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4-25日,多地普遍降雪,但黎城县城,只下了1公分多,百姓管它叫狗舔雪,上“板山拍雪”的欲望基本化为泡影。<div> 但不死心,下午,拿起电话:“老卢,在山上不?”“在”“山上雪下得大不大?”“树上挂满了,白茫茫的,很好看。”“有多厚?”“十多公分。”“那好,我们明早上山上拍拍。”“今天下午就有很多人上来拍了,阴天。”“明天晴!”</div><div> 为了安全起见,晚上又找了朋友的四驱皮卡。</div><div> 26日3点醒来,睡不着了。3点半,干脆起床,造饭偿用、清理机器;破衣旧帽、陈裤烂鞋、另加一根新木棍,不求美观时尚,但求暖和防滑;再一 一通知摄友。全部准备就绪,已近5点。热车、接人,正式上路大约5点40分了。</div><div> 行至山下背坡村,外地摄者的车辆走在前面,大雪后行驶,格外小心,慢悠悠的。我们的车虽然是柴油有力,但他们不给让路,且为同行,应当包容,也只好慢慢地跟在后面。</div><div> 行驶在盘山路上,天快亮了,看见眼前耀眼的雪山,师傅高兴极了:“太漂亮了。”我说:“我拍板山20多年了,这是唯一最好的一次,让你给遇上了。”为了不在下车后手忙脚乱,在车上就把渐变镜、快门线、快装板给装好了。</div><div> 说话间行进到摄点,大约7点20分,不误日出。</div><div> 虽然拍摄地熟悉,但10多米的地方,移了3次,感觉移半米都要好一些。</div><div> 太阳出来了,由于天上无云,露出就刺眼、钻光,怎么摆动相机,都是白搭。大风呼啸,树上的雪大多被吹去了。</div><div>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没什么收获。同行的摄友几乎同时集中到车前:换个地方吧。</div><div> 行间,发现来拍摄的车有近20辆,摄者不少。</div><div> 跑了2个山头,雪深、路滑、风大,多亏了我的“三条腿”,但零下18度的气温,脸上被风吹得冻痛,味道难以言表。灌木上的雪没了,虽拍几张,但都是烂片,无任何新意。</div><div> 10多点钟了,返程。一路上停停拍拍,雪蛋架在枝上,拍不到大片,但小片还是有点收获。同行者说:我们是来拍雪的,以至安抚。</div><div> 快要返至接待站了,我通知后车人马,拐进羊谷堆看看。到后,11点半了,光高平庸,那里是拍摄的时机,但来了,平的也要拍上一张,环顾四周,发现了一景,觉得还是小有收益。紧接着后车来电:“羊谷堆?”“我们去过了,不好。”“那我们不要去了?”“怕耽搁,你们就来吧,反正不远。”后车到后,一看不好,调头就返。</div><div> 到了西井,12点半多,“牛”困人饥,找个小饭馆。今天是伟人生日,来个铁锅炖鱼,改善改善。5人落坐,先水后鱼夹菜再加玉米面贴饼,味道鲜美。肚饱水足,一算账,百十多块,觉得挺便宜的。</div><div> 既然吃过饭了,不如再跑个山村。于是拐进某村庄,转了一圈,门锁巷空,难能有获。</div><div> 大半天的“板山拍雪”就这样结束了。老天爷总是作弄人,今天能见度、景色均好,但天空不给力,拍个像样的片子只能是一种奢望,梦想留给下一次吧!</div><div> 高兴而出,跌兴而归。艰辛的拍摄旅行,就当化作一趟美丽的旅游吧! </div> 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