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一、旅行的故事:</h1><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25日,跟随漪汾夕照的后北屯驴友队走西张村石窑寺及野驴沟环线,虽然整体线路显示还不到10公里,但上山下沟,走坡过坎,却是名附其实的驴道,也可以说是经典的驴道,奇、险尽在其中。对于我这长期休整的“老驴”,这线也完全够得入手了。应该说,这是漪汾夕照用心设计的一条照顾老少、强弱兼宜,又深入山间,访幽探奇的一条绝佳路线!</p> <p class="ql-block">户外的人,很快便能熟识起来。这个团队里,虽然我只认得群主,但其他人并不夹漠,城市中心的人说的一口地道的阳曲话,听着就格外亲切。而且,我在队伍中也不是一无是处,会照像,不要照顾而且能照顾到人😀。既便您是专业摄家,您把这世界摄给了大家,我还可以把您专心致志的样子给录进去,给大家一个特别的角度,把尽兴和乐趣拉长到旅行之后,是不是把快乐又拉长了一倍?这种感觉让我少了局外人的感觉,所谓“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存在感价值感由心而来,受之若怡。</p> <p class="ql-block">户外团队是松散型的团队。驴友们因缘而聚,一道呼吸户外新鲜的空气,一块品味户外放松的乐趣,互相帮助、互道珍重。聚得高兴,别的潇洒。玩得来可以有下一次;玩不来,一拍两散,心底通透畅亮。</p> <p class="ql-block">户外有户外的规矩,守纪律、不打听。先说守纪律,在户外,多行多走是常有的事,但号令却只有一条,群主要把握线路,指定人手带队和收尾,可能这个队伍的人都尽了兴,他却不能。因为,他要把队伍带出来再完整地带回去,他要应对突发问题,想叫出来的每个人都相对满意,所以他的责任很大,他要有平静的心态,足够的脚力,有同心同德协同配合的队友,这团队才能走得更长久、更有价值。</p><p class="ql-block">至于不打听,也较易理解。再近的人都是有距离的。每个人性情不同,交往不同,能力和兴趣点各异,保持宽松的关系,才不致于给别人带来任何压力和困惑。与大部队出得门去,守好纪律是基本要求,守好好奇心则是对猴哥🐒弟内里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水簾洞下藏雄奇</span></p> <p class="ql-block">老一辈革命家薄一波题写“红叶胜地”,该重新漆描一下了!</p> <p class="ql-block">本视频由漪汾夕照精心制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十字坡头聚豪气</span></p> 与四寺穿越的驴队聚于山头十字梁上 分散就餐 与第二队驴友会聚于山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深沟险壑一壶酒</span></p> 落雪的沟道 <p class="ql-block">窄窄的河道上,两位老驴友品酒煮美食---老汉元宵</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三十春秋两天地</span></p> 驴舍 <p class="ql-block">野驴沟下的真驴</p> <font color="#ed2308">西张村别墅区</font> 崛围山下别墅区 冻得结实的冰面 <p class="ql-block">冬日滑冰的好去处(如果没有人往外赶)</p> <h1>二、西张村及石窑寺的故事</h1><p class="ql-block">西张村的历史源缘:位于柴村街办西北。很早以前,今新城街办的东张村兄弟4人中,有2人迁于此建村,故名。明弘治年间,有宋氏从东张村迁来西张村,末清初,南堰街张氏先祖张全、张干也从东张村来西张村定居。清嘉庆年间,西张村有宋氏弟兄到东张村居住,至今传有后人。之后又有部分张姓人迁来西张村。西张村与东张村有着不解之缘。(资料由漪汾夕照整理)</p> V形山口,石窑寺就藏在里面 <p class="ql-block">神奇的石窑寺:石窑寺位于西张村西山红叶沟中,传说,寺中的晋德祠是为了敬奉一位声名远播的狐仙而修建。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窜向西张村一带,村中养伤的八路军战和村民转移到山中石窑寺,远远望见鬼子兵爬上山来了。眼看一场血腥的杀戮就要临头了。这时,只见鬼子头顶山巅上有个白影一晃,出现了一只狐狸。这只狐狸前腿伏,后腿蹬,顿时山顶怪石飞空,如雨天冰雹,向鬼子砸去。走在前面的鬼子被砸得脑浆迸裂,其余鬼子吓得魂飞魄散,东躲西藏,纷纷坠崖,连砸带跌,死伤大半。鬼子再也没敢踏进山沟一步。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只狐狸,在石窑寺中便修建了晋德祠。</p><p class="ql-block">又传说,当年,日本人入侵太原时,西张村石窑寺附近有个恶少,每日领日本兵胡作非为,横行乡里。一天,日本兵要他和保长去找“大姑娘”。保长是个有良心的人,故意把家里的一个南瓜抱到日本兵面前,说:“太君,大南瓜来了”。恼羞成怒的日本兵当即就把保长杀了,恶少却鼓掌大笑。过后,他把日本兵领进附近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家中。当天,村里便有几个妇女自尽了。恶少的父母无颜正视百姓的指责,便悄悄跑到石窑寺狐大仙的神案前,历数恶子的劣迹,求狐大仙帮助他们的儿子能弃恶从善。然而恶少依旧为非作歹。就在他又一次给日本兵“牵线搭桥”的时候,他的脚尖突然莫名其妙地扭到了脚后,脚步再也由不得自己使唤,居然把日本兵领进了自己家里……。后来听说是狐大仙显了灵。(本故事由漪汾夕照提供)</p> <p class="ql-block">敲响圣诞“鼓”</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石堂窑:位于西张村西老黄沟(红叶沟)石窑寺南断崖下。为天然形成,这里曾是战争年代,西张村百姓避难的所在。分上下2层,上层为石灰岩开放式弧形崖洞,坐西朝东,由北向东南延伸,崖洞北面入口处有长条巨石,由上至下刻有“石堂窑”三字。经一个高、宽不足半米的小洞进入后,豁然开朗,崖洞南北全长约50米,宽1-5米,高约1-3米。崖顶有一整块平直的长方形巨石,上刻薄一波同志题的“红叶圣地”四个红字,题字崖顶靠北有一股清泉分流而下,崖下形成水帘洞,冬天凝为20余米高的冰瀑,直达沟底。崖洞延线东南处,已被人工封闭加了门窗,分割成大小4个崖洞。下层崖洞也是石灰岩崖洞,规模较小,在“红叶圣地”题字岩崖隔上层崖洞之下,南北长约10米,东西宽约3米,高约3米,原为开放式崖洞,现已被人工封闭,加了门窗,洞内石壁略有泉水渗滴。(本资料由漪汾夕照提供)</p> 石窑寺圣泉 <h1>三、西张村两处地名的传说</h1><p class="ql-block">西张村蛤蟆崖:西张村元峁梁北面山坳中(大石头沟)有一个很大的山洞,外形就像青蛙的嘴,当地人称“蛤蟆崖”,传说此洞是二郎神担山时扁担尖插下的窟窿。据传,过去太原地区也是平原,二郎神从别处先挑来了东西两座山放在这里,后来又挑着南北两座山走到这里准备放下时,突然南边的山从扁担上滑脱飞了出去,北山就落在了上兰村那里,而南山却不见了踪影。因此,太原地区的地形就成了东、西、北三面环山,而看不到南山的的簸箕形状。</p><p class="ql-block">又传说蛤蟆崖在西山半山腰中,崖口像蛤蟆大张嘴正对着西张村,人们担心对村里不吉利,因此先人在均实堡上建起真武阁,塑了真武爷像,真武爷手执宝剑,直指蛤蟆崖以镇之。20世纪50年代初真武阁拆除后,蛤蟆崖洞口前长出一棵树,取代了真武爷手中的宝剑,保佑全村平安。</p><p class="ql-block">70年代初秋,村民宋二巴到蛤蟆崖附近割荆条,走到崖口心想进去息息,他进了崖内找了块石头坐下,把镰刀放在一边准备抽烟,刚点着烟,隐隐约约听到沙沙的响声,顺着声音看去,看到旁边草丛内盘着黑色巨蛇,抬着头四处张望,盘着的面积足有小笸箩大小,吓的他超身就跑,连镰刀都顾不得拿了,割下的荆条也顾不得扛了,一口气跑到山下。此事传开,以后很少有人进去过。(本故事由漪汾夕照提供)</p><p class="ql-block"><br></p> 石窑寺西部寺院,一座古庙护龙泉 西张村狐子灯的传说:<br>传说,狐子灯是狐狸摆弄的天灯,能与天感应,预测凶兆。狐子灯多半出现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尤其在寒冷的冬天,狐子灯就会如鬼火般地出现在山中和河边。据说在抗日期间,太原的西山就出现过狐子灯。<br>1944年冬,日本鬼子占领了太原西山,由于敌人封锁严密,在山上坚持游击战斗的贺拉光游击队已经断粮半月了。其中西山一个村的副村长,白天与敌人周旋,晚上给山里游击队送粮。<br>由于敌人在大路上设了关卡。副村长便一头钻进荆棘丛中,未料脚下一滑,整个身子同石块一起向深谷滑去。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剧痛使他苏醒过来,感到一个毛茸茸的小东西正舔他额角的鲜血,强睁开眼,是一只小狐狸!他想用手抚摸,不想这小东西突然惊跑了。只是在暗夜里,它两只眼睛闪着亮晶晶的光。他简单包扎了伤口。站起来时,发现前边隐隐约约有几盏“灯”在闪烁着。跟着“灯”影,他走出了峡谷,找到了游击队。<br>送完粮返回时,已是深夜,他见远处如星的亮点还在闪烁,他不由地心一动,是“狐子灯”!这些可爱的精灵在给他引路,他便大步流星地下了山。<br>1945年,由于叛徒的告密,副村长被敌人杀死,年仅47岁,他被葬在村里的三印坡上。此后,狐子灯再也没有出现过。(本故事由漪汾夕照提供) 终于走出了驴谷!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石窑寺古诗引出来的故事</span></h1><p class="ql-block">西张石窑寺官方简介:尖草坪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柴村街办西张村西4公里老黄沟内、红叶沟扇崖下。又名“石堂窑”。创建年代不详,据现存碑文考证,清代康熙三十六年(1697)、同治四年(1865)均有修缮记录,现存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12平方米。寺庙整个寺院镶嵌在绝壁上,由九个天然石窑洞组成。石窑寺小巧玲珑却气势宏伟。寺内主要殿宇有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韦陀殿、关公殿、土地庙、山神庙、地藏殿、龙王庙、晋德祠等。大雄宝殿石砌台基,长10米,宽7.4米,高0.25米,面宽三间,平顶,前出檐,前檐设廊。寺东晋德祠又称狐仙庙,供奉的是一位庇护百姓的狐仙,又传说是晋文公重耳的外公狐突。狐突和其子狐毛、狐偃忠贞不二的美德令后人景仰,因而此处香火极旺。寺内存清代重修碑4通,民国年间水利碑2通。寺外西面有龙泉寺小庙,其泉水沁人心脾。寺前是著名的“红叶沟”,石壁有薄一波同志的题字“红叶圣地”和亚日君题写的“石堂窑”“佛”字石刻。清《阳曲县志》载,“国朝拔贡崔嗣达 邑人游石堂窑并赋诗”《秋日游石堂》:</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越莽披丛见洞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为求静界逃学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共将老眼看红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独喜秋怀对碧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断壁绝邻僧自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寒灯入夜客无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支离笑我吟难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坐望星河影渐偏。</b></p><p class="ql-block">(资料由漪汾夕照收集整理)</p><p class="ql-block">关于崔嗣达,史见于傅山先生《辨诬公揭》,是傅山与程康庄等为恩师袁继咸鸣冤的一段文章。崔嗣达是其中太原三立书院诸生中的代表。崇祯九年(1639年),十月秋,袁继咸因受到山西巡抚按御史张孙振诬陷而被押解到京,傅山、程康庄等组织书院诸生进行“伏阙讼冤”,并向太原、汾州、平阳、潞州四府发出书信,请全晋诸生陆续进京。上疏共有103人签名,投送到通政司。经过诸生不懈努力和斗争,袁继咸终于冤狱昭雪。《辨诬公揭》载:“山西通省司府州县生贡傅山、卢传弟、周培优、薛宗周、李凯、刘美、胡来贡、樊嶷、董绪、荆光国、韩庄、崔嗣达、程康庄、张璞、杨永宁等谨揭,为学臣请介见纠、禁系已久,乞主持谳案,以存公道、以服士心事”。这段故事,揭示了380多年前的一段师生恩谊:当时,袁继咸是山西学政(相当于省教育主管),主持修复三立书院,收晋士子300余人,傅山、薛周宗、程康庄及崔嗣达均为同学。师爱生,生敬师,士子惺惺相惜,成为三立书院存世立世的根本。三立书院的前身为山西省按察副使陈讲提倡建立的晋阳书院,后改为河汾书院。其地址先在府东街,后迁至侯家巷。后来,这些书院被整合为山西大学堂,成为山西大学的前身。</p><p class="ql-block">关于太原书院的历史:有太原书院始于明之说。最早的晋阳书院,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建立人为陈讲,时任省按察副史,地点在侯家巷西段瓜菜地(今市公安局),收城中学子、仕子讲读于此。万历初年改为河汾书院。万历七年(1579)以“三立祠”之名,建三立书院(三立是晋阳三名士:王通、司马光、薛瑄),地点在右所街(今旧城街一带)。到了明袁继咸召收全省学子,师生相谊演出了一段精彩史话,成为历史上傅山出世最耀眼的一笔。从清顺治到上世纪初的240多年里,晋阳书院一直设在侯家巷,所以侯家巷是文风鼎盛之地,是近代山西文化的集中地!</p> 反过头来看,野驴沟山口应在崛围山舍利塔下往南第四道沟口 五、石窑寺新景<br>2017年,石窑寺九个洞穴被拆除重建。<br>石窑寺新增千手玉观音:<br>2008年春,五台山碧山寺(茅棚山庄)和尚“山人”师傅苏照云入住石窑寺,引荐居士刘、许二位老板为石窑寺捐赠“玉佛”千手玉观音。高3.9米,宽2.2米,厚1.7米,重7.5吨,总价值680万元,由缅甸运抵北京进行加工,2009年运达本寺。(本故事由漪汾夕照提供)<br> <p class="ql-block">冰山雪莲制作的合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