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前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在寿光现代中学教师队伍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孜孜不倦,德艺双馨;他们勤勉治学,恪尽职守;他们不忘初心,无私奉献,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近期,学校将陆续推出“育人先锋”系列报道,展示现代苑一线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先进事迹。希望全体教师以先锋教师为榜样,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花开花落,春去春回,在教育这片沃土上,现任高二年级31班班主任、英语备课组长的孙文平已躬耕教苑20年。期间,他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寿光市优秀教师、寿光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学校优秀大把关、备课组长……光辉的教育足迹展现着他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彰显着他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和为学校发展尽职尽责、甘于奉献的坚毅决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言传身教,以“自我坚持”换来学生“自觉养成”</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英语备课组长,孙文平重视团队英语教研和自身能力提升,带领英语备课组不断闯难关、创佳绩。但是每当提及心中“最骄傲的事”,他总会滔滔不绝地说起他的学生。工作中,他常常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提醒自己,凡事以身示范、精益求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很少口头要求学生“不要迟到”,他的学生却很少迟到。这是因为,孙文平将德育教育、养成教育融进了“身教”里。每天早上,孙文平提前到达操场,与学生一起跑操,再返回教室,陪伴学生上自习。发现校园里有垃圾,他会第一时间捡起来;路遇学生,他常常先向学生问好。没有架子,没有派头,只有温和的语气、真诚的微笑、谦逊的姿态和20年如一日的默默坚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孙文平说,教育是随时随地的。他做到了,学生们也随时随地让他感受着欣喜的变化:班上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变为“自觉遵守”,班集体充盈着文明和谐、遵纪守法、乐于助人的正能量气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倾听心灵,像老朋友一样陪伴学生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应该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如何育人?“爱学生是根本。”有着20年班主任经验的孙文平,始终以“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为原则,通过日常观察学生的行为习惯、处世态度,研究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当学生遭遇困境、出现行为异常时,孙文平能够及时以合理、高效的方式引导学生“开窍”、走出思想的“漩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健全完善的人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帮助班上轻度厌学的李同学找到方向和信心,孙文平在课堂上积极为他创设回答问题、表现自己的机会,课后帮他查漏补缺、反思总结,通过数次家访及谈心交流,引导他大胆表达自我、融入集体。在孙文平的精心“策划”下,李同学在学习习惯、待人接物等方面有了积极改观,性格也阳光开朗起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班上王同学这样评价孙文平:“班主任就像我们的老朋友一样,总能以欣赏的眼光去倾听我们的感受、接纳不同的意见、包容每个人的缺点、分享大家的喜悦,感谢班主任的用心。”在学校“激情教育”的浓郁氛围中,在孙文平“一对一”精心指导下,班上每一位同学正全面发展、向阳生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家访路上,他用脚步丈量师爱的温度</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谓“人上一百,种种色色”。一个班集体中,学生的发展阶段、成长速度均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红黑胡子一把抓”。而孙文平的做法是:“宽爱”后进生、严格要求优等生、与边缘生共成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进生常常缺乏自信,家长感到失望,老师感到“头疼”。孙文平的原则是:不放弃任何一名后进生,以百般的鼓励和加倍的关怀,引导他们在点滴中进步;成绩好的学生优越感强,容易自满,于是他严慈相济、刚柔并重,努力挖掘其更多的潜能,实现全面优质发展;孙文平根据边缘生的特点,不断给他们制订新的目标,让他们始终保持积极向上、不断奋进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烦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孙文平以实际行动践行学校“家长即同事 携手育英才”的家校共育理念,深入家庭、走访邻里,与家长共同研究学生的教育问题。漫长而无尽的家访工作占用了他大量工作以外的时间,他却觉得心甘情愿。他以努力坚持换来了学生进步和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什么是好老师?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在学生心中,孙文平正是他们的“求是大先生”。他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求真务实的教育精神,从容自信的处事风格,对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今后,他将继续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在育人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奋楫扬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文字:王 鹭</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审核:马思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监制:孙安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