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旧机票】【沧桑续A131】68届3年1班 张印通 (昵称农夫)

涛声依旧:

<p class="ql-block">一张旧机票 沧桑续A131</p><p class="ql-block">68届3年1班 张印通 昵称农夫</p><p class="ql-block"> 一、 在难忘的知青岁月中,一段特殊的经历 让我有幸坐了一次大飞机。这张手写版的旧机票,是1972年4月18日我从广西南宁乘飞机到北京时用过的,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坐飞机,那时我国的民航业很落后,航线不多,机场不多,飞机不多、航班更少,我坐的是132号航班,是从越南河内飞回北京的国外航线,在国内经停南宁长沙,机型是前苏联产的伊尔十八,机号是210号,那天早上民航的旅行车把我接到机场吃早餐,那时飞机上不供应餐饮,只供应水果、茶水、糖果、香烟等,吃饭都在机场餐厅,我所在桌上只有我们在此登机的六个人,早餐的主副食非常丰盛,我印象中最深的是龙虾馅的水餃,服务员站立着为我们服务,真是受宠若惊!餐后稍事休息服务人员就引领我们登机了,那时没有廊栈步行到机下沿弦梯登上了飞机,这个大飞机上边只坐了几十人,其中有十来个外国人,其他都是中国人的面孔,我想他们一定是传说中的抗美援越人员,在买机票时就听人说从河内回国的都是一些抗美援越的有关人员,想到这我‘就对这些人敬畏起来,我就坐‘之后就呆板的坐在那里,即不敢动也不敢说话,因为在撤离三亚时,总指挥董振家告诫我坐飞机时不要说是知青,如有人问就说是辽宁省革委会的,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都知道,在文革期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和管理组织只有两个名称,或是革委会,或是“组”,比如农业组、财贸组、工交组、文教组、政工组等,因为我用的是省革委会的介绍信,只能说是省革委会的工作人员,说这话确实有点心虚,我就是一个普通知青。乘客中我是唯一的年青人,我的表情引起了女服务员的注意,那个年代在中国没有空姐的称谓,而且我还知道她们都是军人,当时民航是部队编制 ,管理人员、机组人员、场站人员都是现役軍人,我下乡的开原靠山公社1970年就有一批兵分到了北京,他们在国家民航局和机场的各个部门工作,他们大多是农村青年其中有少数下乡知青,比如我熟悉的陈万友,、李连荣、赵成铁 、郑广生等人,上一年我们育种队去海南途中,在北京中转时我们还见了面,由于时间仓促,没有详谈,他们让我明年回时一定要到他们那儿!我这次回东北没有直飞沈阳也是原因之一, 服务员和我的年龄相仿,亲切的问我有不舒服吗?刚开始有些紧张,她策略的问了我为何到北京,几句对话之后,我不再紧张,随后她为我端来茶水和糖果。在飞机上还为乘客发了纪念品和一盒特制的过虑嘴香烟,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有过虑嘴的香烟,服务员还教我怎样打开暗藏在扶手里的烟灰盒。经过一段飞行后在长沙机场降落吃午饭,饭后在机场停留较长时间,据说是因为天气原因,重新登机后下午四时多到了北京,在北京停留了两天,看望了郑广生、赵成铁、李连荣等人,郑广生是我们下乡初期男知青房东的孩子,比我小二岁但己下地一年了,我们八名男知青住在他家北炕,他家老少三代七人住在南炕,这一住就是一年多,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六九年秋天我们搬进了新建的青年点,郑广生七0年到北京民航当兵了,我们亲如兄弟,他请了两天假陪我参观了故宫,军事展览馆等景点,我俩在北京留下了这张珍贵的合影,可惜他己不在了!我回东北后在沈阳休息几了天就回青年点了。</p> <p class="ql-block">二、看到这张机票,就想起那段特殊经历中给我支持和帮助的人、想起一同插队的同学、想起我插队村的父老乡亲、想起那里的山山水水,就象在昨天。 1968年9月17日我从沈阳第十九中学下乡到辽北开原县靠山公社东龙湾大队,我们31名知青以三年一班的21名同学为主体,还带了10名一年级的小同学。 这是个山青水秀的小村庄南面是柴河,北面是青山,山系是长白山余脉,因紧靠一奇异地貌龙潭东边故称东龙湾,紧靠山脚有十多户人家为后亍,往南几百米靠近公路是主亍,大多数人家住在这里,这个大队规模较小,总人口302人,总耕地面积760亩,分为两个生产队,一队较小,115人,耕地300亩,当地人称为西队,二队较大187人,耕地460亩,称为东队。虽然山青水秀人均耕地二亩半,却是个落后贫穷的村庄,分值是三分多,每日满分是10分,一个状劳力全年也就挣100左右块钱,我在生产队前后挣了四年工分,除了每年600斤口粮和农副产品外,在帐上虽有余额,确没领到一分钱,钱被欠口粮款的农户占了,这就是三角债,离开时生产队欠我一百多元,我就做了个顺水人情给三户困难户冲抵了欠款。生产队穷这样大队就更穷了,连个大队部都没有,一部木壳电话钉在一个孤寡老人家的墙上,这个老人就做了大队的通讯员,老人是关内河北人,很勤快三天两头颤颤巍巍走八里路到公社所在地邮局取信件和报纸,再到公社取文件,他人缘很好人称邵老爷,和我们知青关系很好,我们知青来了给老人添‘了不少麻烦,每有信件或长途电话来了,他都从不耽误,看他急急忙忙,似走非走、似跑非跑摇摇晃晃的样子甚是好笑,同时心底也泛起一股酸触,老人知道知青来长途一定有急事,家长打长途是按时计费的,我离开几年后回东龙湾问起老人时,他己不在了,多好的老人啊! 大队没有象样的领导班子,副主任、民兵连长、妇女主任等都是掛个名到公社开会时,才想起他是个大队干部,全大队只有村支书一人说了算,他是我们二队人,平时见不到他,倒是有几个会来事的知青常到他家,他文革前就是支书了,三十多岁是个转业兵,很有心计,他告诉家人对谁有仇表面不要露,关健时找到借口在背后狠狠整他,他的兄弟不经意间向外人说出他哥哥告诉的话`,而我不幸到农村才两个多月就成了支书背后要整治的人,打击压制了我三年,使我丧失了很多机遇,直到海南育种事件时我己忍无可忍,经过我的抗争,得到贵人相助失而复得实现了到海南育种的愿望 刚下乡第一年的初冬季节,村里召开社员会,大多数知青都参加了,把我和两个知青排除在外,把我们划入四类分子家庭出身的人员中,我很是愤怒和冤屈,一是不应该这么对待知青,二是说我家是资本家纯属诬陷,于是我发了不少牢骚,没想到被人借题发挥,添油加醋的向村支书打了小报告,村支书认为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也为了给打小报告的人撑腰,于是他找到我象教训四类分子那样进行训斥,容不得我做任何解释和说明家庭惰况,气的我骂了他一句你就是个国民党,他先是一愣,随后就狠狠地说,你小子敢骂我是国民党,你等着! 晚上他就召开社员大会批斗我,刚开会一队的一个与我没有任何交往的叫郑德厚的老贫农就发言支持我,他说不应该这样对待知青!他讲话可是有力度的,东龙湾姓郑的是大户,大多数人是郑家人,当时德字輩是支书广字辈的爷爷,而且老人德高望众,我借此机会立即冲出人群,并对支书狠狠的说我現在就去公社告你,我当夜跑到靠山向值班干部诉说了冤情,并在公社躲了一夜,第二天回到东龙湾就风平浪静了,不长时间大多数人就淡忘了这件事,一些家庭出身不好的知青因此在表面上与同学们与社员平等了,但我的初心却不是为他们出头,只是个人被逼无奈的选择!但这村里有两个人永′远不会忘记这一事件,一是支书迭了面子,权威受到了挑战;第二个人是我,我得罪了这个主宰知青命运的人,我的命运堪忧!这个支书也真算有水平,表面上从来没有找过我麻烦,我也是拼死拼活的干,受到社员的一致好评,一年后就被社员选为打头的,后又兼任了农民技术员,在推广和繁育两杂种子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成为县社两级的典型,在这些成绩面前,在社员拥护下他自然无话可说,可是在入党,招工,出席县里积代会等方面都以家庭出身为由过不了他这一关,1969年冬 天军宣队进村整建党并备战训练民兵,结束后我被军宣队和公社武装部推荐出席县民兵代表大会,登记表都填了,大队公章他不给盖,他告诉军宣队我出身不好。至于入党那就更难了,他当支书多年就没有发展一名党员,尤其我一个外来人,而且还到公社告过他,想都别想,我的几次入党申请都石沉大海了,关于我的家庭出身问题我早就向他申明那是诬陷,只要到我父母单位外调就清楚,但他以各种借口阻拦,军宣队也没′辙(到了1973年2月终于在一位公社分管政工和知青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的干予下,对我的家庭出身进行了外调,结论是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腌咸菜的个体劳动者,我这才顺利入党提干,但这是后话) 还说上海南育种的事吧!1971年夏天公社农科站的技术员王升老师问我是否愿意参加县南繁育种队,因为我是知青怕眈误影响招工或上学,他不能贸然推荐,我向他表示了宁可不当工人,不上大学也要到海南育种,他很高兴的说,那我就向县里推荐了,′并让我悄悄的做准备,把山里提纯扶壮的玉米直交系早点收回来,那可是育种的宝贝材料。我俩都认为这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我的各方面条件都很好,于是我高兴的盼望着出发的那一天,应了那句老话期望越高,失落就越大!离出发前十天,王老师很无奈的告诉我,有人说你家庭出身有问题,因此公社决定换人,并上报了,我一听就蒙了,真是欲哭无泪啊!王老师又安慰了我一番。</p> <p class="ql-block">三、王升老师走之后,我思前想后一夜无眠,最后决定明天就到公社找最大领导申冤,就是这次不能去海南了也要为今后找路,否则在这个支书的手下我将永无出头之日,第二天我早早到公社打听好曾凡志书记的行踪,但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因为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呀!但人被逼到这个份上也顾不了许多了,于是先找了熟悉的武装部长让他给引荐一下,免得把我支出来,部长没有拒绝,没想到曾书记是一个热心平易近人的领导,于是我很顺利把昨夜想好的话与他讲了出来,他听后和谒的对我说他还要开会,等抽出时间了解一下情况再说吧,′于是我就回东龙湾了,第三天我正在地里干活,突然通信员卲老爷到地里通知我,公社农科站来电话让我马上去一趟,我借了一台自行车赶到公社,王升老师一见到我就笑呵呵的说,你小子算找对人了,曾书记在了解完情况后,为你去海南育种他与县里多方面沟通,在县里己完成定编定人的情况下, 在编外增加了一人,你赶快去柴河办粮食关系去吧,我听后真是万分激动,三天前如同掉进冰窟窿里,今日又是天大的喜讯,我说我去谢谢曾书记,王老师说你别去了,他己上县里开会去了,让我转告你到海南好好干。王升老师是文革前的农大毕业生,把我送海南后,不久他也离开了靠山公社,被调到农科院工作。</p><p class="ql-block"> 我们开原育种队共六十多人,带队领导是县革委会常委刘青山,还有县工会的领导,农科所和种子公司的专家,拖拉机手,随队医生等,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和团支部,我被选为团支书,我们在开原集训了三天,十月四日从开原乘火车出发,经沈阳,北京中转到‘广州后遇台风受阻,台风过后水陆联运经江门,湛江,海安渡海到海口登岛,乘汽车经中线于10月21日到达省指挥部给安排的基地一崖县田独公社郴林大队,这个大队全是黎族村寨,我被分配到红光三队负责60亩的两杂制种任务,我们的任务就是冬种春收,在明年四月二十日前把两杂种子运到开原。我竞竞业业从与队长协商开始、带领二十多名黎族姑娘下地、指导她们施肥,、错期播种、灌溉、调节花期相遇、人工授粉、轰鸟护种,在这60亩种子田中撤下无数的辛劳和汗水,眼看丰收在望了,一个调令让我到三亚辽宁省指挥部报到,开原带队领导刘青山找我谈话,省指挥部的一名同志因故回沈了,省里缺人让开原选送一人,队领导根据我的表现,还有是知青身份没有家庭牵挂,会安心工作,唯一点怕影响我招工回城,于是先征求我个人意见,我听后愉快的接受了这个任务,他们给我留了500元钱做为留岛费用′和回去的路费,说也不知省指挥部什么时候撤。 到省指挥部后我做后勤工作,有时和领导外出联系事项,有时在部里处理具体事物,闲暇时会到厨房帮忙,指挥部人只有十来个人,只有三名省直人员,其他人是临时抽调的,如医生王本初是沈阳医大的内科医生,司机,厨师等也是从有关单位选调的,在部里我和王医生来往密切,他是最清闲的,因为我们都健康无恙,我和他常唠嗑,有时我们一起到码头等打渔船归来掏宝,运气好的话会买到海柳和珊瑚,海柳是做烟咀的珍贵材料,在那时只有国家领导人才能用到。四月的一天董振家总指挥</p><p class="ql-block">和我说,大家撤时你别和他们走,等我带你坐飞机回去,他就这么一说我也没太往心里去。由于我省/各县的任务完成的都比较好,没有发生太大问题,小的问题还是不少的,每个县队都有,一般县里都能自行处理,比如我所在的育种队就有两件较大事件,一是一名队员与当地黎族姑娘发生了故事,当地黎族风俗和婚姻习惯与我们差别太大,结果这个人被村里人缠住,给他换了两个队还是被找到,没有办法队领导只得派两人夜深人静时把他送回大陆,只要一离岛,她们就没办法了,因为当时海南是国防重地,出入海岛必须有相关介绍信。女方再找人时我们告诉其人己回大陆了,她不相信就各地找,实在找不到了哭了好几天,而那个队员回来后精神状况一直不好。 第二件事是一个姓尚的队员使用猎枪不慎,引爆一包火药,上身严重烧伤送到海军医院救治,直到当年制种结束还没出院,脸上留下了永久的疤痕。那时我们队员人手一杆猎枪,枪不是用来防身的,是用来打鸟轰鸟的,两杂种子授粉之后就必须防鸟了,海南气候好鸟非常多,用北方稻草人的方法根本不管用,几天的功天就会把没成熟的种子吃光。授粉后给我们发枪了,新队员很兴奋爱不释手,而老队员则不感兴趣,因为他们是第二年来海南制种了。我们防鸟主要是轰而不是打,那时虽然没有爰鸟意识,但投鼠忌器呀!你想一枪过去一片散砂,鸟死了,高梁坏了,种子也没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鸟群进入高粱地,把停落在种子田四周囲的鸟群驱赶清除,一但进入种子田或多或少都会损失,但也要讲究方法,这些鸟有了适应性,不给点颜色还真不行,所以我就加大药量和枪砂, 一次我远距离射击竹林边上的一群鸟,枪响后十多只鸟落地,我正要去捡拾,突然从那个地方站起一个人,我当时惊出一身冷汗,所幸没有受伤,从那以后我开枪就十分注意了,海南植物太茂盛了,近距离蹲坐一个人,都不会发现。我省各县区大多都能处理好有关事件,为省指善后盈得了时间,我们的撒离工作按原计划提前了,临撒前董总给了我一张写着我名字买飞机票的介绍信,说他还有其它事情暂不回去了,让我自己坐飞机走,于是就有了我一个普通知青坐飞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张印通</p><p class="ql-block"> 2021.12.28.</p> <p class="ql-block">下载图片</p> <p class="ql-block">读后感</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求实大哥</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谷军弟弟</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好友佟铃</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二年二班同学张桂铃</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二年二班同张慧芬</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好友仇琦</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刘畅老师</p> <p class="ql-block">再谢谢了刘畅老师</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学姐王真</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王洪智老师</p> <p class="ql-block">再谢谢了王洪智老师</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好友老李大哥</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学弟郝伟</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学弟吴明涛</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好友小吴公主</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好友吕佩君</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好友罗文鑫</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学妹王兰</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学哥吴效鲁</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学妹董宁</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学妹王天安</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小学同学安杰</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学妹孟淑芝</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小学同学戚成敏</p> <p class="ql-block">@涛声依旧 </p><p class="ql-block">农夫印通兄【沧桑A131】再读你的文章,你又在眼前。1972年北京一別,50年过去。当年乘坐飞机须连以上干部持县团级介绍信方可购票,是一种政治待遇,省里出证明信购票乘机,你绝非“一般战士”。那时我们听话近乎“愚昧”,你路过北京,未能多陪你,也不能像现在这样出去坐坐,当然经济条件也不答应,津贴费仅有七元。</p><p class="ql-block">知青故事很多,娓娓道来,爱听你讲,讲开原讲靠山讲柴河,你贴近那片土地,贴近那里的老老少少,你扎根山乡为人楷模,是永远的榜样。</p><p class="ql-block">印通兄,你是开原乃至辽宁省知青的旗帜,沈阳十九中“老三届”同学以你为荣。</p><p class="ql-block">印通兄,多多保重。(陈万有)</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学妹李文军</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学姐赵藏花</p> <p class="ql-block">谢了学妹李彩华</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好友芹姐</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好友于晓薇</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好友小小米</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韩美余老师</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好友张永</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二年二班同学胡滨士</p> <p class="ql-block">再谢谢了二年二班同学胡滨士</p> <p class="ql-block">张印通回复:</p><p class="ql-block"> 万友老弟你好!五十年前北京会面仿佛就在昨天,你是新兵当中的共产党员 极为珍贵,又有知识文化,一到民航就在重要岗位工作,实难长时间陪我,我非常理解!然而郑广生不同,他被安排在食堂工作,经常外出采购副食品,而我又是以其大哥亲属的身份去看望他的,他和班长请假很容易。</p><p class="ql-block"> 其实你也是知青典型,早在当兵前就做出业绩,当兵后更是突飞猛进,在民航做出了一番事业,我十分敬佩!</p><p class="ql-block"> 四年前在纪念“九一七” 五十周年庆典现场,見到你充满活力身穿背心请同学们在其上签名时,我甚为感动,这是同学间的真情,这是对知青‘岁月的情感!同时看到你的健康体魄真是羡慕。 </p><p class="ql-block"> 从你的字里行间看出你对靠山柴河的眷恋和对农民的深厚感情,愿听那里的人那里的事,是个有情有义之人。由于我在那片土地上生活工作了多年,离开后也经常回去,只是这两年老了走不动了才不去了,只能把深深的眷恋留在心里,身体状况好的时候就写写,十分感谢你对我写文章的关注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印通大哥:【一张旧机票】【沧桑续A131】拜读了,知青那年那月那么多往事咋能忘记。委屈、抗争、努力、坚韧、执着,书写着你精彩人生故事。你‘是一颗早熟的金色果子,20几岁就那么干练成熟。</p><p class="ql-block"> 你不到20岁就坐飞机啦,我上个世纪末才有幸第一次坐飞机。</p><p class="ql-block"> 你很棒!你是知青的楷模,19中学的骄傲,爱听你讲靠山的事儿,柴河的故事。多吃菜,少喝酒,多保重,有机会再见。(李冰冰)</p> <p class="ql-block">谢谢了二年二班同学陈万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