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长朋友:</p><p class="ql-block">新年好!</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万象更新。新的一年再一次如约相见。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泸县一中向您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为切实保证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和有意义的假期,现将元旦放假暨2021年秋期第四次归宿假安排及相关安全注意事项告知如下:</p> 放假时间 <p class="ql-block">现将学生假期安全注意事项告知家长,希望家长监督孩子做好以下几方面安全工作:</p> 疫情防控 <p class="ql-block">根据2021年10月24日《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新要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对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和直辖市、省会城市所在街道旅居史的入( 返) 川人员,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每3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直至离开旅居地满14天为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对 14 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直辖市、省会城市所在区) 旅居史的入(返)川人员,要及时实施3天内2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的,纳入社区管理,健康监测至离开旅居地满 14 天为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公布本土新增感染者但暂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的,相关入(返)川人员参照上述规定执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对相关地级市(直辖市、省会城市所在区)公布本土感染者后的入(返)川人员,要继续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5.放假期间,相对固定行踪,做到所到地方和接触人员可追溯。尽量不扎堆、不聚会、不到人员密集的地方,随身携带口罩,根据场所疫情防控要求自觉佩戴好口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关注国家、省级疫情防控指南,学生返校时主动接受学校的体温检测和疫情常态化管理流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7.建议公布有本土新增感染者但暂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本次放假期间尽量不回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8、返校前一天,全体学生要向班主任报告假期外出情况,班主任做好登记,如有去过风险地区或与风险人员接触过的学生要要求其暂停返校并及时做好登记和报告学校德育处,到校学生当晚要填报健康监测表和“疫情防控健康承诺书”。</p> 防溺防滑 <p class="ql-block">严禁孩子私自到池塘、沟河、堰塘、水库等水域洗澡、洗衣裳、钓鱼捉虾、戏水或冒险活动。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徒手施救,须大声呼救,找附近的大人来施救。可带孩子到游泳馆学习游泳技能。注重防滑安全。</p> 交通安全 <p class="ql-block">在公路上要靠右行走,注意来往车辆,切不可走路玩手机。不要乘坐无牌、无证、无保险、超员、车况不好和酒驾的车辆。孩子不能骑自行车上路;严禁学生骑摩托车和电瓶车,更不能骑车载人。</p> 防高空坠物 <p class="ql-block">高空抛物指从高处抛掷物品,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该现象曾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在“陋习排行榜”中,它与“乱扔垃圾”齐名,排名第二。高空抛物视造成人身伤亡、财物损失的严重程度及高空抛物者的主观恶意程度,可能涉及到犯罪和追究刑事责任的问题。</p> 防震减灾 <p class="ql-block">1、地震时就近躲避,地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地震来临时,正在上课,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当人们在遇到突如其来的地震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应急措施。在来不及逃出房屋的情况下,住平房的人可就近躲避在坚固的写字台下、炕沿下、床板下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若地震时在立交桥上,司机和乘客应迅速步行下桥躲避;若地震时正在车间、影剧院、商场、学校等公共场所,若时间允许可依次迅速撤离;在来不及时,可就近躲在车床下、桌子下、舞台下、椅子下、柜台两侧等处。大地震后还有多次余震,此时不能回到尚未倒塌的建筑物内;倒塌的建筑物如发主火灾应迅速扑灭,以救出被困往其中幸存的人。 被埋在废墟中的人,应尽可能加固自己同围的支撑物,并用连续有规律的敲击声和呼喊声求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公共场所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在行驶的电(汽)车内: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救人的方法:应根据震后环境和条件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通过了解、搜寻,确定废墟中有人员埋压后,判断其埋压位置,向废墟中喊话或敲击等方法传递营救信号。身体应尽量蜷曲,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震后,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教育孩子在家要注意防火、防触电、防煤气中毒、防烫伤。注意森林防火,严禁将火源带入山林里。妥善保管好家庭存放的有毒、有害物品,防止孩子接触。遇到雷雨天气,千万不要站在高耸的物体下(如旗杆、大树、电杆、烟囱),不要靠近有金属物的地方。汛期注意,小心山体垮塌,不要冒险过河过桥。</p> 消防安全 <p class="ql-block">1.自觉学习消防安全“四懂、四会”知识。“四懂”:懂得岗位火灾的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火灾的方法;懂得逃生疏散的方法。“四会”:会使用消防器材 ;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逃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学生在校内不得使用大功率电器,不私拉乱接电线,不使用明火,严禁在寝室内为手机充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学生在家中时务必正确使用电、气、火等,离家时做到关闭水、电、气、火,确保个人或他人的安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 在野外、林区时,不携带火源、不使用明火,不开展野炊、不随意丢弃玻璃瓶等聚光物品、不燃放烟花爆竹,发现森林火情,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p> <p class="ql-block">5.不吸烟,生活健康,积极向上,不追求成人生活,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不违规野外用火,不燃放烟花爆竹,共同守护森林安全!</p> 食品安全 <p class="ql-block">教育孩子不吃腐烂变质、过期食品、生冷食物。不偷摘别人的果实,谨防有农药。</p> 用电安全 <p class="ql-block">1、使用不会使用的家用电器需要家长指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湿手切勿触碰电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不要用手、金属物或铅笔芯等东西去拨弄开关,也不要把它们插到插座孔里。喝水或饮料时不要在插座附近喝,以免水或饮料洒到插孔里,造成电器短路,着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在户外玩耍时,要远离高压输电设备及配电室之类的地方。不要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不要到配电室中去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房子周围有许多电线,不要在电线上面搭挂、晾晒衣物,以免发生危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发现有人触电,在救助触电者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在切断电源之前,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者,否则救助者也会触电,学生赶紧拨打打“120”急救电话,让医生来救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校内,学生禁止进入总电房,不要用手触摸总开关。做到两关 :走前关灯、关电源。</p> 活动安全 <p class="ql-block">不准孩子进行不安全的戏闹,如抛石头、杂物、弹弓、木棍、铁器等追逐打闹开玩笑。不准到工地、危险建筑物和电力设施附近玩耍。</p> 防骗安全 <p class="ql-block">不搭陌生人的便车,不接受陌生人的钱物,不和陌生人搭话,不给陌生人带路。防范网络诈骗,不轻易给陌生人转账汇款。要学会使用“110”报警电话,但切忌随意拨打,否则要负法律责任。</p> 网络安全 <p class="ql-block">文明健康上网,谨防孩子接触不良网友和不良信息,不与网友见面。遵守网络道德和网络安全法,不在网上造谣传谣,不随意转发网上内容,不在网上传播病毒,不散布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论,不传播不健康内容,不侵犯个人隐私。</p> 拒毒防艾 <p class="ql-block">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果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而要远离,三要报公安机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p> <p class="ql-block">由于艾滋病毒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以及伤口的渗出液中,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艾滋病的预防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避免接触传染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洁身自爱,避免婚前的性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不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等一次性器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不擅自输血或者使用血制品,必须要使用的情况下,必须在正规的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不与他人共用牙刷、毛巾、剃须刀等个人卫生物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避免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以及尿液等接触。</p> 安全与卫生 <p class="ql-block">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洗衣物,学会整理自己的床铺和卧室。注意猫、狗等小动物身上的传染病,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小心寄生虫,生病要及时就医。</p> 安全与文明 <p class="ql-block">教育孩子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不打架。看电视要多看科教类的节目,增长见识,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的志趣。假期内学生无特殊情况不得返校,更不准翻围墙和校门进学校,否则后果自负。</p> 心理健康 <p class="ql-block">家长应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感受亲情的温暖。引导孩子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多动脑、动手、动口,丰富孩子的假期生活,开发兴趣,锻炼能力,磨练意志。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适当训练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p> 习惯养成 <p class="ql-block">督促孩子遵循作息规律,每天按时就寝,按时起床,认真完成暑假作业,保持健康积极的学习生活状态。鼓励孩子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文明、健康、有节制地玩手机、看电视。</p> 平安返校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生返校须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返校前,请家长督促孩子理好发,带上校牌,带齐假期作业、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学生还需带上“泸县一中与学生家长签订的安全责任书”,家长在相应的签字栏签字,督促子女返校后交班主任,由班主任存档保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学生按时返校,返校时按照学校要求不携带手机、香烟、火源、危禁物品、电子产品、三无食品等,途中注意交通安全,返校后不得随意出校。</p> <p class="ql-block">总之,希望家长教育和引导孩子增强安全意识,学会一些基本的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技能。按时完成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祝您和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愉快的元旦假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四川省泸县第一中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2021.12.23</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丨泸县一中安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审核丨辛基明 胡基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