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宣化涅槃山

临风

<p class="ql-block">  1978年8月,位于燕赵大地的逐鹿县已是郁郁葱葱。太阳照在大地上,也照在桑干河上,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逐鹿县位于桑干河、洋河盆地,是瓜果的天然种植地。8月份,已是瓜果飘香的季节。当地的葡萄、悠悠果,香甜可口,美味无比。年轻的姑娘们脸上红扑扑的,像鲜嫩的水果一般惹人喜爱。</p><p class="ql-block"> 我们接到命令,老挝回国休整结束,部队立刻开往新的国防工程基地,进行工程建设。于是我们马上收拾行李,带上枪支,整装待发。告别逐鹿、告别水磨、告别沉积心里的愁绪和恋恋不舍。</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我们乘坐军车离开水磨,离开逐鹿,开往宣化的深山里,车越开山路越陡与险。最后我们在一座山的平坦地上停了下来,这里有许多的残垣断壁、废弃的破窑洞。据后来得知,这里曾经也是一个村庄,由于环境恶劣,村民们陆续搬离了这里,最后留下了原有村庄的遗址。我们连队来到时,营房还没建好。只好每个班自己动手,把破窑洞整理出来,作为临时的住所,好在时值夏末秋初季节,气温还算比较高,我们就在窑洞的地面搁上木板,铺设褥子,晚上就在窑洞里睡觉了。到了半夜,突然狂风暴雨,窑洞顶漏雨了,地上全是水。这是我们来到北方后,经历的第一场大雨,我们马上卷起铺盖,躲在没水的窑洞边上。一直等到天亮没雨时,我们开始加固窑洞,渐渐的才安稳下来。</p><p class="ql-block"> 大雨连续下了好几天,开往山上的道路也冲毁了。结果粮油蔬菜食品等运不上来,我们饿的跑到饮事班找东西吃,连很咸的箩卜条也放凉开水里洗洗吃了。这个地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难怪原来的村庄被废弃了,我们几个结伴翻了好几座山才找到村庄,买了饼干一类的零食,暂时填饱肚子再说。不过我们部队毕竟是从国外筑路回来的,很快修通了上山的道路。我们的营房也建好了,共建了七栋房子,其中包括每个排一栋房子(四栋)、连部一栋房子、饮事班(含事务长、上司、仓库、厨房等)一栋房子,还有一栋连里的物资仓库,并还建了操场。如此这般,我们的日常生活才算真正安定下来。</p><p class="ql-block"> 到了宣化后,我们部队就正式按照北方部队编制供给了,冬天穿戴配上了“四皮”,皮大衣、皮帽、皮手套、皮大头鞋。可是吃的方面对我们这些从江南吃惯了大米的新兵来说,真的是太难了,早上玉米糊糊馒头萝卜条尚可,中晚餐的二米饭(大米和小米混合)真的是很难吃,吃到嘴里粗粗的,难以下咽。蔬菜类不是大白菜就是土豆,肉类也基本上是以猪肉为主。周末班里自己组织的包饺子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当然,经过一段时间的艰难历程,我们也渐渐地适应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正式进入工程施工阶段,由于环境恶劣,施工条件原始,许多工作都依靠人工才能完成,所以非常艰苦。和我一起参军的老乡就因为土程塌方,牺牲在了这块土地上。那时候特别想家和思念亲人,常常会在月圆的夜晚,坐在山坡上,遥望星空中的月亮,希望把丝丝挂念通过明月带给亲人,望着明亮的月亮就像妈妈的眼睛在远方看着我,想到这也会偷偷掉眼泪。有时会拿着自己心爱的竹笛跑到远处的山上,用笛声来抒发自己复杂的情感和忧伤。</p><p class="ql-block"> 寒冷的冬天来了,到处是冰天雪地,这是我们在北方过的第一个冬季,荒野连绵的山坡看不到一点绿色,刺骨的寒风吹得我们都躲在房间里,每个班都升起了炉子烤火,因气候原因工程也停下来了,部队进入冬季学习和休息阶段。</p><p class="ql-block"> 时间进入到1979年元月份,由于越南的不断挑衅,部队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已经开始了战前动员,我们都已经上交了参战决心书,在自己的个人物品上都写上了寄回家乡的地址和收件人,做好了战死疆场的思想准备。面对边界军民的伤亡,我们个个义愤填鹰,随时准备上战场,保家卫国。可当时的北方大国与我们并不友好,我们也随时准备应对来自北方的危险。</p><p class="ql-block"> 春节过后,战争的气氛越来越浓,不久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访问美国期间,于1979年2月17日,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三路对越南侵略者进行了自卫反击战。万炮齐发,火光冲天,打得侵略者节节败退,打出了国威,真是大快人心。</p><p class="ql-block"> 春天来了,北方依然冰天雪地,但渐渐地寒风不那么剌骨了。光秃秃的山上仅有的几颗小树有了嫩芽儿。之后,一些不知名的小草也长出了各色各样的花朵。</p><p class="ql-block"> 在鲜花盛开的红五月,传来了让我倍感振奋的消息,军队院校要在部队招生,符合条件的积极报名参加。先报名自我复习,后参加部队的预选。可那时条件异常艰苦,一个班10来人才一个房间,环境太杂乱,又没有桌子,每个人只有一张小马扎凳子。我只好躲在我们班里的临时小仓库里看书,仓库里没有灯,白天还能对付,夜晚一片漆黑。没办法只好从工地空压机房找来一瓶柴油,然后用空瓶子自制了一盏油灯用来采光学习。没有复习材料咋办,幸好天津来的新兵小郭帮我从家里寄来了复习资料,太感谢了!真是雪中送碳。</p><p class="ql-block"> 复习的那半个月,我基本上都是夜里12点后才休息,第二天早上起来,满脸黑乎乎的,由于点的是柴油灯,鼻孔中全是黑烟熏的灰。但我有一个念头,暗暗下决心:这个机会绝对不能失去,必须成功,不能失败。</p> <p class="ql-block">废弃的窑洞</p> <p class="ql-block">自制的油灯</p> <p class="ql-block">  全团预选考试的时间终于到了,符合条件的人员估计40来人,考试内容我已经想不起来了,好像就是数学和语文。我们上午考数学,下午考语文,感觉难度不大,基本都做了。但不知错对。大概一个星期左右,考试结果出来了,我们营有两个人(包括我)通过了预选。</p><p class="ql-block">为了更好地复习参加军队院校的考试,我们营首长安排我们两个到营部所在地复习,租了一间民房,吃饭到营部搭伙。在此衷心感谢营首长对我们的关心,使我们俩个远离了吵闹的环境,能静下心来好好复习。</p><p class="ql-block"> 半个月后,军队院校统一考试时间已来临,我们团部设了一个考点,营部专门派车把我们送到了团部招待所。住下后,休息了一天,正式参加了考试。但到底考了那几门课,已记不清楚,似乎有语文、数学、物理等。题目有些难度,有的还没做完,对错心里也没数。但不管怎样,总算考完了。</p><p class="ql-block"> 一个月后,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我被解放军理工大学录取了!我是我们团唯一被录取的,真是太幸运了!并很快通过了体检,我还记得胸透的医生说的一句话,到底是年轻人,很干净的肺。接着,不久就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将于1979年8月底到学校报到。</p><p class="ql-block"> 宣化涅槃山,在这里我度过了生命中最艰难的一年日子,但也是我人生得到最好锻练的地方。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碰到任何艰难困苦,我都会想起在涅槃山的生活,而能坦然面对任何困境。虽然时光流逝己经四十二年,可我常常会梦到那里的首长和战友们,你们现在好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考虑到保密等因素,文中涅槃山是个虚构的地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