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冰封雪地,数九寒天,寒冬虽冷,但依旧挡不住我们延时服务浓浓的热情,年节将至,转瞬之间,一年级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已经开展了一个学期,为了更好地落地“双减”政策,老师们立足学情,积极探索,讲国学,背古诗,学对韵,读经典,点滴进步,快乐成长!</p> <p class="ql-block"> 一年一班的社团课是《国学》之《弟子规》篇。古语有云,树人先树德,德行教育是对孩子教育环节的重中之重。《国学》教育的开展,对孩子从小有大智慧、大格局、大胸怀,为未来做大事业奠定基础。一个人的眼光往往决定了其人生的成就,如果说品质德行是一个人的根基,那么胸怀、智慧和眼光则是一个人的羽翼。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把孩子们培养成一个品行端正,内涵丰富的人,并让孩子一生受益。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也是民族的灵魂,将国学合理运用在教育里,对孩子的成长和民族文化的传承都有非凡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一年二班本学期的社团课,是学习诵读《笠翁对韵》。它可以帮助孩子增强写作能力,全面提高语文水平。《笠翁对韵》所使用的词汇十分丰富,同时还含有许多典故,可以大大充实孩子的词汇积累。可以让孩子学到一些汉语的声律知识,如果应用到作文中,文章就会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美。诗句运用了许多绝妙的对仗,里面含有明喻、暗喻、拟人、夸张等多种新鲜有趣的语言表达法,这在一般少儿读物里是很难见到的。假如孩子能掌握这些语言表达技巧,写出来的文章也会妙语迭出,面貌一新。《笠翁对韵》的趣味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教给孩子的,不是死的知识,不是可以生搬硬套的条条框框,而是一种灵活的语言修辞技巧,一种随机应变的语言应对能力。</p> <p class="ql-block"> 一年三班的社团课是诵读国学经典之《三字经》篇,诵读国学经典,“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通过国学经典诵读加上一定的讲解,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记忆力,更加让孩子们对礼仪、传统文化、德育教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起到了开蒙开智的作用。我通过故事的讲解加上孩子们富有韵律的朗读,让孩子们懂得尊老爱幼,为人处世的道理,掌握待人接物的方法和处事原则,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指导人一生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有助于班级管理建设,提升了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语言能力。</p> <p class="ql-block"> 一年四班的社团课是《古诗风韵》,自社团课以来,学生通过大量诵读中华古诗,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内容。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使他们从古诗中获得积极向上的力量,健康快乐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一年五班社团活动《我爱读古诗》,社团学习的意义:第一,学习古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在学习中,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补充和领悟,这就需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第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古诗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第三,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第四,古诗教学可以汲取古诗的有益精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古诗不仅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它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它还可以培养学生在音乐、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 一年六班开展了《三字经》诵读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积累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对学生们今后的学习与发展非常有利。经文诵读把学生带入了传统的文化氛围,学生在一遍遍、一篇篇的古典经文诵读中感受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远,兴趣渐生。之乎者也,古训在前,在获取知识同时自然约束了自己的行为,倾向于学习,心灵又得到洗礼和震撼,古人尚且学为先,精忠报国,孝当头。“香九龄,能温习,孝于亲,所当执…“现代人更应学之,在学生琅琅“读经”中,感受到的人性的再现,人文精神的颂扬!</p> <p class="ql-block">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关注学生,结合学情,立足“双减”,深度设计,让孩子们在国学经典的滋养中快乐成长!坚持不懈,静待花开。</p> <p class="ql-block">编辑:陈美璇</p><p class="ql-block">监制:张玉辉</p><p class="ql-block">审核:张鸿鹰</p><p class="ql-block">总审核:聂林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