強不息、不怕困难的品德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很大影响,至今如影随形。他经常讲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给我和弟弟妹妹听,使我们从小慢慢懂得了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他教导我们的一些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们珍惜时光;他说宁让小人嫉妒你,不可让小人可怜你,让我们自強不息,不甘人后;他说人无廉耻无法可治,人活脸,树活皮,让我们学会自尊自爱,常怀进取心。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 我的奶奶 </b></p><p class="ql-block"> 奶奶张改凤生于农历1898年10月25日,卒于农历1961年7日初二,享年63岁。</p><p class="ql-block">  奶奶勤劳,节俭,把家务事打理的井井有条。注意邻里团结友善,和睦相处。大院里居住那么多人家,沒有和那一家不说话,不来往。偶尔也会因为袒护我和弟弟妹妹跟邻里吵嘴,但从不记仇,一听说那家有事,尽力帮忙。</p><p class="ql-block"> 家里有一台木制织布机和一台木制纺花车(把棉花纺成线的工具)。早期我们睡觉用的被褥和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奶奶纺织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能织出一匹好布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大致有这么几道工序,有的工序还需多人配合才能完成。</p><p class="ql-block"> 首先从纺棉开始,把棉花搓成可纺的棉条(家乡话叫圪决)。在纺花车上把棉条纺成棉线。</p><p class="ql-block"> 其次是浆线,把纺好的线缠绕在一个叫线拐的工具上,让线成为一把一把可散开的线条,然后放入大锅熬制的小米汤里煮,这一过程就是浆线。经上浆后的线增加了強度,不易拉断。浆好的线挂在外面晾晒干后,再缠绕成一个个线蛋,为下道关键工序做准备。</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道工序叫经机绳。这道工序比较复杂,用人也比较多,每当这时奶奶总能找来许多邻里女主人帮忙。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帮忙的人就自带可放线蛋的家什陆续来到我家。在一个空旷的院子里一边放上许多用于放置线蛋的锅碗瓢盆,对面七、八米的地方放置一个可转动的线架,这线架就是将来织机上面放的线架。从每个线蛋抽出一个线头,让线头穿过中间一个叫做型的装置缠绕在对面的线架上。每根线只能穿过一个型的空格,还要分出上下两层,所以穿型是个技术活,也是个细活,只有少数人会穿,奶奶是会穿型的,也经常帮别人经机绳。这道工序完成后,就把线架放在织机上了。线架上的线叫经线,织布时,用一个叫梭的工具把纬线送入两层经线中间,两脚踩动织机就可以织出所说的粗布了。由于奶奶纺线纺得好,粗细均匀,接头较少,所以织出的布特别细密。有一年春节奶奶把织好的布染成蓝色,为我做了一件棉袄,大年初一穿着去拜年,竟有人问我这洋布是从那里买的,把粗布看成了洋布。</p><p class="ql-block"> 奶奶有抽烟的习惯。以抽旱烟为主,我记得她睡前总要抽两烟锅旱烟才要躺下睡觉。奶奶偶尔也抽卷烟,像黄金叶,合德门当时的普通香烟都抽过。</p><p class="ql-block"> 1961年夏,奶奶得了食道癌,吃不下东西。因家里经济困难,也沒有到医院看过,只是村上郎中看看,吃点草药,根本不起什么作用。得病不久就撒手人寰,依依不舍地离我们而去。</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爸爸妈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 我的爸爸</b></p><p class="ql-block">  爸爸增华生于农历1930年x月x日,卒于农历1952年10月17日。享年23岁。</p><p class="ql-block">  爸爸14岁时与妈妈结婚,育有二子一女,爸爸去世时我5岁,妹妹4岁,弟弟5个月,爸爸这家里的顶梁柱一走,家里就像塌了天一样。爸爸出殡那天,街上乡亲看到我们幼小身体扶棺拽灵的景象,无不为之落泪。</p><p class="ql-block">  爸爸是村里社会主义青年团(共青团前身)团支部委员,在1952年农历10月,参加长子县团干会议时,吃住都很简陋,住在沒有取暖条件的楼上,温度极低,吃饭就蹲在院子里,还下着雪。在开会期间中了风寒,得了重感冒,回到家里,一病不起。那时医疗条件差,重感冒未得到及时救治,引起了肺炎,不幸去世,可以说爸爸是因公致病英年早逝的。 </p><p class="ql-block"> 爸爸走的太早了, 对我几乎没有什么印象。后来拜访了和他一起成长的尚健在的两位老人,他们说:你爸爸年轻时就是个孩子王,我们都听他的。有一次我村西头的年轻人和邻村邢家庄年轻人起了矛盾,打了起来,他一连撂倒他们三个,在场的邢家庄人赶快散去了。他还是贾村民兵连连长,去县城开会的前两天还在操场上领大家出操训练。他枪法不错,射击命中率很高,有一次他玩弹弓,和大家说他能打准关帝庙屋顶的风铃,大家都说他吹牛,结果一发中得,大家都拍手称奇。</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 我的妈妈</b></p><p class="ql-block"> 妈妈陈小女( 后更名陈秀英),生于农历1928年2月l2日,卒于农历2017年2月17日。享年90岁 </p><p class="ql-block">  母亲出生于山西省长子县石家庄一家姓鲍的农家。家里排行最小,小名就叫小女。因她小姨没有女儿,6岁那年,过继给小姨家,从此改陈姓。姨妈对她管教很严,从小教她纺花(棉花)织布,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很少让她出门玩耍,十二岁时就能一天织布一丈多。 </p><p class="ql-block">  14岁那年经媒人介绍与父亲订婚,16岁嫁到韩家,成婚时父亲只有14岁。婚后两小无猜,虽为夫妻,只是玩伴。那时社会上流行早婚,可谓娃娃成亲。 </p><p class="ql-block">  1952年她25岁时,丈夫去世。家里的情况是上有年迈的公婆,下有最大五岁,最小五个月的三个子女,一家人的生活重担落在她的肩上。她那瘦弱的身躯担起了这付重担,在社会上抛头露面的事多了,受尽势利小人的白眼和闲言碎语。 为了生计, 1955年经人说合,本家韩增荣和妈妈结婚倒插门到我家。后因不和,离异。婚后有一女,送给了本村王有国家。取名王爱枝。 </p><p class="ql-block">  在毛泽东主席号召扫除文盲运动中,母亲上了民办夜校,白天劳动,晚上识字。妈妈很努力,在同一批上民办夜校人中妈妈是学得最好的。认识了许多汉字,能夠读书看报,开阔了视野,在后来共产党領导的合作化等各项运动中都走在前面。虽不是共产党员,但她对党忠诚,存有感恩之心。曾对我说,沒有共产党我那能有了文化,是共产党领导的互助组,合作社帮咱家度过了难关。 </p><p class="ql-block">  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如火如荼,各家的铁锅都要砸了投入熔炉。长子县在慈林山建了高炉,各村抽派人员到那里参加大炼钢铁,妈妈被村委员派去慈林山炼钢铁。在那里主要从事砸矿石劳动,就是把大铁矿石砸成小块,便于入炉冶炼。每人每天砸多少矿石都有定额,在那个浮夸狂热的年代,定额较高,常常加班加点才能完成,吃尽苦头。 </p><p class="ql-block">  1959年经本村陈保金介绍嫁给了本村人张和气。张和气比她大11岁,在山西定襄县县城从事理发工作,丧妻,家有一男一女尚小,妈妈就带着我的弟弟、妹妹去了定襄。我在家由爷爷奶奶照顾,那时我上小学四年级。</p><p class="ql-block"> 弟弟妹妹到定襄后,很不适应那里的生活,妹妹上学听不懂老师讲的定襄话,就这样过了半年,于60年弟弟妹妹又回到了老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那时吃粮要粮票,穿衣要布票,弟弟妹妹去定襄时把户口也迁去了。回到老家沒户口分不到粮食,又把户口迁了回来。就这样,爷爷奶奶和我们兄妹三人相依为命。 </p><p class="ql-block">  妈妈每年都回来老家住几天,少者半月,多则月余,给我们拆洗缝补。63年凤仙出生,回家就少了,后陆续又有福龙,福林出生,回家就更加困难。那时交通不便,回家时又要带东西,又要带孩子,路途十分辛苦。回家的间隔就长了。</p><p class="ql-block"> 妈妈虽然嫁到张家,但仍不忘记曾是韩家儿媳的义务和孝心。1968年下半年爷爷患脑梗半身不遂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当时我在太原电力学校上学,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后期无事,和弟弟妹妹在家照顾爷爷。我写信把此情况告诉了妈妈,妈妈她毅然带着最小的5岁儿子福林回到贾村,亲自照顾爷爷,喂吃喂喝,端屎端尿,一直伺候爷爷到去世。尽了一个儿媳妇的孝道。受到街坊邻居的称赞。</p><p class="ql-block"> 妈妈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勤劳节俭,孝敬公婆,继承了韩家的好家风。她常存感恩之心,感恩共产党救了我们家,感恩公婆帮她把我们兄妹养大。也许是经过苦难过来人,见不得别人比自己活得差,就是买个烧饼也要分给比自己差的人吃。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继父去世以后,我们把妈妈接回了家乡居住。妈妈感受到了我们兄妹三人对她的孝敬,引起她心理很大的不平衡,常常反思自己对我们兄妹三人沒有尽好母亲的义务,觉得对不起我们仨兄妹。我们不得不时常安慰妈妈,对她说,这不是你的错,是生活所迫,我们的成长,结婚生子你都尽了自己的力量,我们都记着你的好,不必自责。然而妈妈自责的心理还是无法排除。为了排除心中的烦恼,找回心理的平衡,妈妈信奉了基督教。</p><p class="ql-block"> 毕竟妈妈在定襄县生活的时间长,在老家住久了,还是想念定襄县的孩子们。我们顺从了妈妈的心思,想去定襄住就去住一段,不想住了,我们就把她接回老家来。2016年夏,在定襄县女儿凤仙家居住时,有一天基督教会要给教徒们洗礼,妈妈排队等待洗礼。一直排队到大中午,也不回家吃饭,还是在烈日下排队等候。终归是快九十的老人了,这天她中暑了,上吐下泻,不能吃饭,凤仙及时送她到医院治疗,虽病情有些好转,但吃饭已大不如以前。病情稳定后,我们就把妈妈接回了老家疗养,但病情极不稳定。在长治又住了两次医院,确诊为心力衰竭,已离不了呼吸机。妈妈执意不再住院要回老家。回到老家后,一直卧床不能自理,由两个妹妹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弟弟和弟媳做好了后勤保障,我则在病床的一侧支了一张单人床,晚上就睡在那里,陪妈妈度过最后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农历2017年2月12日,妈妈度过了她人生最后的一个生日。那天,晚辈们能来的都来了,四世同堂,妈妈很是高兴,还想坐起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生日蛋糕,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起不来了。之后不久,妈妈就驾鹤仙逝了。</p><p class="ql-block"> 妈妈晚年在家乡的生活是快乐的,幸福的。他经常给别人表演打花棍儿,戏剧,舞蹈等她年轻时所学的文艺本领。为此她还自己动手做了个花棍儿,红红绿绿的布条缠绕着,两头装上小铃铛,煞是好看。妈妈的表演动作连贯轻巧,常常令看客惊叹不已。妈妈还是个戏迷,对上党梆子和上党落子的传统剧目,如《劈山救母》、《红娘》、《四郎探母》、《辕门斩子》、《打金枝》、《秦香莲》、《天仙配》、《三娘教子》等等了如指掌。对这些戏剧的剧情、唱段每次给我们讲起来,都如数家珍。偶尔还能给我们学唱几句,学一学女性角色的身段步态,都学得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祖庭记事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我印象中的西车院 </b></p><p class="ql-block">  西车院位于山西省长子县大堡头镇贾村西南角,紧邻村里东西主干道。从西边进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西车院北大门。</p><p class="ql-block">  西车院有三个院落相通相连,为叙述方便,按方位我称它为上院、下院和西院(见平面图)。下院有南大门与外界相通,西院有北大门与村里大道相通。从一个大门进入大院可从另一个大门出来。</p><p class="ql-block">  曾在大院南大门外发生过一起走村串巷的货郎卖货纠纷。一个人买了货郎的货,告诉货郎你等着,我回家给你取钱,随后拿着东西就从南大门进入院里。结果货郎等了很久也不见买货人送钱来,就进院去问,但没有一家买了他的货,院里人才感觉到是货郎上当了。便告知他:我们院有南北两个大门,很可能是外面的人买了你的东西从南大门进入院内,又从北大门出去了,逃避货款。货郎不依不饶,院里各家商量凑钱给了他货款才算了事。这件事的处理也说明西车院的人处事风格,与人为善。</p><p class="ql-block">  西车院的整体布局如前平面图。东西长57米,南北长52.5米。全院占地面积约3520 平方米,共有房屋73 间。上院和下院是供家人们居住的砖包楼二层楼房。西院曾是车马大店,有客房16 间,有马厩5 间,草料间 3间。院内靠马厩外有水井一口,南面设有磨房和碾房,东面有猪圈和厕所,不出院基本生活全解决。因北大门在村里大道边上,出入方便,来往客商很多,入住率高,生意兴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西车院的建筑风格</b></p><p class="ql-block">  西车院是一进三院的砖混结构四合院。当地叫砖包楼。墙体由外面是砖里面是土坯建成。屋內分上下两层。下层高约3.5米,上层高约2米。上层楼板以2厘米厚的木板铺成,木板上面铺以30×30cm见方厚2cm的烧制灰砖,俗称棚砖。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们在楼上玩耍,十分开心。人员居住下层,上层以放粮食为主。屋顶为人字形,上铺月牙形灰瓦。房间地面由灰砖铺就。院内地面,上院铺以方砖,下院铺以普通灰砖。整个建筑古朴典雅。</p><p class="ql-block"> 从使用的建筑材料上可以看出大院不是一气呵成,是分三期建成的。后期建的还出现了土坯房,如西院的上下西屋。可以看出在建西院时,西车院大家庭的经济状况已不如过去,也许与院子的使用功能有关,作为车马店就简陋些,以降低建造成本。</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西车院的变迁</b></p><p class="ql-block">  西车院作为贾村韩家大户,随着人口的繁衍增长,经过两次分家,一次是石柱、金柱、八孩兄弟们的分家。一次是立功、立嵩、立山兄弟们的分家。据说老弟兄仨石柱,金柱,八孩这样分的,石柱名下是西院为主,金柱名下是下院为主,八孩名下是上院为主,为了公平略有调整。如下院的下东屋曾是石柱所分,西院的上西屋下西屋曾是金柱所分。后来由于互相买卖转让,房屋所属有很大变化。由于石柱只有立勋一个儿子,所以堂屋奶奶(立勋妻)继承的房产较多。金柱财产由三个儿子共同继承,一分家,各家所得甚少。政府在进行土地改革时依田亩、房产划成份,田亩、房产多的为地主,依次是富农,上中农,中农,下中农,财产最少或无产者为贫农。堂屋奶奶划为地主,我家划为上中农。</p><p class="ql-block">  从我记事起,西车院已没有了昔日的繁荣。车马大店的功能已不复存在,成为了普通的住宅大院。除了韩姓外,还有其他外姓在院内居住。如吴毛则,刘运则,陈宝金,王同水,王友山,韩栓英都在院内居住过。</p><p class="ql-block">  下院住的全是韩家人,东奶奶住有上东屋和西过厅(过厅西面),小奶奶住有下西屋和东过厅。我家住上西屋和下东屋,南屋是南屋爷爷根掌家居住。</p><p class="ql-block">  上院住的人就有外姓,这是因为土改时有人分到了堂屋奶奶(后人希愈〉家的房产。正房三间曾经住户,先是王同水家,后有王友山家。西屋和西耳房住有韩拴英家,东屋已倒塌,只剩基础。东耳房为希愈家,后来我家买下,做饲养牲口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西院的住户:西堂屋和西耳房希愈家居住,东堂屋和东耳房为天福家居住,上西屋为吴毛则(后人吴先荣,吴先娥)家居住,上东屋为陈宝金(后人陈忠义)家居住。下东屋装了一盘石碾,成了附近村民粮食加工处。那些喂养牲口的地方不复存在,只有下西屋堆些草料和农具之类。碾磨坊和水井依旧,都已不再是西车院家人的独享,成为附近家户加工粮食和取水之处。</p><p class="ql-block">  1959年西车院被乡政府无偿征用,成为长子县贾村完小的校址(一至六年级全有的小学叫完全小学,简称完小)。长期在西车院居住生活的韩家后代被迫搬出西车院,另找住处。同时被征用的还有西车院东面毛汝奶奶的一院,做了学校的食堂。我在此院完成了完小学业,毕业于西车院。南屋就是我的班级教室,西院西堂屋楼上就是我班男同学的宿舍。附近大中汉、小中汉、南汉、孟家庄的孩子们在这里上学和住宿。本村学生不住校,但必须按时到校上课,否则是要罚站的。</p><p class="ql-block">  1962年国家调整了政策,不允许一平二调无偿占用民房,贾村完小从西车院迁出。各家对房屋简单整修后(作学校时都按教室和办工室做了改造,作为住户还得改回来),西车院的人又陆续搬了回来。恢复了往常的大院生活。</p><p class="ql-block">  能作为贾村完小的首个校址,为贾村乡(当时贾村是乡所在地)的教育做贡献是西车院的荣耀。也说明大院之大。也反映了当时的政策背景,共产风在全国刮起,没有私有财产概念,更谈不上保护。政府的需要高于一切,老百姓得无条件服从。</p><p class="ql-block">  1969年贾村大队(公社化后,取消了贾村乡行政区划,归属大堡头公社管辖至今)村委会为了改善村里一些村民的住房条件,在村西边南场地和村东边东庄划出了两块用于建房的宅基地。一是居住面积小的家庭可新建,二是可拆旧房到南场或东庄建新房,即拆旧建新。只要村委会通过就可以得到一处七间的宅基地,并规定拆掉的旧房宅基地归大队所有。第一批准许拆旧建新的就有西车院天福(我的堂伯父)家。于是天福家拆掉东过厅和下西屋共6间房,在南场建起了七间正房大独院。从此西车院开始了拆毁,接下来的两三年时间,三奶奶家拆掉上东屋和西过厅共6间,西院希愈家拆掉西堂屋五间,都在南场建了新房。西车院也就缺东少西(缺了上东屋少了下西屋及东、西过厅)不成四合院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希良,虎虎,小红,志红,小白、建文在西车院的原址上建了新房,就成了现在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西车院的神祖楼</b></p><p class="ql-block"> 所谓神祖楼就是集中放祖宗牌位(家乡称“位牌”)的木制平柜。平时有两扇门把位牌屏敝起来,需要祭祀时把两扇门打开,里面所有位牌就显露出来。平柜前面设有贡桌,可放祭祀的贡品。</p><p class="ql-block"> 家乡的风俗,家家都有神祖楼。唯独西车院的神祖楼特别大,高约二米五左右,长约一米三以上,宽约七十厘米。贡桌以下部分是神祖楼的四条大长腿,约一米高。放贡桌后就把腿全都遮住了,外观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大平柜。可是平柜的两扇门一打开,就十分令人叹为观止,豪华气派,雕梁画柱,做工精良,怎么形容都不为过。顶部全是彩绘;前面:上镶雕花板,两侧装饰雕花柱各一根,给我的印象,前脸就像一个大戏台;后面:中间刻有工整的文字,周边加以彩绘。可惜那时我还小,不理解文中之意,现在想来可能是祭文或家训一类,以祭祀先辈和启迪后人。从后到前设有三层木台阶,就是用来放位牌的了,大约有十几二十个位牌立于其中。最前面可放香炉和少量祭品。</p><p class="ql-block"> 这个神祖楼本来是放在老大立勋家的。土改时,要分地主的土地和房产,因老大立勋家里财产多,定了地主成份,怕把神祖楼也给分了,就把它搬到了我家。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革命小将认为立位牌这东西是“四旧”,我爷爷就让各家把近亲位牌都接走,留下的上几辈位牌全部付之一炬。这也是造成今天不知高祖以前宗亲名讳的原因。 </p><p class="ql-block"> 如今神祖楼已破损不在,但从现存的贡桌也可想见当时所配神祖楼的豪华,见后附录贡桌照片。</p> <p class="ql-block"><b>5、韩家祠堂佛爷庙</b></p><p class="ql-block"> 韩家祖坟在西坟地,韩家祠堂就建在祖坟东面约150米的地方,叫佛爷庙。祖坟地势高,祠堂较低,标高约差3m。记得小时候去祖坟时,要先向北上个大坡,就到了佛爷庙,从佛爷庙向西上个小坡就到了祖坟。佛爷庙是去祖坟的必经之地。去佛爷庙的这个坡就取名佛爷庙坡。 </p><p class="ql-block"> 韩家祠堂佛爷庙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建筑规模我仍记忆犹新。佛爷庙是个十分精致的小院,座北朝南,南面正中是庙的大门。一进小院,印入眼帘的是台阶,三层台阶之上是庙的正殿五间。其中中央三间,从后墙往前有砖砌神台,宽约2m,高约1m。神台中央塑有泥塑彩绘坐姿神像,应是贾村韩家的始祖。始祖像的左右两边也塑有彩绘神像,相对而言,始祖的塑像要高大许多,两边的神像应是保护始祖的,之所以取名佛爷庙,或许与祖上信奉佛教有关。正殿东西两边各有一间耳房,沒什么塑像,用作仓库。</p><p class="ql-block"> 庙里有东西配殿各三间,作为守庙人居住,也是祭祀活动时族人聚集休息的地方。整个建筑为青砖青瓦飞檐,院里地面也是青砖铺就,给人以古朴幽静,庄严肃穆之感。</p><p class="ql-block"> 佛爷庙是韩家公产,顾有守庙人,兼种庙属土地。每年清明、七月十五两次祭祀,上祖坟的无论男女老少都可分得两个馒头,这笔开支都由佛爷庙提供。这一传统一直坚持到1954年农业合作化,土地收归集体所有为止。农业合作化后,佛爷庙也收归集体所有,生产队在里边养过牲畜,作过仓库。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实行了分田到户,佛爷庙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年久失修,倒塌损坏,至今已成废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五 、家风家训 </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共同生活在西车院大家庭里的先人们长期坚守着包容大度,团结友爱,尊老爱幼,勤俭节约,自強不息的良好风尚。大院里住的家户多,必然孩子们也多,有时因为孩子之间的一些琐碎小事,也会引起家长之间的不愉快甚至吵架,但从不影响正常交往。不管那一家有事,其他各家都能即时伸出援手。过年过节,或平时谁家做了自己认为的好饭菜,总要给家族中的最长者送上一碗。良好的家风,一代又一代的坚守,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扬。爷爷曾说,人的一生实际上就做两件事:一个是做人,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不做贼眉鼠眼,前怕狼后怕虎之人;另一个是做事,咱这庄稼人就要踏踏实实把地种好,人哄地皮,地哄肚皮。</p><p class="ql-block"> 这种家风家训总结概括起来就是:</p><p class="ql-block"><b> 家风:尚文 勤俭 自強 团结</b></p><p class="ql-block"><b> 尊老爱幼 长幼有序</b></p><p class="ql-block"><b> 家训:德行天下堂堂正正做人</b></p><p class="ql-block"><b> 志存高远踏踏实实做事</b></p><p class="ql-block"> 我们后辈们要像接力赛跑一样,接好属于自己的一棒,把优良的家风传承好并发扬光大。崇尚文化,汲取中华乃至世界文化的精华来滋养自已,修身立德。远离吃、喝、嫖、赌、抽、坑、䝉、拐、骗、偷的十大恶习,一生追求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中华十大优秀品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多做善事好事。要像毛主席教导的那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丰富科学文化知识,知书识理,通情达理,豁达开朗,落落大方,堂堂正正,且有一技之长的社会有用之材,报效国家和社会。做到舒心生活,舒心工作,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和价值。人的一生很短暂,即使像流星一样在天空划过,也要光耀大地。 </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人都要知道人生并非坦途,有顺境,也会有逆境。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沟沟坎坎,工作中也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和困难。如何对待暂时的困难,是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还是被困难所吓倒,败下阵来,是一个人能否有所成就的关键所在。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要把遇到的困难当作上天赐给自己锻炼成长的机会,挫折、苦难、羞辱、打压等等都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的经历和考验。以坦然面对的心态,百倍的努力去战胜困难和经受考验,每战胜一个困难和经受一次考验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提升。自己能力的不断提升才堪当大任。</p><p class="ql-block"> 要有一颗平常心对待顺境和逆境,顺境时不飘飘然,不自我膨胀,不居功自傲,逆境时不消沉自贱,不自暴自弃,不迷失方向,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永远珍爱自己,让自已的生命之花盛开,像梅花一样不与群芳争妍,却花香沁人心脾。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遇到挫折要多从主观上找原因,向内求,提升自己的修养。孔子有一段话说的很好,他说:人不敬我,是我无才;我不敬人,是我无德;人不容我,是我无能;我不容人,是我无量;人不助我,是我无为;我不助人,是我无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的一生由于种种原因也难免犯错误。犯了错误要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总结教训,做到不二过,也就是说同样错误不犯笫二次,这就是个聪明人。</p><p class="ql-block"> 任何时候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随意发脾气,学会温和对人对事。脾气好了,福气自然就来了。活在这个世上,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也没有什么熬不过的难。困难只是一阵子,若干年后再回头看看过往,其实都是一桩桩的小事。学会放下和感恩才能拥有轻松的人生。学会理解和宽容别人,对自己也是保护。不要在生气时说狠话,不要在冲动时做决定。生气和冲动时理智尽失,狠话和决定往往是错误的。</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勤奋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懒懒散散,得过且过,终究难成大事。无论做什么事情,除了勤奋之外,还应当有自己认定的目标,这样才知道往那儿去勤劳,往那儿去奋斗。一个人的一生应当有个大目标,可以把大目标分解成每年,甚至每天的小目标,天天完成一点点,日计不足,岁计有余,不蔓不枝,不疾不徐,就会越来越接近自己的大目标。不要妄想一顿饭就能吃出个胖子,滴水穿石乃久久为功也。沒有目标的人生犹如航行在大海里的船没有航标一样,难免触礁和搁浅,甚至翻船。</p><p class="ql-block"> 人要有志气。其实,志和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是合在一起用的,来表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志和气相辅相成,志是靶心,是目标,是理想,气就是能量,就是动力,志要靠气来实現。说一个人有志气,就是说这个人不但有远大理想,而且有为实现理想的浩然之气,强大动力。</p><p class="ql-block"> 从孩子懂事开始, 就应该让他知道这三个故事并懂得其中道理。一是小伙子千里求佛的故事,二是塞翁失马的故事,三是父子骑驴的故事。为方便阅读,录于此。</p><p class="ql-block"> 一、很久以前,一个小伙子特别信佛,忍心离开与自已相依为命的母亲,远走他乡去求佛,历经千辛万苦,千山万水一直沒有找到他心中真正的彿。</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小伙子来到了一座宏伟庄严的寺庙,庙里的方丈是个得道的高僧,小伙子苦苦哀求高僧给他指出一条见佛的道路。高僧见他如此痴迷,就对他说“你从那里来,还回那里去,当你在回去的路上走到深夜,你敲门投宿时,如果有一个人给你开门时赤着脚,那个人就是你寻找的佛”。</p><p class="ql-block"> 小伙子告别了大师,回家的路走了好几个月,中间有多次半夜才投宿,可是给他开门的人沒有一个是赤脚的。眼看快到家了,那个赤脚的佛依然没有出现,小伙有些失望。</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后半夜小伙子终于走到自己的家门口,他又累又饿,无力地敲响了家门,″谁呀",妈妈问道,他说“妈妈,是我,是我回来了”。只听屋里一阵响动,母亲衣衫不整地开了门,哽咽着说:″儿呀,你可回来了"!灯光下,小伙低头蓦然看到母亲竟赤脚站在冰冷的地面上,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如泉涌:″母亲…"。小伙子顿时大彻大悟,母亲就是他寻求的佛呀!(《小伙弃母千里求佛,回来后恍然大悟》见网络《网易》民间故事)</p><p class="ql-block"> 要懂得“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须千里拜灵山”,知道孝敬父母。孝亲应尽早,需知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孝亲应尽力,以己之力助父母之不足,对父母多么好也难以报答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孝亲应厚养而薄葬,一些儿孙,父母在世不尽孝道,宁养狗也不知照顾生病的老人,人死后却大操大办,虚伪到极点,实在要不得。</p><p class="ql-block"> 二、塞翁失马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位老者住在长城边上,所以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马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儿都来安慰他,塞翁笑笑说:谢谢大家关心,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儿还会带来福气呢。邻居们听了塞翁的话都觉得他被气坏了,马丢了,明明是坏事,他却认为是好事。果然,有一天丢失的马不但自动回家了,还带来一匹骏马。邻居听说马自己跑回来了,还带来一匹骏马,真佩服塞翁的见解,邻君们纷纷向他祝贺,塞翁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好事,也许会惹出什么麻烦来。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得了便宜还买乖。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出游,一天他高兴地骑马出游时,不小心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后纷纷来看望,塞翁说:没什么,摔断了腿,保住了性命,或许是福气。不久,胡人大举入侵,青年人都应征入伍了,塞翁的儿子因为摔断了腿,末能去当兵。战争很残烈,入伍的青年人都战死了,唯有塞翁的儿子保全了性命。(塞翁失马原文见汉刘安的《淮南子、人间训》)</p><p class="ql-block"> 懂得辨证的看问题,″禍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可以变成坏事,坏事也可能以变成坏事。得意不必尽欢,失意不必心灰,以平常心对待所遇到的好事和坏事,就会活得通透。</p><p class="ql-block"> 三、父子骑驴的故事见2022三年级《语文》,选至《伊索寓言》。从前,有父子二人赶着一头驴进城。路途中有人说:″这俩人真傻,有驴不知道骑"。于是父亲让儿子骑上了驴。走了一会,碰到一个老者说:″这孩子真不孝,居然自己骑驴,让爸爸走着。"于是儿子下来,让爸爸骑上驴。路过一个村庄,一村妇说:"这爸爸真夠狠心,自己骑驴让儿子赶着,于是爸爸又把儿子接上驴,父子俩一起骑驴缓缓而行。走了一会,遇到一个老婆婆说:″俩人骑驴会把驴累坏的”。于是,父子俩干脆把驴四条腿捆挷起来,用一木杠抬着驴走。走到一个桥上,驴感觉不舒服,挣扎了起来,挣脱了挷绳,掉在河里淹死了。</p><p class="ql-block"> 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应当学会自主做事,遇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必活在别人的與论之中,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已的行动只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只要坚信自已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那就走自己的路,别在乎别人说三道四。有主见不等于固执,主见是顺应事物的是非曲折做出的判断和行动。而固执是不论事物的是非曲折认死理,不懂得顺着事物的变化而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认知和行动。所以一个人要有主见,但不能固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六、难忘童年</b></p><p class="ql-block"> 我1961年考入长子县石哲中学之前,一直在故乡贾村生活,和小伙伴们一起成长的过程和那里的风土人情至今不能忘怀。</p><p class="ql-block"> 贾村是一个有二百四十多户的大村。村里树木较多,环境优美。村东村西各有一个池塘,东池塘面积大,水也深,现在村东面党群活动室及活动场地就是在填了池塘的基础上建成的。西池塘面积比东池塘小,水也浅一些。东西主街道常有畜力车通过,虽不是车水马龙,但也络驿不绝。村中有一客栈,店主人叫宏孩,所以也叫宏孩车马店,常有赶车人在这里歇脚和过夜,生意很不错。</p><p class="ql-block"> 贾村当时修有许多庙宇,村东有地藏庙,关帝庙,村后有牛王庙,村中有观音堂,村西有土地庙,佛爷庙,庙里边的神像为泥塑彩绘,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我曾在关帝庙上完小学(1~4年级)。为了孩子们学习时不害怕,不走神,用一堵墙把塑像都封了作教室。那时学生少,教师也不夠,多釆用复式教学,1、2年级一个教室,3、4年级一个教室。老师教完一个年级的课,布置课堂练习,再教另一个年级的课。我的小学班主任、启蒙老师叫贾东成,男,长子县苏村乡西峪人,对学生很负责任且和蔼可亲。除音乐另有老师外,语文、算术、自然等课程他全部包教。他吃住在学校,正殿的东耳房就是他吃住办公的地方。我上太原电力学校后还去探望过他,他是我的好老师。</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过年</b></p><p class="ql-block"> 过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可以穿新衣,吃好饭,还可以放鞭炮,有时还可挣到一两角的压岁钱。孩子们的这个期盼从进入腊月后就念叨上了。</p><p class="ql-block"> 俗说说,小孩盼过年,大人怕花钱。整个腊月,人们就忙在了吃穿上了,也是一年中花钱最多的时候。为了过年穿上新衣服,腊月就得釆购布料手工缝制。经济困难做不了新衣服的,也要把旧衣服拆洗得干干净净。这时候去池塘洗衣服的人很多,她们在池塘边一字排开,每人前面都放着搓洗衣服的石头,敲打衣服的棒槌此起彼伏,人们有说有笑,有时还伴有开心的打闹,漾溢着节日前欢乐。她们劳动着,快乐着。</p><p class="ql-block"> 为了过年吃饭方便,家家户户都要在腊月蒸下许多熟食,一加热就可食用的黄蒸和米面馍馍是家家必备。蒸好的黄蒸馍馍存放在楼上或室外阴冷的地方,就像现在的冰箱,存放时间可长一些,一般可存放食用到正月十五,甚至更长。</p><p class="ql-block"> 把原粮加工成面粉全靠人工推磨或推碾,有时也可用上牲口,那就省力多了。由于加工的量大,且要加工的人也多,而磨和碾是有限的,就得排队。蒸黄蒸馍馍所用的蒸笼要用大蒸笼,这种蒸笼平时用的少,不是家家都用,只有少数几家经济条件好的才有,所以也得排队借用。显得整个腊月热气腾腾,一派繁忙景象。</p><p class="ql-block"> 腊月二十三日,家家户户献食燃香放鞭炮把灶王爷送上天后,就该大扫除了。这是一年中最彻底的一次清洁卫生了,人们把屋子内部从上到下,犄角旮旯都打扫的干干净净,院子也整理的焕然一新。买肉,买菜,买鞭炮,求人写对联,整个村庄的人们更加忙碌了,节日的气氛更加浓烈。</p><p class="ql-block"> 除夕那天,人们接回财神和灶王爷,把祖宗也请回来(名曰请神祖),贴上对联,过年就开始了。这个风俗一直延续至今,也成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p><p class="ql-block">  按韩家规矩,过年是要给长辈拜年的。大年初一早上一起床,高高兴兴穿上新衣裳,就和西车院的小伙伴一起去各家各户拜年,一般先从居住距西车院较远的一家开始。常常是这个顺序,黑旦爷爷家,土丈爷爷家,进富爸爸家,拴锦爸爸家,增富爸爸家,永生爸爸家,堂屋奶奶家,三奶奶家,小奶奶家,我家,根掌爷爷家,然后各回各家。那时拜年是要跪拜的,跪拜之后,长辈们都会给我们一些赏赐,瓜子花生居多,偶尔也有核桃、水果糖、黑枣、柿饼之类。我们特别喜欢核桃,因为平时很难见到,吃个稀罕,而且吃核桃时,不把外壳破坏了,一分两瓣,在中间用火柱烫出一个孔,两边各烫一个小孔,用线拴好做成眼镜玩,戴着它觉得很神气。</p><p class="ql-block">  从大年初二开始就要走亲戚了,姨姨家,舅舅家,姑姑家都是要去的,这些亲戚都是近亲,一般都要在亲戚家吃中午饭,长辈们会给你一两角压岁钱。这个风俗一直延续至今,但钱可不是一两角了。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压岁钱也水涨船高。</p><p class="ql-block"> 一般要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年味才会慢慢退出人们的生活。那时物质条件没有现在这样丰富,但家家户户都漾溢着过年的喜悦,娱乐生活也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二就有人张罗着搭秋千。在空地上深埋对称的相距约三米的两个人字型粗木头,上面用铁绳挷牢,中间搭一横梁,横梁上装上相距约2米左右的铁环,铁环上拴上铁绳,秋千就搭好了。大人,小孩都可玩,人多了还得排队。还有一种秋千叫车辆秋,和现在公园里的吊斗转动的秋千差不多。</p><p class="ql-block"> 小孩子的游戏就更多,推铁环、筑老爷、滴铜钱、拿石耔等等五花八门,变着法去享受节日的快乐。拿石籽:是两人以上玩耍。用杏核或比较园滑的小石头撒在地上,手里拿一籽抛高后,尽快收拾地下的石籽,再接住抛高落下的石籽。就看谁收拾的多,收多的赢。筑老爷:就是把半头砖或一整砖竖起来,在一定的距离上用砖头往竖的砖上砸,谁能先砸倒竖的砖,谁就赢了,可多人玩耍,输了的要接受嬴者打手掌的惩罚。滴铜钱:50年代家家户户都有先辈遗留下的清朝以前用过的铜钱,小孩和大人都喜欢玩滴铜钱的游戏。铜钱分正反两面,谁由反面滴下去变为正面,谁赢。可两人以上玩耍。打扑克还不普遍,下象棋较多。</p><p class="ql-block">  正月十五,观音堂热闹非凡,去还愿和求子的人络绎不绝。礼花也是此起彼伏,那时的礼花不象现在工厂都给做好了,需自己制作。制作也不很复杂,首先是把黒炸药(不能用黄炸药)装入一个泥做的较厚的下大上小的锥形体内并捣实,上面有一小孔,装入引芯,即完成一个礼花的制作。每到这时,我在那里看热闹,直到很晩才回家。</p><p class="ql-block">  贾村是有戏班子的,应该叫贾村上党落(Lαo)子剧团。戏班子的成员不少,记得司鼓有臭和,小锣有狗娃,演员有长山、四和、三保、拴英、拴锦、拴柱、希愈等老一辈,还有一些女演员记不得名字了。我也曾跑过龙套,打着幡俩俩噢噢出场的那种。</p><p class="ql-block"> 过年期间是一定要演戏的,戏台就在牛王庙。一到唱戏期间附近村庄的石家庄、圪坨、邢家庄、南韩等村民都会去观看。庙里庙外都是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记得有一年唱戏,开戏前让我和温晩厚说段快板,舞台上面二盏大气灯照着,台下面黑压压都是人,我上台也没什么害怕的。至今记得前二句:道道我来了,大家都坐好,听我表一表。</p><p class="ql-block">  唱戏期间也是小商小贩最为活跃的时候。卖干卷和卖麻糖的人较多,也有卖竹子做的可吹的短笛的,卖玻璃吹制的琉璃圪崩的,有吹糖人的,这都是我们孩子们的所爱,但由于没钱,只是看看,饱饱眼福。</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忙腊月,闲正月,晃晃悠悠到二月。反映了农耕文化过年的全过程。一般到二月初,大地解冻,准备春耕,该去田地里干活了,这年才算过完。</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春播</b></p><p class="ql-block"> 春播是最繁忙的时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庄稼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为了不误农时,这时候家家户户能干活的人都参与其中,能干点什么就干点什么。</p><p class="ql-block"> 贾村的种植物大多是玉米,最大的工作量就是下种玉米。那时玉米是坑种,就是等距离挖坑,一般相距40厘米左右,坑深一锄头,约15厘米左右,坑挖好后就往里舀大粪,然后往坑里撒两到三粒玉米籽,等大粪下渗后用锄把坑埋好至与地面齐平,即算下种完毕。这些工序一环扣一扣,分工十分明确,有用锄挖坑的,有挑大粪的,有舀大粪的,有撒籽的,有埋坑的,我常常参与力所能及的撒籽工作。整个种植过程技术含量高的是挖坑,要保证间距和深浅适度,还要挖得快。最辛苦的是挑大粪,要从茅厕把大粪挑到地里都有一段距离,这一农活一般是家中壮劳力承担。有的家户劳动力少,就请亲戚朋友帮忙。街坊邻居相互换工是常有的事,可谓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由于撒入坑内的种子两三粒,一般种子好时,都会出苗,出苗后,不可或缺的工序就是间苗,把壮的留下,把弱的抜除。我是那间苗者。</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3、爷爷种的小菜园</b></p><p class="ql-block">  菜园说小也不小,因为亲切,冠以小字。小菜园就在东屋后墙外面。北与东过厅后墙齐,南与下东屋山墙齐,西至东屋后墙外廊阶,东至排水沟。南北长约27米,东西宽约10米,方方正正一块地,约270平方米。在菜园的东北角有水井一口。</p><p class="ql-block"> 一开春大地解冻,小菜园就开始活跃起来。首先要修补篱笆。为了防止鸡狗猪等家养动物进入园內糟蹋蔬菜,除西边有东屋后墙外,其它三边都用玉米杆做成篱笆。由于玉米杆不结实,且埋在土里的部分容易腐烂,用一年后也就不能再用了,这时就要把旧蓠笆拆掉,栽上新篱笆。我是爷爷的好帮手,爷爷用锄刨好二十厘米的深槽,我就把玉米杆竖立放进去,大约间距五厘米,把玉米杆埋好,踩实了,在中间用旧布条挷一横杆加固,篱笆就这样一段一段做好了,只在西南角留一出入口。</p><p class="ql-block">  篱笆扎好后,就开始用锄头刨地松土,爷爷总是把地整得平平整整,以便播种。小菜园南面常常种些玉米,北面就是菜地了,因北面有水井,浇水方便。常种的品种有韭菜,西红柿,茄子,黄瓜,北瓜,豆角等等。韭菜是蓄根植物,春天一暖和,它就长出来了,拔拔草,浇一两次水就越长越高,到一定高度就可食用了。爷爷种得韭菜特别香,家人无论吃什么,总要拌点韭菜吃,特别下饭。</p><p class="ql-block">  我经常跟着爷爷去小菜园玩耍,偶而也帮着爷爷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如抜草了,间苗了,摘西红柿了等等。我曾和爷爷一起嫁接了一棵梨树,至今枝繁叶茂,年年开花结果。</p><p class="ql-block"> 一到夏天,菜地里是一片生机,各种蔬菜生机勃发,争奇斗艳,时有蝴蝶相伴。不时可听到蝈蝈的叫声。我常在这里捉蝴蝶,捉蝈蝈玩。捉到好看的蝴蝶就放在瓶子里去显摆,与小伙伴们分享喜悦。捉到蝈蝈就放在自己扎的笼子里,让它在院子里鸣叫。</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4、端午节</b></p><p class="ql-block">  一进入农历五月初一,就有了过节的气氛,家家户户门上要插柳枝。</p><p class="ql-block"> 人们在初一早晨,踏着晨露就去柳树上采柳枝,有采的多的时候,就编一个柳圈戴在头上,曰戴柳帽。这个习俗可能今天看不到了,初五端午节门上插艾枝的习俗还在延续。</p><p class="ql-block">  一到端午节,早上门上插好艾叶,爷爷就要我们喝一种酒,叫雄黄酒。说喝了这种酒可避蛇虫叮咬。那时不象现在见个蝴蝶都很困难,一到夏天各种昆虫就活跃起来,象蝎子、蜈蚣、蚂蜂这些有毒的家伙常常会光顾你,咬你一下,虽无生命危险,可让你红肿疼痛半天那是常有的事。喝雄黄酒就是避免蝎子、蜈蚣叮咬。听爷爷说这些害虫(也不能叫害虫,它们可以入药)闻到雄黄味就不敢走近你的身体。其实喝一次哪能管一夏天呢,但还是很相信爷爷说得话的,虽难喝还是喝了。我估计爷爷也知道喝一次管不了一夏天,为了让我们少受伤害,哄我们喝罢了。雄黄酒是爷爷自己调制的,家里存放着一小包雄黄,有一个调制用的小茶碗,就是那种上面有盖儿,下面有托盘的那种。我总觉得这个茶碗特别珍贵,平时是不用的,只有这时才可见到它的真容。这茶碗很漂亮,外面绘有小红花,白胎,胎很薄,从内可看到外面花的轮廓,现在看那也许是磁器中的珍品。爷爷把少量雄黄倒入杯中,加一定量的酒,用筷子搅拌均匀,我们就可以喝了。之后,到外面和小伙伴一交流,吃粽子了,戴香包了,戴五色线了都一样,他们都喝不到雄黄酒,我感到特自豪。</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5、爷爷教我写大楷</b></p><p class="ql-block">  1955年我7岁了,到了上学的年龄。爷爷说我快上学了,练练毛笔字吧,我好奇的同意了。爷爷亲笔给我打了个仿影,记得有这几个字,一、二、三、四、五、金、木、火、土、天、地、分、上、下、人、有、左、右、手,他先是叫我念了几遍,让我认识这几个字,然后手把手的教我一笔一划的写,也记不得手把手教了我多长时间,我就自己照仿影一笔一划的写了。后来还换过仿影,字也复杂了一些,其中有飞,风、家三个字,那时流行一句活,写好飛、風、家,可成书法家。后来体会,这句话虽有夸大,但这几个字结构独特,这几个字若写好了,写其它字也不会差。成为写字的高手也是可能的。现在我写字还算周正,得益于小时候的练习。</p><p class="ql-block"> 记不得小学几年级爷爷就让我写自家的对联了。记得其中灶王爷的对联写"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传说撒米撒面浪费粮食的行为属灶王爷所管。每年腊月二十三要上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所有情况,表现不好的是要受到惩罚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6、夏日的快乐</b></p><p class="ql-block"> 每到夏天都是孩子们最好玩的时候,这时候可听到西池塘的蛙声和树上的蝉鸣,还有蝈蝈儿和蛐蛐儿的叫声。燕子在我家居住,生儿育女,每天叽叽喳喳,总能看到老燕子从田里捉来虫子喂小燕子的情景。庄稼在农民的照料下长势旺盛,连地头边的草也郁郁葱葱,大自然是那样和谐美丽,万物都在生长,一派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p><p class="ql-block"> 一出西车院南大门,往前走十多米,是高1.5米左右的石岸。岸上是村南的一条东西大道,经常有畜力两轮车在这里经过。道的南面就是南场地,这里有固定种植,年年种麻,所以也叫南场麻地。夏天的麻地是密密麻麻,郁郁葱葱,时常有蝈蝈在其间鸣叫,这是我和小伙伴们捉蝈蝈的好时节。钻进麻地,顺着蝈蝈的叫声走去,总能捉到几只蝈蝈玩。捉到的蝈蝈放在编好的笼子里,挂在院子可挂的地方,喂它一些葱叶和南瓜花,就可以不断听到蝈蝈的叫声了。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喂蝈蝈(也叫蚂蚱),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 夏日天热,一般晩饭都在院里吃。吃完晩饭,坐在院里一边乘凉,一边听大人们讲故事,什么牛郎织女星啦,七七鹊桥会啦,泥马渡康王啦,许多故事都是这时候听到的。有时候妈妈会出个小谜语让我们猜,有时就猜着了,十分高兴。有时就猜不着,当我们猜不着时,妈妈会告诉我们谜底,并说明它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一到夏季,雨水就多了起来,西边的池塘水位渐高,从西边池塘溢出的水沿东西大道一直流到村东,然后向南由明渠排入漳河水系。特别是下了大雨,这街道就是一道河。我和小伙伴们特别爱玩水、玩泥巴。街道的常流水给我们提供了玩水和泥巴的天然乐园。赤着足在水里走来走去凉爽且惬意,伙伴多了也难免打打水仗,倒落个清凉。另外就是玩聚水了,在路边把土和成泥巴,再一点一点用泥巴从两边把水坝做起来,最后一块大泥巴把口堵上,聚水就成功了。随着水位的升高,不断加高堤坝,水越聚越多,堤坝决口的危险越来越大,直到水冲垮堤坝,流水泛起波浪,大家看着这一情景不是痛心,而是高兴。喊着,叫着,追逐着浪花一直向前,水流缓慢了,才慢慢返回原地。</p><p class="ql-block"> 坝是决口了,可是那么多泥堆成的坝还在,就该玩泥巴了。我们泥巴有一个玩法就是打沙窝。把泥巴揑成窝窝状,可大可小,把窝窝的底揑的薄薄的,拿在手上,在一个平整的地方往下使劲一扣,受空气的冲击,泥窝窝就被冲破获得一声响声,我们就听这一声响,有时清脆,有时沙哑,也看冲破的缺口。一般在往地下扣时会说,打沙窝谁赔我,有小伙伴会接口气说,我赔你,说我陪你的小伙伴会用泥把缺口补上。</p><p class="ql-block"> 另一种玩法叫水打磨。就是筑起坝后,在坝上面往下开一小孔,在小孔的下面顺水流方向做一可排水的斜孔,与上面小孔相通。在水流过时上面的小孔就会出现漩渦,我们就看这漩渦的大小来判定水打磨的成功与否。</p><p class="ql-block"> 一到夏天,去西池塘玩耍的小伙伴就渐渐多起来。捉蜻蜓、捉蝴蝶、捉蝌蚪是我们的最爱。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和陈忠义在池塘边用泥巴制作锅拖机的情景。用泥巴揑成锅拖机的样子,用南瓜秧的杆做成水管插入锅拖机,在做好的锅拖机内烧上火,模仿抽水的样子。小孩子就是有样学样,当时贾村买了一台锅拖机,安装在东池塘抽水浇地,大人们未见过,孩子们更是觉得新奇,我们就照着做。</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7、秋天的打谷场上</b></p><p class="ql-block">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那时村里是种谷子的。谷子快成熟时,以生产队为单位都要先压出一块供打谷子,存放玉茭等果实的场地。这场地也是分配的场所,社员的口粮及劳动日粮都要从这里分配下去。</p><p class="ql-block"> 谷子成熟以后,社员们就用镰刀把谷子从根部割倒,然后捆成一捆一捆的,或用肩挑或用车载运到场上。队里组织女劳力在场上把谷穗掐下来,把没有了谷穗的谷草一捆一捆地捆起来,两两相捧一梱紧挨一捆呈人字形放到场地周边上,一方面可做场地的围墙,增加场地的安全性,一方面可风干谷草。这谷草是喂牲口的好饲料。同时中间形成一草洞,成了我们捉迷藏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收完秋,分完粮食,打谷场上就无人看管了,整个场地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我们在场内追逐打闹嬉戏,在草洞中捉迷藏,过家家。每每玩耍,开心致极,至今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后记</b></p> <p class="ql-block"> 今天家史终于撰写完成了,如释重负,象完成一个历史使命一样开心愉悦。 </p><p class="ql-block"> 2019年我萌生了写家史的念头,开始收集资料,拜访老一辈知情人,获得了十分有价值的史料。在写作过程中又反复对史料进行分析,征求有关人员意见,使文字描述尽可能还原历史。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写写停停,历时三年,先后修改过多次,几易其稿,甚至书名也再三更换,今确定为《西车院史话》。</p><p class="ql-block"> 但由于历史久远,拜访人员有限,加之自己水平有限,家史中难免有不足之处甚至错误的地方。恳请族亲知情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进行修改。</p><p class="ql-block"> 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学、朋友的宝贵意见,对本书的完善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p><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25日于长治</p><p class="ql-block"> 韩希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录</b></p> <p class="ql-block">遗像</p> <p class="ql-block">祖父遗像(韩立功)</p> <p class="ql-block">奶奶遗像(张改凤)</p> <p class="ql-block">母亲遗像(陈小女)</p> <p class="ql-block">与神祖楼配套的贡桌</p> <p class="ql-block">老文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