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威海成山头,又称“天尽头”,位于山东威海市荣成市成山镇,因地处成山山脉最东端而得名。成山头三面环海,一面接陆,距南北国际主航道仅5海里,与韩国隔海相望,仅距94海里。</p><p class="ql-block"> 成山头是最早看见海上日出的地方,自古就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春秋时称“朝舞”,有“中国的好望角”之称。</p><p class="ql-block"> 成山头海拔高度为200米,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公里,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群峰苍翠连绵,大海壮阔辽远,是理想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成山头于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2004年由于地处边陲风景宜人,入选国家地理名片,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与海南三亚的亚龙湾、台湾基隆的野柳一起名列三甲,201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海洋公园。</p> <p class="ql-block"> 据《史记》记载,成山头古时是日神所居之地。公元前219年、210年秦始皇曾2次驾临此地,拜祭日神,遍求长生不老之药,留下了“秦桥迹”、“秦代立石”、“射鲛台”等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秦始皇称这里为“天之头”,丞相李斯手书“天尽头”,有秦东门立石。公元前94年,汉武帝刘彻率领文官武将东巡至此,被“成山头日出”这一天下奇观所折服,遂下令在成山头又修拜日台、拓日主祠、以感恩泽,且作“赤雁歌”志之。后历代帝王均有成山头拜日之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成山头景区内最高点海拔200米,东西宽0.75公里,南北长1公里,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这里群峰苍翠连绵,大海浩瀚碧蓝,峭壁巍然,巨浪飞雪,气势恢宏,是理想的避暑胜地。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有;西霞口野生动物园,海洋生物博物馆,秦代立石,天尽头,秦桥遗迹,射鲛台,始皇庙,拜日台,望海亭,观涛阁,海驴岛,天鹅湖,花斑彩石,俚岛海滨,成山林场,镇龙石等。</p> <p class="ql-block"> 神秘千古的仙境</p> <p class="ql-block"> 自古成山头就是兵家必争地,三国、隋唐、明清,均有兵事发生。震惊中外的甲午战争最后一战黄海海战,就发生在成山头以东10海里外的海面上。北洋水师爱国将领邓世昌就殉国在此。为了表彰邓世昌誓与战舰存亡的英雄气概,光绪皇帝御赐碑文,谥号“壮节”,邓碑至今还保存于始皇庙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曾经数次做出一个举动,那便是东巡。据相关史记记载,秦始皇大大小小的东巡共有过五次,其中东巡过山东三次,东巡山东中的第一次和最后一次都到过成山头,可见,作为当时中国版图的最东端,成山头在秦始皇心中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这样一位千古一帝,竟两次亲临成山头,究竟,成山头有着怎样的魅力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胡耀邦同志的题字;</p><p class="ql-block"> 敢与邻国邻区比高低</p> <p class="ql-block"> 秦始皇第一次东巡山东,是在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在泰山举行完封禅大典后,率领群臣经历下(今山东省济南市)和齐故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沿着渤海南岸东赴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在黄县停留期间,秦始皇召见了徐福。徐福奉命伴随秦始皇登莱山,祭月主。秦始皇一行人离开黄县之后,经县(今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到达山东半岛最东端的成山头(今山东省荣成市境内),视察了当时疆域的最东端,并且祭拜了日主,在返回的路上,秦始皇等人登上了芝罘岛(今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境内),然后南行前往琅琊郡。这次东巡,秦始皇命徐福带着许多金银财宝入海求取仙药,这有了后来徐福带着五百童男童女东渡日本,去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民间故事。</p> <p class="ql-block"> 秦始皇第二次东巡山东,是在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二十九年)的春天。这一次,距上次东巡时间不到一年。秦始皇虽然在途中遭到韩国贵族张良派遣的刺客的伏击,但他仍按计划经黄县直赴芝罘,然后再次住进琅琊行宫。因徐福入海求仙未归,秦始皇没有拿到长生不老药,最后只好先返回咸阳。</p> <p class="ql-block"> 好运角</p> <p class="ql-block"> 秦始皇第三次东巡山东,是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这次巡行的路线是由南向北,最后到达琅琊行宫。为了射杀挡住求取丹药之路的海上大鲛,秦始皇一路乘船从琅琊港出发,经荣成成山头前往芝罘,一路寻找大鲛的踪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秦始皇东巡成山头时威武的军阵青铜群雕。</p> <p class="ql-block"> 秦始皇两次亲临成山头为了啥?秦始皇自公元前219年开始东巡,总共花费了将近十年的时间,其中有两次到过成山头,那么秦始皇为什么会两次巡视成山头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成山头的地理位置;成山头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可谓是秦国的“好望角",从成山头再向东,就是茫茫大海,充满未知,齐国是秦王嬴政最后一个灭掉的国家,而成山头原本是齐国领土的最东端,十分重视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的秦始皇当然要看一下最东面的天尽头啦。</p> <p class="ql-block"> 秦始皇东巡图,青铜雕塑。</p> <p class="ql-block"> 秦始皇东巡的目的有三;</p><p class="ql-block"> 第一、秦始皇选择东巡是为了彰显大秦国的威仪,并对齐国地方余孽进行再一次的大清扫,从而达到巩固皇权、加强统治的最终目的,当然秦始皇东巡同时也是为了安抚民心,顺应民意的一种行为。</p> <p class="ql-block"> 第二、随着年龄的增大,秦始皇越发的感受到死亡的逼近,为了能够永葆青春,成为永垂不朽的皇帝,秦始皇东巡的最大目的便是寻求长生不老之药,但终究一生,始皇的心愿最终还是落空,世间哪有长生不老之药,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一种想法罢了。</p> <p class="ql-block"> 秦始皇东巡乘车青铜雕塑</p> <p class="ql-block"> 第三、秦始皇通过海上东巡,大大提高了秦朝的航海水平,并且在多次的行程之中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船闸,增强了秦朝的军事战斗能力。</p> <p class="ql-block"> 看中国第一太阳</p> <p class="ql-block"> 成山头位于偏远的最东地段,距离当时的皇都有数千里,秦始皇东巡路线中为什么有成山?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颁布车同轨的命令,将战国时各国之间不同间距的车轨都统一规定为六尺。而且所有的交通路线都以咸阳为中心,这为秦始皇东巡提供了有利的交通条件。</p> <p class="ql-block"> 秦始皇东巡路线中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据说昆嵛山的山脚下住着一家兄弟黄氏。有一天,黄氏两个兄弟把写了字的树皮与树叶都搬出来晒。正巧遇到秦始皇的大部队来到这里,两兄弟惊恐万分,看见官兵抱起树皮就跑。秦始皇看这个地方古木参天,云雾缭绕,就在此步行。看到屋内没有一个人,但是衣物粮食都在,就派人四处搜查。黄氏兄弟被找到之后,就被问及为何不抱衣物只抱树叶树皮 。黄氏兄弟回答,衣服没了可以织出来,粮食没了可以种出来,但是写满诗文的树皮树叶要是丢了就再也没有了。秦始皇弄清事情的缘由之后,称赞其写的文字优美,是好诗文。秦始皇让他们以后就在这里研习学问,于是黄氏人家在此过上了耕读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其实,秦始皇东巡成山头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求仙祭日。成山头是日主居住之地,作为古时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这里始终有种神圣感,再加上秦始皇晚年一直在寻求长生不老之法,《史记》中曾经记载:“始皇遂东游海上,行礼祠名山川八神,(求仙人)羡门之属。”成山日主即为八神之一,秦始皇到成山头也是为了祭拜日主,求长生不老之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4岁封胶东王,7岁立为太子,后元三年(前141)继位,是西汉第七位皇帝,在位54年。汉武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了思想;出击匈奴,征服闽越、东瓯等,开辟了辽阔疆域;命张骞岀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他是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成就彪炳史册,后人将之与秦始皇并立,史称秦皇汉武。但汉武帝从小受宫廷盛行占卜巫术及母后迷信方术的影响,笃信神仙,热衷于巡游各地,大肆封禅、郊祀、礼日和求仙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汉武帝东巡成山头雕塑图</p> <p class="ql-block"> 这是汉武帝拜日铜像雕塑。成山头自古被认为是日神所居之地,被誉为“太阳启升的地方”。是中国大陆最早能看见太阳的地方,有中国“好望角”之称。据《史记》记载,姜太公助周武王平定天下后,曾经在这里拜日神,迎日出,修日主祠;公元前94年,汉武帝刘彻率文武百官,从今天的西安出发,途经泰山,一路东巡海上,观日出,建拜日台,并且作赤雁歌。</p> <p class="ql-block"> 汉武帝大半生执着地求仙之事,《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资治通鉴》等中均有大量记载。这一点较之燕昭王、齐威王、秦始皇等前辈均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汉书·武帝纪》《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二两大历史巨著,记载了汉武帝八次东巡的大事,可能有四次前往了成山,史籍中对汉武帝第七次东巡“礼日成山”的记载最明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汉书·武帝纪》载:“(太始)三年(前94)……二月,令天下大酺五日。行幸东海,获赤雁,作《朱雁》之歌。幸琅邪,礼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山称万岁。”《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二载:“太始三年(丁亥,前94年),春,正月,上行幸甘泉宫。二月,幸东海,获赤雁。幸琅邪,礼日成山,登之罘,浮大海而还。”</p><p class="ql-block"> 这两段文字的意思是:公元前94年二月,汉武帝赦令广大臣民吃喝玩乐喜庆五天。汉武帝前往陕西咸阳淳化县甘泉宫。巡游东海郡,捉到一只赤色大雁。又巡游临沂、青岛一带的琅琊,在成山拜日,后登之罘山,乘船在海上巡游后返回长安,大臣们行山呼万岁礼仪,祝颂皇帝。 </p> <p class="ql-block"> 本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中国海岸东极地 日出成山第一晖,这里就是“好运角”。</p> <p class="ql-block"> 古时大雁有君子之称,是仁义谦让的典范,忠诚贞洁的象征,系吉祥之鸟。大雁称鸿,天鹅是鹄,二者并称鸿鹄,指有远大的志向。《史记》中陈胜有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大雁矫健灵敏,一飞冲天,很难捕捉到,汉武帝东巡却正好巧合捉到一只,迷信神灵的他心情格外高兴,于是诗意大发,作《赤雁》歌。</p><p class="ql-block">看看《赤雁》歌,就可知汉武帝当时的心情。赤雁歌载于《汉书·礼乐志》:</p><p class="ql-block">象载输,白集西;食甘露,饮荣泉。</p><p class="ql-block">赤雁集,六纷员;殊翁杂,五采文。</p><p class="ql-block">神所见,施祉福;登蓬莱,结无极。</p><p class="ql-block"> 《赤雁》歌的意思大致是:大象拉车载着美玉,群鸟齐集于西方树上,食着甜美的雨露,喝着清美之泉。红色的大雁聚集一起,各种要员纷纭而至,鸿雁颈上的羽毛奇特五彩,神明所见万物,施予人间福祉,实现登蓬莱仙岛,了结巡游穷尽无边无际成山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1979年10月和1982年7月,成山头西侧的卧龙村村民,在成山头南侧为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成山头观测站施工时,分别出土两组玉器。第一组4件:1979年10月出土1件玉璧,2件玉圭,1件玉璜。这组玉器,在地表以下2米出土,1980年11月被青岛市博物馆收藏。第二组:1982年7月出土,施工人员在成山头南侧修路时发现了祭祀坑,共3件祭日礼器,1件玉璧和2件玉圭。此组玉器,现藏于荣成市文物馆。</p><p class="ql-block"> 据考古专家研究,上述两组玉璧,日期为战国末至西汉初期,是秦皇汉武时的祭祀礼器。此外,考古专家调查发现,在成山三山子南麓,始皇庙下遗址处,有一片平坦的地面,发现了大量秦汉时期的砖、瓦残片和“千秋万岁”瓦当等,分布面积约2万平方米。成山头出土的这么多文物,足以证明这里是秦汉时期的一个特定祭祀场所。</p> <p class="ql-block"> 《成山铭》碑文的大意如下 </p><p class="ql-block"> 所谓成山,就是天成之山,始于盘古,历劫万世,有拄天定地的气象。圣人曰:天地造人唯成大器者难,世事难料,前途难卜,长生难求,青史为成者流芳,所谓成者王侯败者贼寇是矣。</p><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帝王将相,士庶骚人,皆欲闻达求成也。朝成山,恢弘风,志济当世之英才,长途远涉,络绎不绝,辗转不去盖因祈之灵验也:求学成才、求名成家、求婚得美、求善得福,是所以曰成山也。</p><p class="ql-block">周史典籍,祭祀日神必朝成山,天子庶民,顶礼欢呼,祭天地而求五谷丰登。</p><p class="ql-block">至于秦皇汉武,封禅成山而成大一统;又唐宋诸明君,礼成山而得民心,成太平之治; 康熙乾隆数祀成山,虔诚礼拜,方见四海升平,天下归心,是以夷狄驭大汉;无天地之佑岂可成哉?</p><p class="ql-block">顾昔百代,历数千年,凡真天子亦或圣贤达人,皆晓天命,无不以大祀成山然后有大成也。天地之数焉能不信。</p><p class="ql-block">美哉成山,擎天之玉柱。遍观古贤今人,凡朝成山沐浴礼拜者,多会成名成家, 成功 成仁; 即使寻常匹夫,亦可转运来时,润身得福。</p><p class="ql-block">神乎成山,吾亦成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天尽头</p><p class="ql-block"> 这尊礁石上镌刻的“天尽头”三个篆字,据说是秦丞相李斯所书,由于年代久远,原石尊上半截断裂掉入海中,现在看到的是复制品。“天尽头”是一块充满了神秘感的土地,也是一块充满了恐怖传说的土地。关于天尽头,人们最广泛的传说是,秦始皇东巡到了天尽头,不久就死在回京的途中;有些著名政治家到过天尽头,结果回去后就先后下野。于是,人们把这里视为一片不祥的土地,在人们潜意识里,天尽头带给人们的不但是神秘,而且是恐怖,它似乎充满一种神奇的力量,是一种魔咒,是一种神奇,是一种政治人物的末日之路。(原来这里有一块石碑,刻着“天尽头”三字。后来,为了打消游者游览的顾虑,人们在天尽头的石碑旁,重新立了一块石碑,将“天尽头”改成了“天无尽头”)。(本图片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来过成山头的好多人都认为“天尽头”这个词不吉利,尽头有到头之意,无论从运势上还是寿命上来说寓意都不美好。</p><p class="ql-block"> 还有人说,在古代皇帝也被称为“天子”,天尽头有帝王霸业走到尽头的意思,秦朝之所以那么快落寞,也与请始皇来过天尽头有关,并且秦始皇在第二次从天尽头回京途中突然驾崩,所以在古代的帝王将相都很忌讳来到这个地方。</p><p class="ql-block"> 所以后来为了打消人们的顾虑和忌讳,成山头又特意在“天尽头”旁边再添一块“好运角”,让人们可以毫无顾忌的游览玩耍,也可以敲钟祈福,现在去到好运角遍常常可以听到钟声缭绕。</p> <p class="ql-block"> 秦皇桥,淹没于海水中,隐约可见裸露的四块石头。秦桥又名秦皇桥,在成山头南侧大海中,由海中4块巨石天然构成 由于礁石嵯峨,若断若连,随潮涨落,出没海面,其形如桥,似人工架设相传,当年秦始皇要到东海的三神山去采集长生不老的仙药,便在这里修建石桥,后人称之为秦皇桥。</p> <p class="ql-block"> 祈運抬。</p> <p class="ql-block"> 康熙帝成山头视察图雕塑</p> <p class="ql-block"> 自古成山头就是兵家必争地,三国、隋唐、明清,均有兵事发生。震惊中外的甲午战争最后一战黄海海战,就发生在成山头以东10海里外的海面上。北洋水师爱国将领邓世昌就殉国在此。为了表彰邓世昌誓与战舰存亡的英雄气概,光绪皇帝御赐碑文,谥号“壮节”,邓碑至今还保存于皇庙内。</p> <p class="ql-block"> 艳福岛是美人鱼所居之地。美人鱼会给尘世中追求美丽爱情和完美人生的人们带来无穷的遐想和留恋,使人们追寻童话世界、搜新猎奇的心理得到满足。看完美人鱼,到盟誓台盟誓一回,将预示着相爱的男男女女永结同心。</p> <p class="ql-block"> 艳福岛上的美人鱼。</p> <p class="ql-block"> 盟誓台,同心永固。游人情侣来到这里,为着永结同心的爱情,面向大海,海誓山盟,海枯石烂不变心。</p> <p class="ql-block"> 始皇庙又称始皇宫、秦皇祠、秦皇庙,位于成山东端前坡,是成山头最早的古建筑,也是中国现存为数不多纪念“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庙宇之一。这座距今2200多年的庙宇,充满无限变故,蕴藏着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公元前310年两次幸临成山,为的是巡狩边疆、立石颂秦德和求取长生不死仙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二次到成山时,齐人方士徐福为讨好皇帝上书称:成山大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那里有长生不死的仙药。秦始皇被徐福说得动了心,拨玉帛、巨资和3000童男童女,要徐福先行一步到成山,修建一座直通仙山瀛洲的大桥。随后,秦始皇与丞相李斯等官员到达成山。为了有个下榻理政的居所,在成山三峰的前坡,大兴土木修建了一座行宫,名为“始皇宫”。当时的殿宇有三进,附属建筑物14间,正殿有始皇塑像,金面玉冠,神采威严。道光《荣成县志·古迹》中“秦皇宫”云:“始皇东游时筑,后人即其遗址为始皇庙。”1985年在整修始皇庙时,出土了秦代的铺地方砖,可知今之始皇庙所在地确系秦时行宫的遗址。</p> <p class="ql-block"> 始皇庙,始皇庙原来是秦始皇二次东巡时修建的行宫,当地的老百姓为纪念秦始皇曾亲临此地,将行宫改建为纪念秦始皇的寺庙,这座“始皇庙”也是全国唯一的一座纪念秦始皇的寺庙。因为年代久远,几经修复。第一代修庙人叫徐复昌,也就是此庙的第一代道长,至今庙里还保留着他当年坐化成仙的“棺”。</p> <p class="ql-block"> 建国后,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国内外著作家、艺术家先后到此观光。胡耀邦同志还亲手题写了“天尽头”“心潮澎湃”七个字。“心潮澎湃”四个字苍劲有力,刻在一块高4.65米、宽2.48米的花岗岩石上,立于贵宾楼东侧,与屹立在大海中的“天尽头”石碑遥相呼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位于成山头始皇庙旁边的雕塑群,由于跟团旅游,没有记住这些佛像雕塑群的来由出处。</p> <p class="ql-block"> 通天门;秦皇汉武都曾亲临此地巡山游览。也因为秦始皇造桥求仙药的故事发生在这里,所以古人有个说法:天门一隔,两个洞天,不入此门,休想成仙。古人所说的“天门’就是这个东天门。也就是说,进入了这座通天门,就进入了仙境。</p> <p class="ql-block"> 福如东海景区,是山东威海西霞口集团第四大景区,与成山头景区南北呼应,与海驴岛风景区翘首相望。</p><p class="ql-block"> 福如东海景区,以开发、挖掘、弘扬中国福文化为主旨,融自然古迹、史料遗闻、神话传说、民间传奇于一体。自然地貌宛如一只浮在海上的巨大“葫芦”,寓意“福禄”。景区内风光独特,景物自然天成,文化景观令人叹为观止。整个景区山水相映,群芳争艳,岛湖相连,鱼跃鸥翔,人们在此既可以祈福纳祥,又可荡浆戏水,也可赶海拾趣,还可以怡然品海珍、悠然抒情怀,在碧海蓝天之间畅游,在乐中领略“福”的真谛,置身其中,陶然于世外! 景区内有福寿殿、圣君殿、圣贤殿、精英殿、太阳神、北普陀、观音憩、艳福岛、花园赶海、水上游乐等诸多景观和娱乐项目。</p> <p class="ql-block">太阳神</p><p class="ql-block">在景区正东的海中礁石上,铸造有日神铜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太阳神。相传古代有八神,日神是其中之一,位居第七位,所在地就在成山头。太阳神手上捧着一只鸟,叫“金乌鸟”,因为它有三只脚,所以也被称为“三足鸟”,在古书上,就代表太阳神,象征着吉祥幸福。</p><p class="ql-block">太阳神</p><p class="ql-block">人们在此礼祀太阳神,祈福纳祥。为官者,希望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家繁荣富强;为民者,祈求自身增福添寿、生意兴隆,财运亨通。</p> <p class="ql-block">福寿殿</p><p class="ql-block"> 福寿殿是福、禄、寿、喜、财五神所居之地,能够同时得到福、禄、寿、喜、财五神所赐祥光的沐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人生普遍追求幸福美满的至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妈祖神像</p><p class="ql-block"> 妈祖是中国东南沿海和海外华人供奉的海洋保护神,福如东海景区的妈祖神像高11.6米,可自由升降1.5米,与之一体的音乐喷泉气势恢宏,动感壮观。</p> <p class="ql-block">观音憩</p><p class="ql-block"> 浙江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道场,香火不断,菩萨终日繁事缠身,难得休闲之时;福如东海三面环海,碧海蓝天,风景奇特,异常清静和开阔,为菩萨仙驾于此的休憩之处,难得无人打扰、清闲自在,但她还是不忘为天下百姓广施恩惠。当地淳朴的民风,让她更是乐于助人,有求必应。这里已经成为众多善男信女非常渴望来祈福的圣地。</p><p class="ql-block"> 除了感受佛教文化,在这里还可以享受清澈的海水,明媚的阳光,美味的海鲜,亲尝捕鱼生活。让游客感受自然风光之美和生活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福如东海景区</p> <p class="ql-block"> 返程途中路过一个民间办的景区公园,短暂在这里打卡留念,后来上网查阅资料,知道这里是威海市有名的“西霞口”。</p> <p class="ql-block"> 威海成山头,我也到此一游了!不过,对于我来说这里不是天的尽头,而是天无尽头,威海成山头太美了,我还会再来的!</p> <p class="ql-block"> 感谢朋友们阅读我的美篇!祝福大家二零二二年新年快乐!</p><p class="ql-block"> 2022年01月0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