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盐有点甜 ”!参观海南莺歌海盐场有感

<p class="ql-block">  莺歌海盐田早就听说过,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过去。看过了杨浦的千年盐田以后更想去看一看莺歌海盐田和杨浦的千年古盐田有什么不同?这几天有时间和姐姐姐夫一家走进了莺歌海盐田。</p><p class="ql-block"> 莺歌海盐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国家的一个重点项目,属于军工企业。当时决定在我国的最南端海南岛莺歌海地区来组建一个大型的盐场是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项目之一。之所以选择在莺歌海建盐场,是有历史渊源的。这里具备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让我带读者走进博物馆和我的所见所闻来了解一些,这个大型盐场的历史和今天,你会由衷的为我们党的英明领导和为建设盐场流血流汗,贡献过全部力量的建设者们点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烧干海水变银山》这句话充分概括了莺歌海盐场的晒盐方式。这个上百个大型盐池中的海水是从几十公里外的莺歌海里引过来的。池底是砖铺地。海水高出池底不到半米的深度。海水靠太阳晒,盐沉底,捞出晾干,具体还有什么工艺我就不清楚了。</p> <p class="ql-block">这段文字记载的是1957~1960年为了生产盐,怎样筹备建设的过程;人的来源都有哪些人参加建设等。参加建设者有当地的老百姓,从部队抽调来的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差不多有一万多人参加创业,海南因为四季如春,植物不用去种,有土的地方都长满了刺蓬棵,想走进去相当不容易,想象当年走进荒山,披荆斩棘,挖沟填土,搬石砌池,机械化落后,主要全靠人去做,有多么不容易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装盐的仓库。共有两个。一条火车道从两个仓库中间穿过,可以想象当时满载白花花食盐的火车,一声长鸣开出盐场的壮观景象。</p> <p class="ql-block">现学现卖做个解说。</p> <p class="ql-block">这个仓库不知道为什么是露天的?</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火车道,铁轨锈迹斑斑,已经不在使用,成了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这段残垣断壁不知道当年是干什么用的,它在铁路旁,也许和工房有关吧?</p> <p class="ql-block">拿起捞盐的耙子,在盐池里捞盐,感受一下收获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刚刚晒出来还有点湿的盐,像不像东北雪后的小路?</p> <p class="ql-block">一堆堆的盐,特别像东北刚刚开化的院落</p> <p class="ql-block">看到盐了吧?还有盐池底部的砖,自然很干净。现在产的盐已经不用有指标的上交国家,由一个盐业公司管理着。</p> <p class="ql-block">盐池中一只死去青蛙,它被盐给齁死了,但它不会自融腐烂,盐水有很好的杀菌作用。盐商卖老盐时就是根据盐的杀菌功能,说老盐水漱口可以治疗咽炎。</p> <p class="ql-block">耙子就很沉,再去捞盐就更沉了。我能体会到盐工的工作强度。</p> <p class="ql-block">这个盐池是专为参观者准备的。仓库墙上写着用耙子捞一次盐30块钱。但是今天到那里一看,根本没有收费的。这种体验是来莺歌海盐场唯一的,最最有乐趣的一个活动。</p> <p class="ql-block">盐山,这样形容一点不为过。雪白的盐都干透了,堆积成山,如果在东北会以为是白雪。用手抓感觉很干也很轻,不是想象的那样湿重。</p> <p class="ql-block">站在盐山面前,我突然感觉自己特别渺小也特别内疚,我脚下的盐巴来之不易,我不该站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这是引进海水到池子里的闸口。</p> <p class="ql-block">这是穿村过巷的引海水沟,由此可以想象当年的工作量有多大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海盐文化馆。</p> <p class="ql-block">我爱莺歌海,四季春常在,悠扬的莺啼赞美新时代…………多么乐观,多么豪迈!</p> <p class="ql-block">盐字的不同写法。</p> <p class="ql-block">前言介绍了富有诗意的莺歌海,C之所以在五六十年代成为了军工企业的原因和成就。这里介绍说盐里面,海盐最佳,井盐池盐次之。海盐中滩晒盐最好。有海的地方都能产盐。莺歌海有独特的晒盐条件,所以这里的盐名扬世界。</p> <p class="ql-block">海南自贸港,企业有担当。</p> <p class="ql-block">当年盐巴再加工的机器。</p> <p class="ql-block">展览馆一隅。</p> <p class="ql-block">奋斗的画面,会聚了一场场战役。每个参加建设者都把对祖国负责和热爱的全部热情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盐场,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军民协作,短短三年就建成了祖国最南端最大的盐场。</p> <p class="ql-block">三年困难时期不停工不停产,生产自救不误工期。</p> <p class="ql-block">人民解放军以一当十,以十当百,誓把荒滩变银山。</p> <p class="ql-block">建设者中有两广的老盐务工作者,军装褪色革命意志不消退,还有科学家,专家学者,他们把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贡献给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1958年派到莺歌海建盐场的部队就有四个。</p> <p class="ql-block">为了快出盐,出好盐利用扬水,风车吹,来加快水的蒸发。</p> <p class="ql-block">原盐生产后利用铁路运输很快就到八所三亚码头。然后船运出海南。三年就为国家生产原盐65000吨,解决了国家的困难。</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一任盐务局长何世镛的介绍。他是黄埔学生,是中共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下党员,一位无私无畏,最听党的召唤的最可爱的人。</p> <p class="ql-block">  发现英歌海是制盐的最佳场所,并不是50年代初才发现的,早在30年代末就被日本人发现过,觊觎过。他们国家每年需要的食盐量本国根本不够,所以去各国开发。国民党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想法,后来国民党为什么不在这里开发呢?这里有个介绍是说国民党认为这里共匪比较多,他们不敢来。</p> <p class="ql-block">这个盐场日本人觊觎,国民党不敢来。最终被开发利用,并为祖国的建设发挥巨大作用的还是在五十年代末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实现,</p> <p class="ql-block">莺歌海迟早会成为盐城。这个介绍简单明了。</p> <p class="ql-block">莺歌海的地理位置。一目了然,在海南西线乐东境内。</p> <p class="ql-block">老盐,顾名思义就是放置年头比较长的盐,放的年头越久盐越轻,镁离子越少,颜色越深,药用价值越高。</p> <p class="ql-block">什么叫海盐,请看这个介绍。莺歌海取千年古盐田晒盐经验,又独立创新,建成规模宏大的盐场,保证了质量,增加了数量。</p> <p class="ql-block">  这是儋州杨浦千年古盐田的一隅。古代人绝对聪明,他们把一块块大石头凿成盘子状,“盘子里”放入海水,晒的过程中水分蒸发,盐留下。生产的盐数量肯定没有莺歌海盐场多,但精致,盐的质量非常好,非常干净。</p><p class="ql-block"> 放这张照片的目的是为了和莺歌海盐场形成对比。把不同风格展示给读者看。</p> <p class="ql-block">温度适宜。</p> <p class="ql-block">莺歌海这片海域无淡水排入,所以海水纯净,氯化钠浓度高。</p> <p class="ql-block">“天时”可连续100天无雨,年平均温度都在20度以上。</p><p class="ql-block">“地利”海水浓度高,符合标准,零污染。</p><p class="ql-block">“人和”老盐工经验丰富。</p><p class="ql-block">有这三方面的原因,生产出高质量的盐那是极有可能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盐是甜的”。这不是说反话。莺歌海的盐在调味品中的确独占鳌头。</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石头标语《驱遣阳光充炭火,烧干海水变银山》多么有画面感的词语,不是豪言壮语,胜过万语千言!为了多出盐,出好盐,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劳动情景!热火朝天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再近看一眼原盐,我舔了一下,是真的好咸呀!</p> <p class="ql-block">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看哪里都是景。我姐说:“秀平热爱生活,看到一棵小草也能笑逐颜开写上几句”虽然我姐在变相夸我,但我知道,这是我性格决定的,从小喜欢独处,喜欢大自然,退休了难得有了尽情玩乐的时间,走过,路过但不能错过。不想熊瞎子掰苞米…看完就完了,总要留下念想,留到以后真的老了那天,以此排遣寂寞的余生!</p> <p class="ql-block">白云缭绕的远山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盐池,真的是好美的一幅图画,盐池的范围之广,真的是蔚为壮观。盐田参观用一个多小时结束了。那里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觉得去看一看,绝对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 去年去过儋州杨浦千年古盐田,和这里相比就是小作坊和大工厂的区别。风格和历史意义各有千秋都是值得一看的地方。来到海南岛,我不太喜欢看人为刻意建的旅游景点,更喜欢这些有文化有底蕴,让人流连忘返看后能有收获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没有围墙的旅游景点,也是还在生产的盐场。这里有民宿,有想去那里参观的人可以留宿。但我觉的没有必要,走过看过就可以了。那附近的老百姓也是够狠,她说一小瓶十年盐100元,我看也就半斤多一点,谁来鉴定是十年老盐呢?</p> <p class="ql-block">愿莺歌海盐场以后依然能为祖国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