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小传——魏征 ⑤

A  放飞梦想ღღ

人物介绍 <p class="ql-block"> 魏征(公元580年~643年),馆陶(在现在河北省)人,是唐太宗时期的大臣。他善于直言规劝皇帝,敢于说出皇帝的错处。他先后一共向唐太宗进谏(规劝的意思)二百多件事,差不多都被采纳。唐太宗对皇太子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就是魏征劝他自己的话。所以,唐初出现的繁荣景象,有魏征很大一份功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故事九 “什么事都瞒不过” <p class="ql-block">  有一年秋天,魏征得了病,不能跟在唐太宗身边。唐太宗就把重要的事情亲笔写下来,派人去征求魏征的意见。魏征也把意见写了下来,送给唐太宗。</p><p class="ql-block"> 他写道:“您当着众人的面,常常说些最公正的道理,可背地里做的有些事就有点儿不公正了。您怕人知道这些行为,就对大臣们耍威风、发脾气,想用这种手段掩盖自己的过错,结果更加暴露了您的短处。这到底有什么好处哇?”</p><p class="ql-block"> 唐太宗看了这些话,想起自己确实这么做过,心里很不是滋味,自言自语地说:“这乡下佬真厉害,什么事都瞒不过他!”</p><p class="ql-block"> 可再一想:“他这不都是为了我,为了我大唐江山,为了天下百姓吗?魏征真是个正直无私的大臣啊!”</p><p class="ql-block"> 当时,皇太子李承乾不求上进,大臣们都很担心他将来管不好国家大事。唐太宗也很着急,就想了个办法,对大臣们说:“你们都是我的得力助手,可是要论正直无私,谁都比不上魏征。所以我决定请魏征做皇太子的老师,让他好好辅导太子。”</p><p class="ql-block"> “我身体有病,恐怕担不起这个重任啊!”魏征推辞说。“我知道您有病,您可以躺在病床上,把道理讲给太子听,您千万别推辞了。”</p><p class="ql-block"> 魏征觉得不好再推辞,才接受了这一任命。同时,他也感到自己的责任更大了。</p> 故事十 失去了一面“镜子” <p class="ql-block">  公元643年,六十三岁的魏征生了重病。唐太宗不断派人带着药物去探视他的病情。从皇宫到魏征家的路上,看望的人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唐太宗听说魏征病危,急忙领着皇太子,亲自到他家里去看望。魏征想挣扎着坐起身来,唐太宗轻轻按住他,问:“您感觉好些了吗?”</p><p class="ql-block"> 魏征在枕头上摇了摇头。唐太宗心里一酸,禁不住流下了两行热泪。他擦干了眼泪,问魏征:“您还有什么话要说吗?”</p><p class="ql-block"> 魏征的声音已经十分微弱:“我最担心的就是国家的危亡啊!如今国家昌盛,天下安定,希望您在太平的时候要想到可能出现危险的局面啊!”</p><p class="ql-block"> 唐太宗边听边点头,表示一定记住这十分深刻的道理。几天以后,魏征与世长辞了。唐太宗非常悲痛,又亲自到魏家,趴在魏征的棺材上痛哭了一阵。他下令五天停止上朝,朝廷上下都要举行哀悼,还决定把魏征埋葬在唐高祖的陵墓附近。</p><p class="ql-block"> 出殡的时候,朝廷百官都去送葬,一直送到长安郊外。唐太宗还亲自写了碑文,记述魏征的生平和功业。</p><p class="ql-block"> 魏征死后,唐太宗一直思念着他。有一次,唐太宗在朝堂上对臣子们说:“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衣帽;用历史做镜子,可以知道兴亡的道理;用人做镜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我常常拿这三面镜子,来纠正自己的过失。如今魏征去世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p> 思考问题 <p class="ql-block">  1. 临终前,魏征是如何叮嘱唐太宗的?</p><p class="ql-block"> 2. 唐太宗把魏征比作什么?</p> 魏征④答案 <p class="ql-block">  1. 唐太宗说:“我要把您的奏章贴在屏风上,以便早晨晚上都能看得见,使我改正错误。我还要另外抄写一份交给史官,让他记入史册,让后人都知道这些道理。”</p><p class="ql-block"> 2. 魏征说:“自古以来,帝王们都是从( 艰难的争斗中)取得天下,这固然不容易;可是往往会因为(安逸)又丢掉了天下,所以(守业)更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