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的城市记忆保存在三明市档案馆里,三明市档案馆也珍藏在三明市民的城市记忆中;三明这座城市在变迁着,三明市档案馆也跟着城市一起变迁,从所在的方位到建筑,从所提供的无法替代的公共文化服务到自身成为一个独具一格的文化品牌……<br><br> 怀旧年代最活跃的文化现场<br><br> 2021年12月23日上午,我去《时代三明》杂志社拿登有我文章《翠云书院与“杨罗李朱”:流泽千年的师生故事》的2021年第6期样刊, 再另外买十本四处送人时,特地送一本去给三明市档案馆。当我挎着书包来到列东东新二路靠山这边的尽头,仰望着像一本翻开的大书一样的档案馆大楼,此番的感受就与此前有所不同了。 <p class="ql-block"> 因我不久前写过省馆那本《潮涌海西一一福建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读书笔记后,就觉得按理得再写篇市馆的,便开始做功课,将自己以前写档案馆的文章重看了好几遍,再把微信公众号“三明档案”上的推文都浏览了一遍,比以前更明白档案馆与我的缘分有多么深厚,也更知晓档案馆所达到的文化地位!</p><p class="ql-block"> 或许是命运使然吧,我是三明文化界中跟档案馆走得最近的草根学人。城市建设离不开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而我这样50后中自学背景的书呆子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省吃俭用去买书,后来又卖书为生20多年,把自家书房弄成个图书馆似的,所以公家的图书馆对我的吸引力不大;而博物馆又觉得离我太遥远了,只有档案馆是必需仰仗且不可替代的。我和档案馆前期的缘分我在《此生缘结档案馆》中有写过,这里不必重复;我与档案馆后期的合作,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多有述及,此处不需多言。三明市档案馆从我查陈景润的学籍档案开始到迄今为止,是我涉足最多的文化现场,小魏和陈琳已然是我《这块土地的灵魂――陈景润与三明1-4》的穿梭人物,要为我贯穿全书。只是当我得知三明市档案馆已于2021年4月27日在沙县区湿地公园对面开工盖新馆了,预计2023年建成投入使用,</p> 她们在位于东新二路旧馆这“一本翻开的大书”里上班的时间也就剩一两年了,会心生不舍的怀旧之情。<br> 是啊,城市在变迁,档案馆也在变迁。不说民国时期40年代的三元县档案馆应在城关的县政府所在地友竹祠里,也不说共和国时期60年代初三明(地辖)市档案馆在城关凤岗里城头的大榕树旁边(现人民影院的旧址),在90年代初市建在东新二路头上盖了这幢像一本翻开的大书的大楼,图书馆和档案馆在这张开怀抱拥抱了这座城市二三十年!<br> “三明档案”曾在2019年初撰文介绍档案馆的工作,等于自己掀起了档案馆的神秘面纱:<br> 三明市档案局(馆)目前一共有四个科室,分别是监督指导科、保管技术科、编研利用科以及办公室。档案馆的主要职能就是“收、管、用”:把档案收集齐全,让档案得到安全保管,让档案得到有效利用。<br> 先说“收”。监督指导科的主要职能就是监督和指导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收集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规范整理,并查处各类档案违法案件。<br> 再说“管”。档案得到规范整理后,将继续由各单位保管10-20年。到期后,档案馆保管技术科的工作人员将会对档案及纸质目录、电子目录进行仔细地检查。确保一一对应,数量无误后将档案接收进馆。到了档案馆之后,新接收的档案并不能立即进入库房。它们会被重新编制档号并接受隔离消毒、冷冻杀虫,确保大家都是健康的小宝贝以后才会被推进库房,整齐上架。档案馆接收进馆的档案将得到恒温恒湿、防虫防霉的安全存放,而且档案是不外借、不外调的。如果需要利用可提供复制件,加盖档案馆证明章的复制件视同原件。<br> 至2018年,三明市档案局(馆)累计接收档案12.4万卷和21363件,接收和征集到照片档案1万余张,另外,还征集到了2900件明清契约文书档案。近年来,累计对61803卷,合计600多万页档案进行了全文扫描,目前馆藏已扫描档案占馆藏档案总量的50%。<br> 三是“用”。档案利用工作,由保管技术科承担。以前,没有电子目录,查档案可以说是一件耗时耗力耗精气神儿的事。比如,一位知青查阅知青档案大多需要一两天的时间,调卷数十卷;现在查阅知青档案从填表开始计时的话,大概需要三分钟。因为,知青档案已建立了电子目录和专题数据库,只需要在检索栏目输入利用者的名字,就能显示对应的档号。不仅仅是这样,知青档案已经经过数字化加工,所以他们通过服务器可以直接打印,不需要再到库房调卷。通过电子目录、专题数据库的建立和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大大提升了档案利用的时效,查准率和查全率也大幅提升。2018年,市档案馆共接待查档利用1065人次,2640卷次,2777件次。<br> 当然了,他们馆藏的不仅有档案,还有资料。资料室保管着与三明有关的报纸和期刊。资料的接收、利用和保管保护工作由编研利用科承担。[1] 这天,我来到三明市档案馆四楼编研开发科办公室。约2020年时,她们科原有名称中的“利用”已经与时俱进地改成了“开发”,故全称已是“编研开发科”。 一进办公室,我就把杂志拿出来,跟小魏和陈琳她们说:“你们老早就在《时代三明》发文章了,我到现在才发。发了很高兴,特地买来送人,送一本给你们。”<br> 小魏问:“是发哪一篇?”<br> 我说:“是写翠云书院那一组的头一篇,那篇写最好的,他们眼睛很利给选去发了。”我把杂志翻到那一页,交给小魏。<br> 小魏说:“我们这里《时代三明》也不齐,有送来很好。”<br> 档案馆的资料室储藏着一条文化的大河。我是2015年时看到小魏2012年在《时代三明》上发表的《少年陈景润的三明印记》才来三明市档案馆查陈景润学籍档案的,是看到档案馆资料室的《万寿岩》才接触到翠云书院的资料,我去年为第3部撰写结尾高潮戏时特地去参与翠云书院的田野调查,如今刊登首篇的杂志又送到这里,是受益的浪花感谢文化的源流……<br> <br> 档案馆所提供的优质公共文化服务<br><br> 我个人以为,档案馆所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分两类。<br> 一类是面对个人的。<br> 据“三明档案”2017年时撰文介绍:“三明市档案馆目前馆藏276个全宗,16万卷档案。有文书档案,还有会计档案。实际上,在市档案馆馆藏的档案中,人事档案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只有部分死亡干部的人事档案和部分破产、改制企业的职工档案寄存在市档案馆。馆藏的绝大部分是市直各单位、各部门移交进馆的需要永久或长期保存的文书档案。”[2]但档案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一纸薄薄的档案,关键时候堪比真金白银。<br> 档案馆能为个人证工龄:在2016年,一共有597名群众为证实工龄到市档案馆查阅档案,市档案馆共出具证明文件771份。<br> 档案馆能为个人证工种:2016年,共有79名群众为证实特殊工种到市档案馆查阅档案,市档案馆出具证明382份。<br> 档案馆能为个人证学籍:三明市档案馆馆藏有三明一中、三明二中、三明卫校、三明财校、三明农校等多所学校的学籍档案。2016年,共有59名群众为证明学籍到市档案馆查阅档案,市档案馆出具学籍证明文件187份。<br> 档案馆能为个人证户籍: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许多企业自全国各地迁来三明,支援三明开基建业。近年来,各地陆续推出支内职工及子女回籍的相关政策。办理回籍手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便是证明支内职工身份。2016年,三明市档案馆共为27名支内职工及其子女出具回籍证明33份。[3]<br> 这些,仅仅档案存凭和留史的作用。除此之外,档案在资政、育人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平常时刻,档案保存在密闭的库房里静默无声,一旦它发挥价值和作用,那便是一言九鼎、重若千钧。[4]<br> 第二类就是面对做题目的公共文化服务。<br> 过去,档案编研主要是在研究馆藏档案内容的基础上,编写参考资料、汇编档案文件、参与编史修志、撰写论文专著。现在,为了让档案的资政育人作用发挥得更全面,为了让档案文化“走出深闺”走近生活,档案编研已不局限在文件资料的专题汇编上了。[5]<br> 在我的研读范围里,我看到好些书的鸣谢名单上都少不了三明市档案馆。三明的建市历史因其独特,有两本书很重要,分别是市政协编辑出版的《崛起》(2000年)和《崛起在沙溪河畔》(2009年),还有《三明记忆/我们的老照片》亦是如此。<br> 我还看到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刘盼红曾在博士论文完成后的记述文章对三明市档案馆表示感谢。她第一次来三明做“福建小三线研究课题”,是2017年8月博士入学前的那个暑假。她写道:“三明市档案馆位于三明市梅列区,依山傍水,风景绮丽。在博士论文写作的整个过程中,该馆馆长和其他工作人员都提供了无私的帮助,至今我们仍互相挂念,交好有年。而此次调研,是我们第一次见面。魏素凤、陈琳当时负责接待阅档人员,他们严谨专业,热情周到,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调档还档,免费提供资料复印服务。该馆藏有大量小三线资料,时间上横跨整个三线建设时期,甚至延至改革开放之后企业改制时期,内容覆盖该市三线企业迁建和发展工作,同时涉及福建省、华东地区和国家有关三线的决策等。分散资料见之于三明市统计局、工业局、轻工业局、纺织工业局、重工业局等,集中资料主要包括8470厂、三明市标准件厂、三明纺织厂、三明印染厂等企业资料。值得一提的是,该馆保存较为完整的《三明日报》、三明印染厂企业报刊《山鹰报》等重要报刊资料,为这项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6]<br> 次年春,刘盼红博士独自前往三明,进行为期一周的访谈工作。三明市档案馆的陈琳和魏素凤得知她的计划,主动帮忙联系当地三线建设亲历者,在她到达之前相关沟通工作已经完毕,为她节约了不少精力和时间。文中列出日记,以记行迹。2018年4月15日,是小魏和陈琳带她来到三明市富兴路214号原三标厂副厂长傅振华家中(此处有误,是三标厂留守处,而非傅家――引者注)[7]。这天上午的采访,她们有在三标厂的老办公楼前合影,小魏将其放上朋友圈,被我看到并受到了震憾。 <div><br></div> 那时的我还在写陈景润和本土文教人士,没有开始写建市历史和迁明企业,但我被冥冥之中上苍的安排给打动了,第一次感觉到档案离我的命运和我所曾经安身立命过的三标厂是这么近!所以,我在四个月后的2018年8月16日写小魏那篇的第三节时,写的就是那张照片给我的感受,是含着眼泪写的,写到下半夜四点钟!<br> 论命运和学养,我都不能跟刘盼红博士比,但用不同的形式钻研和抒写迁明企业,并高度倚赖档案馆的帮助,却是一样的。这就是我在写这篇时点出此前的《此生缘结档案馆》和《城市记忆何处寄》时会看得泪花闪闪的原因,也是我随后会花一年多的时间将三标厂的老照片地毯似地搜一遍再将其编成一本纪念册,而前一段时间又为18家上海迁明企业在燃烧状态中奋力一搏的原因所在;是我想再写一次档案馆,哪怕小魏她们很低调不愿被写我也执意要写,盖因档案馆和兰台人深刻地影响了我的命运与追求!<br><br> “三明档案”已成闻名全国的文化品牌<br><br> “三明档案”在2019年初辞旧迎新的时节曾撰文表达自己的心志:“立足三明的地方特色,积极打造‘三明记忆’档案文化精品,让越来越多的人听到档案的声音,看见档案的价值,感受档案的温度。/未来,我们将用心勾画梦想的实现,凭借忠诚和专业,继续背负使命和担当,给档案以立场、以思想,给档案以温度、以灵魂,让档案工作更显价值、更具尊严、更富情怀。”[8]<br> 其实,小魏和陈琳她们已经做到了!<br> 就像小魏在2012年10月18日《中国档案报》上发表了《陈景润学籍档案背后的故事》一样, 陈琳也在2021年8月12日《中国档案报》上发表了《福建三明:深挖馆藏资源,服务群众文化需求》,介绍了三明市档案馆的成功经验,供全国范围的兄弟单位学习交流: <div> <br></div> <p class="ql-block">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档案馆深挖馆藏档案资源,统筹档案开发与展览展示,加强档案编研,利用多种载体展示档案开发成果,为不同人生阶段、不同人生阅历、不同文化需求的群众提供个性化的档案服务。</p><p class="ql-block"> 为扩大档案宣传影响力,三明市档案馆于2016年开通了“三明档案”微信公众号。5年来,“三明档案”始终坚持推送原创文章,以接地气的视角,鲜活的故事,温暖的文字,让人民群众通过档案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给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受到市民的广泛欢迎。[9]5年来,115篇原创图文,获得55.3万阅读人次,2.3万个点赞、“在看”,1875条留言。在全国同类型公众号中,始终名列前茅。[10]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此外,市档案馆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做好线上线下互动交流,2018年以来,市档案馆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开展了10次档案宣传活动,引导学生、社区居民、企业职工了解档案、了解三明;多次组织与热心网友的见面活动,并邀请他们参观市档案馆,强化双向交流与沟通,听取网友意见,了解网友需求,不断提升“三明档案”微信公众号的群众满意度。</p><p class="ql-block"> 举办展览是开展档案宣传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三明市档案馆举办或承办了多个档案展览,积极引导市民群众前来参观,滋养爱党爱国情怀,赢得了群众的一致认可。市档案馆于2018年在线上线下同步推出了“三明重工业基地建设档案图片展”,讲述了三明建设重工业基地的缘由,再现了三明开基创业的历程,展示了三明第一代建设者们的奋斗足迹。</p> <p class="ql-block">2019年,承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档案文献展”,展出了珍贵档案200余件,一件件珍贵翔实的档案,一幅幅真实的历史图片,吸引了大量群众参观。2020年,举办了“怀揣群众满意初心,扬起驶向文明的风帆”线上档案展,通过回溯上世纪80年代困扰三明生活的出行难、住房难、就医难等“八大难”,讲述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起源于三明的原由,激发三明市民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今年举办的“峥嵘岁月 创业之城——‘沪明记忆’图片展”,展示了“小三线”建设时期上海与三明结下的深厚情谊。[11]</p> 陈琳的这篇文章在《中国档案报》发表后,市档案馆曾向上级领导汇报呈阅,获市委常委、秘书长杨兴忠批示肯定。[12]<br> <p class="ql-block"> 随后,“三明档案”将该文扩充成一篇微信推文,予以推出。该文将后两段归纳为“编好‘纸质书’ 弘扬学史风尚”。对市档案馆编的纸质书,我深有体会。我就是被小魏文章吸引来查陈景润的学籍档案,就此开启了档案馆版《陈景润与三明》。此书让我往下续写《这块土地的灵魂――陈景润与三明》,还影响了厦门版的《少年陈景润》,以及福建江夏学院的《学生陈景润》的纪录片。</p><p class="ql-block"> 这天,小魏正在忙年终总结的工作,手上正拿着福建江夏学院因为《学生陈景润》纪录片来查档的证明,便问我:“江夏学院拍的那个陈景润的纪录片怎么样了?”</p><p class="ql-block"> 我那下还以为那些研2女生是师范大学的,说:“我还以为她们是……”</p><p class="ql-block"> 小魏把当时江夏学院来查档的证明和单子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立项通知给我看。</p><p class="ql-block"> 我一见就问:“可以拍下来吗?”</p><p class="ql-block"> 小魏说:“可以。”</p><p class="ql-block"> 我拍好后说:“我采访过后有和她沟通,她说她们是流水作业,她们只负责拍摄素材,后面的程序是其他同学做的,成片后会发给我和你们馆里。我看到前两天那女生有分享我的美篇,可能是需要文字,而我已经自己从录音里抠下来了,她们刚好拿去用。”</p><p class="ql-block"> 我相信,档案馆版《陈景润与三明》的影响力还会延绵不绝,“陈景润学籍档案背后的故事”还在继续发生……</p> 三明市档案馆在2020年陆续公开出版了《我的青春岁月》以及《抗日战争档案汇编》大田卷、清流卷,展示了不同时期三明境域的人文历史,为进一步研究地方史实提供了档案支撑。令人欣慰的是,我就是其中《我的青春岁月》的特聘编辑,是市档案馆和小魏的大力襄助,让这本书更加丰富与厚重。 《档案见证三明工业荣光》是反映三明建市历史的所有书籍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能排在她前面的只有两本《崛起》和一本《我们的老照片》。2019年,在挖掘馆藏资源的基础上,市档案馆广泛走访亲历者,采集近百小时时长的口述档案资料,征集400多份珍贵档案图片,编辑出版了书籍《档案见证三明工业荣光》。书籍以一份档案一个档案背后的故事为体例,甄选了19份档案,讲述19个故事,辅之以72张图片,生动展示了三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13] <p class="ql-block"> 档案馆是怀旧年代最吸引人的文化富矿,“三明档案”是怀旧浪潮中最汹涌的潮头。《档案见证三明工业荣光》还只是已经汇集的一小部分浪花,就能够如此精彩;如果将其中更多的方方面面、条条块块汇聚成书,相信一定更加地精彩纷呈!</p><p class="ql-block"> 对于我等七老八十的老学究来说,小魏、陈琳她们是年轻灵利的小女生;对于新一辈读者来说,她们是聪慧靓丽的小姐姐。她们在单位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下,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让“三明档案”成为一个闻名全国的文化品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档案巾帼绽芳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23日上午,我在三明市档案馆编研开发科办公室看小魏她们手上在忙年终总结的事。我问:总结是个人的还是科里面的?说是科里的。她们事情做太多了,有的自己都忘记掉。</p><p class="ql-block"> 看着小魏她们忙年终总结,我想起前些天来此说的自己的年终总结。我这下是陷在4本版的中间了。我前面算了一下,我今年把第3部的尾巴写掉了,后面写这一组迁明企业等于就是第4部的中间了。到省馆书这篇是第19章。非上海的十家迁明企业那些大的单位我自己也爱写,像纺织厂一样写了有三四千以前没有的新读者看也很高兴。像一公司、安装公司、两个药厂,农药厂和制药厂,都去掉四家,约一半了。这十篇一加,都30篇左右,过一半了。后面再写些就够了。我是想新的一年再咬紧牙关把这写掉。我前面会把3本版往外拿主要就是想要袁启彤写书名,这下书名写来了。或许像杨丽说的,“写不写在你,出不出不在你。”我就这样写下去,像杨丽说的,从教育界人士到文艺界的人才,到迁明企业、知青,慢慢地是这座城市的历史了。我为自己的使命感写,为这块土地写,为迁一代和迁二代写,为上下几代的读者写。</p><p class="ql-block"> 因她们每年都有去社区讲课的任务,陈琳便说:“明年可以去陈景润实验小学也讲次课。”</p><p class="ql-block"> 小魏说:“邓老师跟陈景润实验小学很熟悉,帮忙联系一下。”</p><p class="ql-block"> 我说:“可以咧。我跟潘玲校长讲一下。”</p><p class="ql-block"> 陈琳说:“就讲陈景润。”</p><p class="ql-block"> 小魏说:“陈琳当过一中老师,课讲很好的。”</p><p class="ql-block"> 坐一会后我告辞下楼,去社科联送这本杂志给林日上。前些天林局在市图书馆召开的书院研讨会上,我们相谈甚欢。我说:“三明动车南站一下车就在车站对面耸立着‘杨罗李朱’的塑像,这是非常精准的三明地域文化名片!三明的地域文化千姿百态,包罗万象,但其中最精髓的就是‘杨罗李朱’师生间的文化传代。”林局说:“能得到你的表扬很高兴,那就是我们设计的。”而这次《时代三明》发我这篇文章,题图就是杨为春拍摄的三明南站前“杨罗李朱”塑像的大图。在三明文化界,还是有不少喜欢“杨罗李朱”的知音高人……</p><p class="ql-block"> 我忙到回程等公共汽车时才有空拿出《时代三明》来翻看,上车后也在看。这期是跟三明市妇联联办的“三明的她之巾帼同心绽芳华专题”,三明市辖1市2区八县各行各业的女性精英佳丽攘括于此。</p> 我直到公交车都开到下洋路段时才看到,有篇《三明,从“合”而来》,这不是小魏她们“三明档案”公众号上的文章题目吗?看看清楚,署名就是“陈琳、魏素凤”!再看看清楚,文章就排在我那篇前面!还有这么巧的事情!跟上次档案评选时我们三个人的文章一起发表在《福建档案》一样! 我骨子里就是“杨罗李朱”的味道,而这下这篇最能体现我“杨罗李朱”思想的文章在我最心仪的当地杂志上发表时,前面就是她们的文章,是上苍安排的当下版师生故事在精彩迭出……<br> 我下车后拿着杂志给小魏打电话,说:“我送去的这期《时代三明》上也有发你们的文章,你们不知道是吗?”<br> 小魏说:“我们不知道。有时候人家选用了没给我们讲,我们都不懂得。”<br> 我说:“是《三明,从“合”而来》。”<br> “在哪一页?”<br> “就在我那篇的前面两页。”<br> “哦,看到了!”<br> 我此番做档案馆的功课做两趟了,前面一次球被打飞到天上去,第二次因一朋友过世忙三天后文气跑没掉,这下又要重新开始。这天的巧事又让我找到感觉了……<br> 小魏陈琳她们很敬业,那么“烧脑”的活一个策划一个主笔忙得风生水起,却低调得很,不喜张扬,是我这样中“杨罗李朱”文化传统的“毒”太深的人,她们叫我“邓老师”是礼貌和客气,我却“把客气当福气”真的把她们当学生了,在她们的成才成功中自己蹭一些成就感。<br> 我深受陈景润的历史老师邓新圆老先生的影响,喜欢把闽学四贤说成“杨罗李朱”。我等不才,当不了杨时,也成不了朱熹,但我可以像罗从彦学习,以杨时为师,就不会一辈子白活了,我再用平生所学去教自己的学生,我的学生中一定会出现朱熹,一代没有,就再下一代!就这样一代接一代,文化得以传承下去……在这样师生间的文化传代中,学生的成就,体现了老师生命的价值!正因为如此,我在自己锲而不舍、不屈不挠地奋斗之外,还把自己的弟弟带上文学之路,还喜欢弟弟一样的童大焕和妹妹一样的杨丽,如今再把小魏当第二个小童,把陈琳当第二个杨丽……<br> 注释<br>[1][5][8]原创 编研利用科:《探秘档案馆二:档案馆到底在干什么?》三明档案 2019-02- 03 09:06<br>[2][3][4]原创 三明档案:《探秘档案馆一:档案馆能为您做什么?》三明档案 2017-02-19 09:59<br>[6]刘盼红:《情牵八闽:我与福建小三线研究》,《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三线建设研究者自述(第六辑)》,第227-228页。<br>[7]同[6],第229-230页。<br>[9][11]陈琳:《福建三明:深挖馆藏资源,服务群众文化需求》,《中国档案报》,2021年8月12日。<br>[10][12][13]原创 编研开发科:《福建三明:深挖馆藏资源,服务群众文化需求,反响积极》,三明档案 2021-09-02 15:36<br><br> 二0二一年十二月十三日至十二月二十七日<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