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蒙娜丽莎的微笑,是人们一直热议的话题,今天我能近距离的观赏《蒙娜丽莎》,因为我没有绘画的天赋加之西方文学的修养不足,我眼中的蒙娜丽莎过于凝重了,我倒是更喜欢咱们的《安琪儿》。</p><p class="ql-block"><br></p> <h3>在卢浮宫我还真长了一个知识,关于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绘画和雕塑的区别了,达芬奇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在男人女人的隐私处,都会用树叶或是服饰遮掩一下,米开朗基罗则不是,恰恰是<大卫>的阳刚之美,感动了六个世纪的中外游客,大卫的雕像可不在卢浮宫呦。看看这幅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吧<垂死的奴隶>,这是米开朗基罗在卢浮宫的最大的雕塑作品。</h3></br><h3> <h3>还有的就是爱神——维纳斯了,我眼中的维纳斯,既不像人们赞扬的“残缺的美”,也不是因为美而忽略了残缺。而是具备了,完美女性的那种曲线美+女性的温柔+坚韧的美,看看和我有同感吗?</h3></br><h3> <h3>因为这份残缺,留给了我们更多的遐想空间,因为这份残缺,我们会更多的想了解反叛的维纳斯,忠贞爱情的维纳斯,给予丘比特神剑的维纳斯······<br></br> 还有很多的雕像和油画无不让我们感受到西方的宗教信仰,在他们的心目中是那样的根深蒂固,无处不在。</h3></br><h3> <h3>还长了一个知识,骨瘦如柴的肖像人物,大多是公元十五世纪前的,那时候的西方人,还在崇尚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不知道有没有,呵呵,(这是我的解读)十五世纪后,随着东方佛教的传入,佛光普照,恩泽天下的理论传播,西方人认同了:苦尽甘来的道理,最终的目标是丰衣足食。所以后来的画都是丰满的居多。<br></br> 出了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门,我们在广场上拍了一些有关玻璃金字塔的照片</h3></br><h3> <h3>我高吗?嘻嘻</h3></br> <h3><a href="http://h5.qzone.qq.com/feed/visitor/290909103_2_1371149070__1371149070/feedvisitor?hostUin=290909103" target="_blank">浏览29次</a></h3></br> <a href="https://h5.qzone.qq.com/ugc/share?sid=&sharetag=42D12EDDF5A237271D5F513FA9F54A1F&bp7=&bp2=&bp1=&_wv=1&res_uin=290909103&appid=2&cellid=1371149070&no_topbar=1&subid=&g_ut=3&from=mp#wechat_qqauth&wechat_redirect"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h5.qzone.qq.com,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