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制作非遗作品,学24节气,了解中国民俗文化。育英学校美术课堂:妙“布”可言,“布”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系列实践活动,通过手工创作布贴画带领孩子们认知节气的脉络,感知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探索大自然蕴藏着的奥秘,不论农耕还是饮食,无一不遵循着天时变化、四季流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节气的魅力,感叹大自然之美。</p> <p class="ql-block"><b> 优秀作品</b></p> <p class="ql-block"> <b>第一期:立春。</b>天气寒暖,周而复始,立春来到,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就要告别寒冷的冬天,万物开始复苏,进入温暖的春季,当然早晚还是寒气逼人,也有“早春孩儿面,一天两三变”、“春日乱穿衣”的说法,因此在春天开始的时候还是要谨记“春捂秋冻”,小心引起感冒。</p> <p class="ql-block"> <b>第二期:雨水。</b>雨水节气的含义是降雨开始,降雨量级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进入雨水节气,我国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b>第三期:惊蛰。</b>天气回暖,万物复苏,蛰虫惊醒,春雷始鸣。让我们一起走进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p> <p class="ql-block"> <b>第四期:春分。</b>“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分过后,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无限春光。</p> <p class="ql-block"> <b>第五期:清明。</b>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放祭祀节日之一。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日。郊外、田野、放飞、风筝,今天这些美好的元素汇聚在一起,带我们走进民俗二十四节气之清明。</p> <p class="ql-block"> <b>第六期:谷雨。</b>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所谓春雨贵如油,此时鸟弄桐花,雨翻浮萍,残花即将落尽。插秧的农民伯伯,鸣叫的布谷鸟,勾勒出美妙的谷雨画面,“雨生百谷夏将至”,春天就要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 <b>第七期:立夏。</b>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气温明显升高,炎暑将林奇,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蚯蚓亦从湿润的土壤里钻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 <b>第八期:小满。</b>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北方早稻开始结穗,在禾稻上可见小粒的谷实满满,意为“小满”。</p> <p class="ql-block"> <b> 第九期:芒种。</b>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至夏至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播种、移栽、苗期管理和全面进入夏收、夏种、夏管地区“三夏”大忙时期。</p> <p class="ql-block"> <b>第十期:夏至。</b>“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今天的布贴画表达着我们多么熟悉的旋律,当端午遇上夏至。</p> <p class="ql-block"> <b>第十一期:小暑。</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的“小池”,在“小暑”这幅布贴画里,表现的淋漓尽致我。小暑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令,到了小暑也就意味着炎热的夏季到来了。</p> <p class="ql-block"> <b>第十二期:大暑。</b>大暑处于“三伏”的“中伏”,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 <b>第十三期:立秋。</b>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今儿适逢“立秋”,“立”是开始,“秋”指季节,这时候我们将告别酷暑难耐的炎夏,步入硕果累累,金风送爽的金秋了。不过立秋之后气温不会迅速下降,地表温度仍然较高,形象地称之为“秋老虎”。</p> <p class="ql-block"> <b>第十四期:处暑。</b>《说文解字》中说:“处,止也。”作为立秋后的第一个节气,处暑代表了炎热暑气到这时停止了,三伏天悄然而过,气象上的秋天即将到来。</p> <p class="ql-block"> <b>第十五期:白露。</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已到了白露身不露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往往早晚温差变化起伏较大,不注意添衣容易生病。</p> <p class="ql-block"> <b>第十六期:秋分。</b>“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时节,是是美好宜人的时节,也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的节气,也是一年当中让人心旷神怡的季节,金风送爽,温度适宜,辛勤培育的庄稼也有收获。秋风响,蟹脚痒,螃蟹上桌尝鲜,熟透了的石榴也到了收获的时节。</p> <p class="ql-block"> <b>第十七期:寒露。</b>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与白露相比,气温会下降很多,地面的露水更冷、更多,因此称为寒露。“寒露霜降节,紧风就是雪。”早晚温差大,要注意保暖。</p> <p class="ql-block"> <b>第十八期:霜降。</b>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很多地方有吃柿子的习俗,霜降时节吃柿子,据说一整个冬天不会感冒。没有了那么多花花草草、枝枝蔓蔓,没有鸟叫,没有蝉鸣,没有蚊蝇滋扰,山明、水净、天气清澈,一切都变得简约而通透。少了各种纷繁的细节,天地之间的景物似乎变成了一幅展现本身的简笔画。</p> <p class="ql-block"> <b>第十九期:立冬。</b>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民间亦会有冬令进补的习俗。“立冬”是冬季第一个节气。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渐变。</p> <p class="ql-block"> <b>第二十期:小雪。</b>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p> <p class="ql-block"> <b>第二十一期:大雪。</b>大雪时节,初雪降至,雨雪过后,天空会格外的蓝,空气也会变得好起来、天气渐渐寒冷,也要及时添加衣物,小心感冒。</p> <p class="ql-block"> <b>第二十二期:冬至。</b>“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是北方老百姓挂在嘴边的话,这一天南方食青菜豆腐保平安。冬至也是数九寒天的开始,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一九一只鸡,更是必不可少。</p> <p class="ql-block"> <b>第二十三期:小寒。</b>小寒是反映气温变化的节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就已经达到全年最冷的时候了,严寒冬季,冰雪覆盖大地,滴水成冰,是人们赏冬景的大好时机,但是外出赏景的同时也要注意防寒保暖。</p> <p class="ql-block"> <b>第二十四期:大寒。</b>所谓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令,它反映的仍然是气温的变化。大寒已到,春天还会远吗?</p> <p class="ql-block"> 直到最后一期的结束,才切实地感受到,我们已经一起走过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