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冬至

西泽泽西

关于冬至 <p class="ql-block">  冬至(WinterSolstice),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p> 关于计划 关于汤圆 <p class="ql-block">包汤圆初体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p> <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耐心地捏着自己手里的小汤圆,生怕太用力就破了,又怕不用力揉不圆。</p> <p class="ql-block">看着自己做的汤圆,最终煮沸,煮熟,我想小朋友们心里应该都很骄傲吧!</p> <p class="ql-block">两种都有,任君选择。</p> <p class="ql-block">自己做的汤圆,吃到嘴里的味道不知道会不会额外甜?!</p> 关于画九 <p class="ql-block">  采用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称作“雅图”,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记载:“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p> <p class="ql-block">渲渝操笔。</p> <p class="ql-block">九九消寒图</p> 关于写九 <p class="ql-block">  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繁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共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笔划所用颜色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p> <p class="ql-block">虽然不能每天一笔了,但本就是为了体验古人关于冬至的文化。那就每人写几个字吧!虽然没有学过软笔书法,但是他们依旧认真,落笔笃定。</p> 关于知识 <p class="ql-block">有关冬至的传说实在太多了,惠子选了自己感兴趣的一篇进行介绍。晞曦则选择介绍关于冬至的谚语和诗词。</p> 关于感悟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项目化活动,大家尝试了太多的第一次。也对冬至这个节气有了深入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晞曦的周记</p> <p class="ql-block">德毅的周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