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style="text-align:right;">黄山风景区北大门检票口</h5><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月池,是黄山北大门芙蓉岭下芙蓉居门前的一口水池。所谓三月,偶尔在朋友文章中看到有解,谓天上一月,池中一月,心中一月。</p><p class="ql-block"> 弄月潭,芙蓉居下100米处叉路口,往右顺谷而上,约一公里处有著名的“佛”池,再往上,到黄山太平索道下站,可直达黄山之巅;往左,石阶直探谷底,终点即为弄月潭。</p><p class="ql-block"> 从三月池到弄月潭,这段路不过500米距离,于我却至少是20年、甚至更长的时光。如果不是无声相约,还不知道啥时候才知道三月池下有个弄月潭。</p> <p class="ql-block"> 12月26日,早起就沉浸在对伟人的怀念中。九点接到无声先生电话,相约北大门“看看雪”,甚喜,十分钟后即坐上无声先生的车,后来加上骆驼山和双双美女,四人行。</p><p class="ql-block"> 车过芙蓉谷景区口,即钩起往事:2021年的第一天,数十人响应黄山户外之约,登芙蓉岭,新年登高祈福。360天之后,我又来了,而且还是一样的晴天,一样的雪地,一样的有缘人。</p><p class="ql-block"> 黄山芙蓉岭有积雪、有冰凌,缺少的只是人气。我们一行停好车,即从登山古道入口“黄山”步入芙蓉居。</p> <p class="ql-block"> 芙蓉居是有讲究的。其一是门楼,全花岗岩砌筑,一副对联刻在门框石上:养得翠池常浴日,乱飞花雨且耕云。好大的口气,多大的胸襟!其二是水池,圆池两口,大者径过3米,小者径约米余。大池内壁有草书“三月池”,落款“丁丑九月”。就时间来说,最近的是1937年,远一点是1877年,不得而知。早年念诗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不知此处“三月池”之“三”与诗仙“对影成三人”之“三”可有异曲同工之处。天上一轮明月,池中一轮明月,心中一轮明月,此时,最静最美的,可能还是心中的那一轮吧。</p> 从芙蓉居往左的那条路是专为弄月潭而建,路至潭而尽。四人一路,行行停停,或端详雪景,或寻找奇迹,竟然发现了双瓣形和三圆点组成的蹄印数组,可见这儿的小动物还不少呢。最乐的莫过于路边的毛竹:伸手摇动,雪花纷落,逆光而视,光芒四射,光影纷呈;然很快消失,于是便一棵又一棵地摇动毛竹,此竹亦不乐乎?想以竹为生的林区人,为了使毛竹免遭雪压之灾,是不是要到竹林摇雪救竹呢?艰难而作时,任何美景也引发不了观赏的兴致,这一点同感的人一定不少。 弄月潭,三个字从上而下,分别刻在三块巨石上。着深绿色,落款时间与三月池同,但后面跟着“莆昌明”三字,应是书者。无声先生让我把相机里“三月池”三字调出来与“弄月潭”反复比较,最终认定“弄月潭”与“三月池”同一人书。 从三月池到弄月潭,虽然都没离月,没离水,但意境之别,不能说不大。池静明月有三,潭波月碎谁弄?是赞大自然之天工,还是抒诗人书者胸意,不得而知。<br> 身为黄山人,自诩上过n次芙蓉岭,却只知有三月池而不知有其姊妹篇弄月潭,何陋何浅也!所以从小到大,都有老人告诫:满口饭好吃,满口话难说。<br> 弄月潭,我一定还会拜访你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