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富林遗址位于上海市松江区,面积约15万平米。常言道:百年历史看上海,千年历史看北京,三千年历史看陕西,五千年历史看晋豫。上海在近一百多年来成为中国近现代工商、金贸、交运的摇篮和中心,而它的历史文化却可以远溯到数千年前。广富林遗址被命名为“广富林文化”,囊括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文化、夏商时代的马桥文化、新石器时代末期的良渚文化,距今四千余年。广富林,上海历史文化之根。 朱雀门,广富林文化遗址的正南门,展现广富林古镇“云间北道第一镇”的辉煌与沧桑。广富林遗址1958年被发现,其后开始多次发掘;2008年开始保护性建设遗址公园;2013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钟台,朱雀门内的钟楼,传说广富林河中有金钟,修此台以纪念和明志 相府桥,一线江与撑目泾交汇处的桥 集贤坊,原名双进士坊,为明代官府为表彰曹氏兄弟二人双中进士而建。自那以后,广富林名人辈出、贤士荟萃 广富林市河,集镇市河是古代广富林主要的水上交通要道,昔日河道两岸华宅依水,商贸繁荣 陆娟亭,广富林布衣才子陆德蕴的女儿读书思文的地方,陆德蕴为明四大家之一的沈周的老师 集贤园,园内建筑由徽浙一带收集而来,用作松江历史和名人的纪念展示。广富林人杰地灵,被冠为集贤镇,明清二朝出进士11人,举人19人,有的既是朝廷高官,又是著名学者 白墙黛瓦、飞檐、马头墙等徽派建筑特色鲜明、古朴雅致 吴王皇甫亭,广富林古称皇甫林,相传春秋时期吴王寿梦在一次狩猎中发现这块宝地,遂下令在此修一华丽亭子,名谓皇甫亭 状元门 阙门,上面镌刻的长对联:<div>“史开炎夏 文震中州 诗画雄吴门 松郡烟岚多贤俊 义撼山河 忠凌日月 五千年风雨 热血一腔颂今古。”</div><div>“翠染九峰 波环云梦 莼鲈悔洛邑 华亭景物凭冯品 衣被天下 粮贡京都 六百里方圆 域情两种冠中西。”</div> 皇甫路、平顺亭 富林台,水陆秋色,“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唐.鱼玄机)” 禅院桥、知也禅寺,相传明末清初,云游僧人“知也法师”尽心尽力救治受瘟疫肆虐的广富林灾民,寺名由此而来,这里还留有知也桥、和尚溇、和尚坟等纪念他的遗迹 山门,寺院正面的牌楼,一般有三个门,故又称“三门” 大雄宝殿 五方文殊殿 祖师殿,供奉知也祖师法像 富林塔,居于“知也禅寺”和“三元宫”当中,晚唐风格的三重檐塔,广富林的最高建筑。这个标志性建筑有点“小京都”的感觉,内有古陶艺术馆,展示数百件不同时期的精美古陶 三元宫,广富林最早出现的祭拜场所,供奉尧、舜、禹,古称天官、地官、水官的三官大帝,是道教创立时最早的信仰之一。乡民一般称为“三官堂”,为的是保佑广富林风调雨顺,丰衣足食 灵官殿,灵官是道教最崇奉的护法尊神 元辰殿,供奉斗姥元君及六十甲子神 长生殿,供奉南极仙翁,又称长生大帝。传说经常供奉这位仙神,可使人长寿 慈航殿,供奉慈航道人,民间称之为观音娘娘 广富林文化展示馆,方圆建筑群漂浮水上,展厅置于水下,给人踏入地下、走向远古的时空之旅暗示;再通过考古记忆、历史兴盛等场景设计,让观众在时光隧道中体验和阅读城市变迁 水下博物馆延绵千米,红色金字塔屋顶露出湖面,场景恢弘壮观。这些展馆和寺院都有着和故宫一样的红墙,故宫红,给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 陈子龙纪念馆,出生于广富林的陈子龙为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忠烈民族英雄 碧水石桥,红枫出墙 富林印记,塔式建筑,设计造型代表记年印鉴,室内展示自1959年以来广富林的考古发现记事 缽池广场,相传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受广富林盐缽头的启发,大力发展制盐,强国富民,并给予广富林物资馈赠和赋税减免。盐缽头和制盐为广富林人的吉祥物 广富林湖,岸边排列着富林塔、展示馆、纪念馆等,二百米长的纤夫桥跨在湖上,意在回味当年广富林商贸繁荣、船运发达的盛景 古窑展示馆,水车、瓦罐窑 关帝庙,广富林自古就有关帝庙,关帝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被民间尊为武圣、关公,是广富林先民的保护神。庙的后院有魁星楼 城隍庙,明朝时松江突发霍乱,镇上陈、王两位乡绅奋力救助乡民。两位善者离世后,乡民感恩捐资建庙,取名陈王庙,后被念成城隍庙 皇亭矶、皇亭阁,康熙帝第一次到松江途经广富林时,御舟泊岸之地为皇亭矶,皇亭矶建筑是据当地老人祖辈传述而建 庙会街,城隍庙通往皇亭阁路上的明清风格长廊,带来一种穿越感 官塘桥,古代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皇帝御舟所经河道,不经朝廷批准不得架桥。康熙帝御舟二次途经这里,广富林连接郊野公园的官塘桥和御赐桥是据当地老人祖辈传述而得名,架桥经朝廷批准,是否皇帝赐名不得而知 玄武门,北门 广富林文化遗址考古研究展示馆。文化遗存,记载着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见证着城市的兴起和发展,是宝贵的、永恒的精神财富 <p class="ql-block">阡陌印象,这片田地是广富林遗址核心保护区,泥土下面深藏着秘密,曾发掘出四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墓葬数十座、各类遗迹数百个、各种遗物数千件。松江是上海历史的发祥地,黄河流域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的交融造就了广富林古文明,上海最早的城镇源于汉代,上海人最早的祖先是河南人</p> 河汊纵横水清清,两岸芬芳四季花,春天梨花桃花油菜花,秋天银杏红枫红杉树 福林照壁,上面刻有广富林和松江有史记载的重要人物和事件 牌楼 墨宁国乐展示馆和其它展馆,园内有各类主题馆20多个 骨针广场,广场中间立着一根骨针,象征先人编制衣被渔网的工具,也是广富林发掘出来较多的代表性遗物。骨针广场与朱雀门为公园的中轴线 春秋台,古建筑残垣区,展示春秋秦汉等时期的风貌元素 红星门拱,方石垒砌的有历史年代的拱跨长廊,每个拱跨中间都有一颗上世纪50年代雕刻的红五星 金天牛,相传天牛被玉皇大帝发配人间,就落在广富林此处,牠默默地为广富林先民拉犁耕地,庄稼年年丰收,为表感激,先民把天牛叫做金牛,广富林也被称为金牛福地 福地清流行舟,别有一番情趣 天牛塘,天牛下凡广富林后,每日耕作之后卧水休息之处;岸边一根重达90吨的花岗岩石柱冲天而立,称天牛柱,传说是拴牛绳的柱子 天牛桥,长106米,十九孔石拱桥。在各方的精心呵护、培育下,广富林成为上海文明摇篮的圣土,园林风景的典范,被誉为上海的小故宫。想了解上海的历史渊源,想欣赏魔都的江南水乡、庭院风光,想休闲旅游、古风摄影……广富林都能满足你 拍摄于2021年11月28日<br>史料性文字编写参考网络和公园宣传资料<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谢谢观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