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受教研室陈老师邀请,有幸成为延津县2021年优质课评选的聆听者。</p><p class="ql-block"> 教研室陈老师讲赛课规则跟评分标准。</p> <p class="ql-block">《认识钟表》老师以谜语的形式导入,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而言,知识的获取不是教师和教材直接给予的,而应在充分经历数学的过程中逐步建构的。如果老师再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总结钟表的读法,就更好了。</p> <p class="ql-block">《三位数乘两位数》老师根据课本的素材进行合理地设计,为学生创设了一连串的问题情境,并由老师引领找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不同的解决方法。整节课,充分体现了老师是问题的引领者,学生是数学的体验者。</p> <p class="ql-block">《可能性》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以直观的展示为主。老师为学生创设了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并大胆放手,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交流、验证等数学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不确定现象这一新的数学观念。</p> <p class="ql-block">《认识周长》老师通过课件直观展示出图形的周长,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周长的含义。接着慢慢深入去探究,整个过程比较顺。同时,老师也比较重视情景的创设。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时是枯燥的,课堂的设计吸引每一位学生的眼球,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往往对整节课的成功与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角的初步认识》老师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是找角,通过让学生找角加深对角的认识。通过自己做角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亲自感知,亲身体验角的特征,在感知和体验中进行思考和探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可能性》老师在这节课的课堂活动中,设计的问题能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学以致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最后前后呼应让学生感受到平时同学们玩的游戏规则都具有“公平性”,这样让学生感受到概率知识就在生活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价值。</p> <p class="ql-block">《平行与垂直》老师从研究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入手,逐步分析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之分,相交中还有相交成直角与不成直角的情况,是一种由“面”到“点”的研究,这样设计,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更有利于学生展开探索与讨论。</p> <p class="ql-block">《观察物体》要考虑学生从什么位置观察,物体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怎么才能把这些特征表现出来。这看似简单的过程,却是一种有价值的数学活动,老师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p> <p class="ql-block">《方程的意义》通过让学生观察天平的相等关系,感受方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方程用数学符号抽象地表达了等量关系。并在分类比较中认识方程的主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得到了很多不同的式子,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把写出的式子进行分类。经过探索和交流,进一步的认识方程的特征,归纳出方程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分数的初步认识》老师在设计中力求体现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创设了不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去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写一写,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示出自己所发现的分数。</p> <p class="ql-block">《连加连减》本课教学应该是在操作、讨论、交流中自主探究出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设计的学生交流有些少。</p> <p class="ql-block">《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老师利用学生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模片,让他们自己先观察、再剪一剪、拼一拼,然后比较,讨论,分析,归纳,总结。在了解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上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就解決了,而且还使学生初步认识了割补法这种转化思想的运用,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就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p> <p class="ql-block">《倍的认识》在这节课教学时,老师注意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从图片入手,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简单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数学思想的熏陶。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老师活泼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对于知识点的强化训练还需要加强。</p> <p class="ql-block">《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转化的思想是本单元的重点,如果掌握了转化的思想和方法,对后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虽然已经基本确认“底×高=面积”是正确的,教师又通过让学生选择条件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来再次验证.同时又巩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和对应的高有关系。</p> <p class="ql-block">《方程的意义》老师利用天平引导学生理解等式与不等式表示两种数量的关系,教师的问题具有启发性,设计的精心。随着操作的进行,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天平两边重量的关系,自然地引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与不等式有什么区别,学生在比较后总结了方程的概念。接着,教师利用判断练习,集合圈图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方程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角的初步认识》分为三块内容,角的认识及判断,画角和角大小的关系。课堂中,老师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很好的掌握了这三块内容的学习。老师在教学中不仅仅关注了直观的角,还引导学生关注图形中隐藏的角。</p> <p class="ql-block">《9的乘法口诀》由于学生已具有1—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这堂课的设计应该主要体现让学生独立编写乘法口诀,体现知识形成的过程。老师注重知识点的练习强化,提高了学生的做题量。</p> <p class="ql-block">《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老师从复习引入到新知教学再到固练习环节,始终坚持让学生先思考、操作、说一说你的想法或者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让学生自主探索结论,同时又运用结论到实际操作中去,让整个课堂更加有效,更加高效。</p> <p class="ql-block">《二位数减二位数》老师语言亲和力强,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伴随着鼓励性语言,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p> <p class="ql-block">《两位数减两位数》针对计算课,可以利用情景图上提供的素材引导学生总结算理和算法。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和记住竖式计算的算理和算法。</p> <p class="ql-block">《观察物体》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跟识图方法是有些困难的,如果只靠讲解学生很难建立空间方位概念,老师让学生充分观察教具后得出答案,这样学生对新知掌握的就更透彻了。对于新知的探究结论,让学生多说、多总结就更好了。</p> <p class="ql-block">《圆的面积》老师点拨学生“化曲为直”,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分,然后剪一剪、拼一拼,并发现随着分的份数越多,所拼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得出圆的面积=圆周长×半径÷2。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很娴熟。</p> <p class="ql-block">《圆的面积》本节课,整个探究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中,适时地加以引导、点拨,使学生学习的方向始终清晰明确。课中能让学生的探的尽量让学生去探,能让学生说的就尽量让学生去说。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数学探究的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从课堂的练习中可以感受到老师对教材把握的非常好,对练习设计的用心,练习题中体现了生活化。教学语言简练,对于学生的发言能够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比的意义》教师运用教材上的情景图直接出示课题,整节课设计知识点的连贯性也比较紧凑,但与学生的互动有些少,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比的基本性质》教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跟比较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并通过化简比来运用推导出来的性质,并会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p> <p class="ql-block">《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从整节课的教学方法来看,教师充分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百分数的存在,发现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p> <p class="ql-block">《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体验过程,得出结论,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活动中充满了探索性和创造性。</p> <p class="ql-block">《倍的认识》老师通过让学生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产生“倍”的初步表象,再引导学生找出知识的共同点,从而让学生形成“倍”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9的乘法口诀》老师根据教材上的情景图发出活动指令,学生在完成在活动的基础上,既发展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了合作、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充分体现了在做中学的教学思想。</p> <p class="ql-block">《比的意义》教学中老师抓住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可以用分数或除法来表示,可以用另一种关系来表示:倍数关系,从而过渡出了比。这样可使教学建立在一个清晰地前提条件下。其次又重点引导学生去认识比,教学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层次清晰。</p> <p class="ql-block">《认识周长》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于是在学生对周长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老师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让学生讨论怎样测量这些图形的周长,以促进学生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并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尤其是体现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而且又在此基础上对方法进行优化,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p> <p class="ql-block">《平行与垂直》老师大胆的放手让学生画、让学生分、让学生去总结,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完成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方程的意义》老师通过动态的天平,让学生初步感知等式,最后让学生体会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紧接着老师反扣概念,进一步强化方程的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是否含有未知数,二是是否是等式。遗憾的是老师没有用普通话教学。</p> <p class="ql-block">《连加连减》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后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任务。老师一直在强化这一部分的教学,如果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亲切一些、对学生的评价多一些课堂氛围就更好了。</p> <p class="ql-block">《角的初步认识》老师在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理念,通过认角、画角等活动,使孩子们在活动中亲自感知,亲身体验角的特征,在感知和体验中进行知识的强化。</p> <p class="ql-block">《可能性》导入课题,通过探究使学生明白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由此引出应该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哪个词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p> <p class="ql-block">《两位数减两位数》老师以教材上的情景图提取数学素材,教学设计也依托教材,注重基础的训练,通过让学生比较、交流与思考,找到解题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观察物体》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始终以高度的热情,激起学生积极的求知欲,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p> <p class="ql-block"> 各位老师在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通过扎实充分的教学准备,别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展示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微型课,此次微型课比赛为我县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