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心理调适指南

西安外国语学校心理健康中心

近期,西安的疫情打破了我们平静的学习和生活,扰乱了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新增病例人数增加、两天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让我们开始紧张起来,甚至出现焦虑、烦躁、担忧等情绪,影响到我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为此,心理健康中心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小妙招,帮助大家调整心态,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 一、科学看待疫情<br> 同学们要通过官方渠道了解防疫信息、有关科学知识以及疫防控措施等,遵守少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的原则,积极配合社区和学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信谣、不传谣,阻断虚假信息,赶走恐慌心理,增强自身的心理免疫力。 二、学会情绪调节<br> 面对疫情,我们可能会出现焦虑、烦躁、害怕等负面情绪,这是正常的,不必过度敏感。我们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来放松心情,保持情绪稳定。<br> 1. 呼吸放松法 <br> 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坐着或躺着),一只手放在腹部,另一只手放在胸部,注意先呼气,感觉肺部有足够的空间再来做后面的深呼吸;然后用鼻子吸气,吸气时在心中默数:1、2、3、4、5,吸气时可以让空气进入腹部,感觉放在腹部的手向上推,而胸部只是在腹部隆起时跟着微微隆起;再呼气,同时心中默数:1、2、3、4、5,在呼气的过程中可以想象所有不快、烦恼、压力都随着每一次的呼气慢慢地呼出了,感觉身体越来越放松了,心情越来越平静了。每次10分钟左右放松焦虑心情。 2. 握拳放松法 <br> 首先,将自己调整到一个舒适的坐姿,然后用力握紧双拳,越紧越好。当感到不能再握紧时,请坚持住!在心中默数5秒钟,然后将双拳一下子完全松开。休息10秒左右,再次进行“握拳-放松”的行为,重复4-5次。握拳放松法可使练习者感受到“紧张-放松”的变化,本方法操作简单,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放松,调整身心状态。 3.音乐放松法<br> 听一听自己喜爱的音乐,或者跟随节奏唱一唱,跳一跳,放松心情、放松身体。 4.ABC法则<br> 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了ABC理论来揭示人类情绪反应,提出人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评价选择自己的情绪行为反应。疫情本身是一件客观的事件,如果我们坚信疫情一定会过去,那么担忧和紧张的情绪就会有所缓解;反之,如果我们认为疫情完全不可控,就会时刻感觉紧张、害怕和担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因此,在遇到压力事件的时候,不妨在自己大脑里启动这个ABC小程序,与自己辩论一番,问问自己的想法是不是真实的?通过对话的方式,能给我们带来新的视角,帮助我们走出困境。 5.合理宣泄法<br> 当有负性情绪产生时,不需要强行束缚自己的情绪,应该合理宣泄,让其尽快释放出来。可以让自己哭一场或者向家长、老师、好朋友倾诉,聊一聊,请他们开导。 三、提升自我管理能力<br> 面对屏幕上课与坐在教室里上课的感觉会有所不同,线上课堂师生交流不如线下课堂教学方便,隔着屏幕脱离了老师的视线,对每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如何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呢?<br> 1.保持规律作息。居家学习期间,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相对固定的入睡、起床、学习、娱乐时间,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稳定感和秩序感,以此抵抗疫情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烦躁和情绪低落。<br> 2.减少环境干扰。建议同学们可以将与学习无关的物品放到离自己较远的地方,在家中整洁安静的角落摆设一张专门用于学习的小桌子,学习时穿戴整齐。<br> 3.提高大脑活力。同学们每天要开展1小时左右的室内运动,如俯卧撑、仰卧起坐,还可以跳绳、跳健身操、转呼啦圈等。 四、主动寻求支持与帮助<br> 主动与朋友和家人沟通与交流,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平和、理性的状态。同学们可以与老师、同学和亲友保持联系,彼此相互鼓励与支持,不仅能减轻居家学习的孤独感,增进彼此的情谊,还能增强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获得支持的力量。<div><br></div> 如果出现了心情持续低落,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或睡眠障碍等症状或亲子关系冲突难以解决,这时你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帮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专业心理服务</div><div>1.校内心理援助<br> 心理援助qq1:2043691931<br> 心理援助qq2:461240397<br> 心理援助qq3:1019764717<br>2.校外心理援助<br> 校外心理援助由“陕西教育系统疫情心理援助平台”提供,开放时间为每日9:00-21:00,每次服务时间30分钟。<br></div></div> 疫情终将过去,繁花必将如常,有了大家的坚持和守望,我们一定能够夺取疫情防控战的胜利。“西”望就在前方,让我们“安”心等待。

疫情

放松

心理

学习

援助

我们

同学

情绪

可以

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