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粉条香

原上草

<p class="ql-block">  12月25日,我们几位影友来到宝丰县大营镇传统手工粉条加工专业村胡茄庄。 </p><p class="ql-block"> 胡茄庄村位于宝丰县大营镇东北6公里处,全村380户,1800多口人,2000多亩耕地。岭地较多,适宜种红薯。一到冬季家家户户刨红薯、磨粉、下粉条,房前屋后路旁,沟拢都是晒粉条的,加工红薯粉条有300多年的历史。  </p><p class="ql-block"> 刚进村,并没有感觉与其他村庄不一样的地方,于是就开始询问谁家在制作手工粉条。在一热心村民的的引领下,我们走访了4家粉条加工厂。在粉条加工操作间,师傅们正围着排缸用手和粉面,面团和软,变筋后,根据分工,有的掌粉瓢,往开水锅里下,有的往粉瓢里丢面团,有的往外夹往手臂盘。“下粉条有两大加工程序,十几道小工序。要想加工出口感好,纯正的红薯粉条,制作粉面时二罗过细,和面粉时劲要使匀。”加工好的粉条凉一下还需要放进冷库冷冻,反复5次,才可以进行晾晒。看了师傅们的工作,不由感叹,日常食用的粉条竟然需要这么多工序。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