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栲栳”

秋实

<p class="ql-block">  在历史的长河里,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积累了无数的生存经验,制作出了大量的生产生活用具。其中,栲栳(kao lao全三声)就是一件先组留下的珍贵遗产!千百年来一直是山区农民重要的提水农具,为农田灌溉做出过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栲栳从外表看形状像个斗,是用一种柳条编织的容器,底部程半球型。入口处的包着一层2-3毫米厚、宽2厘米的柳木板,一根3厘米粗的木棍横在栲栳中间,左、右两边有两条麻绳分别固定在栲栳的上部和底部,每条麻绳长约两米,绳的末端为了防滑都挽着一个指头粗细的木棍。</p> <p class="ql-block">  山区的庄稼地大多修在山坡上,特点是旱地多,水浇地少,水利是我们农业生产的命脉显得尤为突出。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我们的用水现状是,除了部分土地能靠小水堰浇灌以外,还有部分自然水流不到的土地是靠人挑、车拉、水车提水、用栲栳泼水等多种方式完成的。由于用栲栳泼水是众多方式中最简单、快捷、方便、高效的一种,所以栲栳一直以来就是我们灌溉农田的重要农具。比如,水堰水面低庄稼地高,需要提水浇地怎么办?用栲栳解决最合适;还有,水堰小存水量少,一、两个堰水不够浇一块地需要借助其他水堰的水来补充时,也必需借助栲栳泼水才能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泼水程序:1、泼水前要把栲栳泡在水里,利用浸泡栲栳的时间根据现场情况调整好绳子长度;2、如果码头在右边,那么右手是主力左手主要是配合(如果码头在左边,两个手的分工相反);3、两人开始前需空摆两次找一下感觉,第三次就要正式进入泼水程序,栲栳要扣向水面开始舀水。</p><p class="ql-block"> 技术要点:1、舀水时掌握栲栳的入水角是重点,角度太大栲栳入水就深,同时也就会减弱栲栳向前冲的惯性,造成水提不到位泼水失败。相反,如果入水角度太小,栲栳舀不满水就泼也完不成。最好的入水角度掌握在45度左右。另外,还要看码头的高度随机做出调整,不能死搬硬套。2、在舀水、提水、泼水这三个阶段中两手的操作是有区别的。入水时右手用力,左手略微高提配合入水角度;提水阶段右手用力提,左手用力送;到了码头泼水阶段左手用力向后拉,右手开始配合用力回收。紧接着利用惯性把栲栳甩向后面的高处与下一个舀水动作衔接起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泼水分两种类型:一是补充型,这种活较轻,因为水流主要靠自然水流的部分,用栲栳只是补充水流,一般需要两个人就行了;二是主力型,没有自然水流全靠栲栳泼水浇地,这种活最累,需要五个人完成,四个人用两个栲栳同时泼水,一人做替补。泼水在农村是公认的累活,满栲栳水有10斤重,不停的用手提一米多高(最高有二米多的),连续一个多小时一个动作,一般体力真干不了。</span></p>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后期,有人模仿栲栳的形状用铁皮做过铁栲栳,结果,怎么修改效果都无法与传统的柳条栲栳相比。为什么铁皮不如柳条?起初人们无法理解,后来经过对柳条栲栳细心研究才发现,普通的、简陋的一个柳条栲栳里却隐藏着大秘密。秘密一、柳条栲栳口处的木棍,原来不仅仅是为了增加栲栳强度,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让水与空气分流。原理:舀水时下部进水上部排空气,泼水时下部排水上部进空气,整个流程是在一个无阻力状态下完成的,非常科学。秘密二、柳条编织的栲栳使用时看似淅淅沥沥有漏水现象,原来正是这个漏水恰恰就是一处玄机。原理:舀水时由于有微量漏气栲栳会瞬间进满水,因为里面没空气压力。泼水时由于有微量漏气,水与栲栳之间很难形成真空,水也会瞬间离开栲栳。了不起呀,小农具蕴含着大智慧!</p><p class="ql-block"> 随着电力的推广,新设备新工具的使用,短短的几十年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像栲栳这样曾经为我们做出重要贡献,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农具,我们不能忘记它,要把它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