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课改实施的主阵地,而研讨是最佳的反思与交流方式。为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整体业务,落实“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测评素养构建的思考,深度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强课提质,根据垦利区第四实验小学共同体活动安排要求,12月28日上午在胜坨镇实验小学四楼录播教室举行“第四实验小学共同体教学同课异构活动”。 “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本次活动是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复习课的研讨,由胜坨镇实验小学的朱晓玲老师和郝家中心小学的刘娜娜老师执教。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课堂活动展示,第二阶段:听课教师交流评课。 课上两位老师根据复习内容特点,抓住重点难点,灵活设计课堂复习活动,通过美悟、美读、美写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对课文获得新的学习体验,带领学生梳理所学,夯实基础,合作品味,总结方法,学以致用,提高解题能力。两节课都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到实处,把握主干,建构落实 ,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两位老师讲完课后,分别就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说课,反思了自己的长处和存在的不足。接着共同体成员学校代表分别就这两节课进行了评课。接着,邵素珍老师指出今天这两节复习研讨课思路清晰,归类整合知识点,关注到学情,整体效果不错。特别强调:平时的语文课堂上,要多钻研李翠芝老师建议的学习单有效设计和运用。语文课精讲多练,把语文要素扎扎实实地落实到运用中,切实提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同时,语文老师要多从规范字,普通话,字理知识等课堂素养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们垂先示范。最后,希望共同体群内加强交流,共同探索最适宜的课堂素养测评构建途径和方法。 此次同课异构活动共进共赢,达到了优势互补、共同提升教师素养的效果,同时也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更为清晰的方向。老师们纷纷表示,今后将把今天的所学所悟、所闻所感,积极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务实教研教改,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