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装修听音室

荒村野老

<p class="ql-block">一晃又到了写年终总结的时候了。</p><p class="ql-block">这两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出不了远门,困在家里没事,把二十多年前自己组装的一台电子管功放拿出来重新调试,业内术语称之为“摩机”。</p><p class="ql-block">开始只是“小打小闹”的整理了一下机内的走线,更换了几处元件,音质得到了一定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摩机前的功放</p> <p class="ql-block">随后,摩机的劲头儿越来越大。为了减少电源部分的磁场及机械震动对放大器的影响,拆下了变压器和电源部分,装入另外一个机箱,并且改进了电源电路,把新增加的电源机箱塞得满满当当。</p> <p class="ql-block"> 首先拆下了电源变压器</p> <p class="ql-block">完工之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效果果然不错。左右</span>两个声道更加清晰分明,低频的力度也有所增加。高音部分表现的细节更多了,仿佛高音频段向上得到了延伸。电子管机声音发“朦”的短板,得到了改善。</p> <p class="ql-block"> 从一只变压器扩展到</p><p class="ql-block"> 满满当当的电源机箱</p> <p class="ql-block">再听了一段时间,又觉得音场还不够开阔。<span style="font-size:18px;">索性把功放电路也全拆了,重新设计了一个带 SRPP 电路的放大器。</span>SRPP 电路的最大特点是失真率小,频响宽阔,动态范围大。</p><p class="ql-block">装好之后,果然不负期望,音场向两边扩展了不少,仿佛延伸到了房间的两个边墙。</p> <p class="ql-block">  拆了放大电路,重打鼓另开张。</p> <p class="ql-block">不仅如此,SRPP 电路还强化了音色的柔化与润色作用,更加充分地品到了胆机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用仪器查找问题</p> <p class="ql-block">全部调整完毕后再听,<span style="font-size:18px;">音质有了明显改善,仿佛重</span>新更换了一台放大器。</p><p class="ql-block">解决了放大器的音质问题还没有完,下一步又想再改善一下它的音色。都知道对放大器音色影响最大的,就是电容器元件,在试过了德国、英国、法国生产的若干知名品牌的电容器后,我的耳朵最服的,还是美国“西电”公司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生产的电容器。</p> <p class="ql-block">  拆机旧“西电”电解电容器</p> <p class="ql-block">毕竟那个年代是电子管机的鼎盛时期,不只是电容器,就连换上一只西电的电阻,哪怕品相再差,音色都有向好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拆机旧“西电”碳膜电阻</p> <p class="ql-block">庆幸当今有了方便的网上购物,使我能够足不出户而四处搜购七、八十年前生产的拆机旧零件。</p><p class="ql-block">前后大约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摩机完毕。一台音质优秀,音色甜美,放大线性良好,频带超宽,解析力颇高的电子管功率放大器,呈现在了我的面前。</p> <p class="ql-block"> 摩机后的电子管放大器,</p><p class="ql-block"> 下部是电源。</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好马配好鞍”,有了这么好的放大器,不把听音环境收拾一下,实在对不起它了。况且内行人都知道,想要听到好的声音,器材最多只占百分之五十的成分,另外百分之五十的因素在于听音环境。</p><p class="ql-block">说干就干!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验收。</p> <p class="ql-block"> 装修前的房间</p> <p class="ql-block">可惜家里能够充当听音室的房间实在太小,不足 13 平米。更要命的是,房间的比例非常不好。</p><p class="ql-block">音乐厅(听音室)的高、宽、长的黄金比例为, 1:1.62:2.62。最忌讳的是:高、宽、长的比例成整数倍。因为那样很容易产生驻波,影响音质,难以消除。而我这房间的高度与宽度之比,只相差几公分,成了 1:1 的比例。完蛋!</p><p class="ql-block">“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一 大庆人的豪言壮语。</p><p class="ql-block"> 对,“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不出条件也还要上!”一一我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 装修用的工具一应俱全</p> <p class="ql-block">布置小房间的第一要素是吸音,但是吸音过量又会使得声音发干发涩,失去圆润感和空间感。</p><p class="ql-block">我没有经验,也没有专业测试仪器,只能闷着头干。天花板上贴了 3 公分厚的隔音棉,四面墙壁粘满了 5 公分厚的吸音棉,脚下木地板,吸音措施肯定是用过头了。</p><p class="ql-block">没关系,再花钱把吸去的声音找回来。</p> <p class="ql-block">  用膨胀螺栓吊在顶棚上的散射板</p> <p class="ql-block">我设计的最大亮点,是在天花板上吊装了大面积的散射板。此举不但向下反射了上部空间的声音,而且大大提高了声音的“包围感”。</p><p class="ql-block">第二个亮点是,采用高低不同的全频反射板,围出了一块听音区,解决了吸音过量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p><p class="ql-block">美妙动听的声音离不开干净的电源,电源问题是我最头疼的。没有条件专门拉一条专用市电线过来,只好将就用一台普通的稳压器稳压,后面接上一台拆机的美国产 1:1 的隔离变压器,用来屏蔽掉市电中的杂波,避免干扰。</p> <p class="ql-block"> 稳压器和隔离变压器</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慢慢干,耗时三个月,终于胜利完工。</p><p class="ql-block">干到这时,我才搬出了我收藏的宝贝音箱。曾有一种说法:没有玩过英国 BBC 的 LS3/5A 音箱的,不能算是真正的发烧友。我恰好收藏了一对早期 Rogers 15欧的黑牌 LS 3/5A音箱,而且还是极为少见的专业播音用的卡农插头那种。该音箱以前曾经用过的脚架也弃之不要了,为它重新量身定制了一副新脚架伺候。</p><p class="ql-block">还有雪藏的 CADAS 信号线,MIT 喇叭线,也都拿出来一并用上。</p> <p class="ql-block">  新置办的音箱脚架,40 Kg/对。</p><p class="ql-block"> 又加灌了10Kg 铁砂,刚好100斤</p> <p class="ql-block">音箱的摆位调整,也是一门技术活。经过反复,仔细的调整之后,终于找到了最佳摆放位置。</p><p class="ql-block">此时坐在听音的“皇帝位”上,听不到眼前的音箱发声,声音已经完全“脱了箱”,就像是从对面摆放的机器上方发出。并且各种乐器依照它们在乐队里演奏员的座位发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音场,清晰可辨,让你仿佛置身在音乐厅的现场。</p><p class="ql-block">整套系统的音色也是按照我自己的喜好调校出来的。钢琴的高音清亮圆润,低音饱满丰厚,“颗粒感”凸出。 弦乐柔和悦耳,所谓像“天鹅绒”般的柔顺。人声和各种乐器的独奏,表现的活灵活现,栩栩传神。</p> <p class="ql-block">  听音皇帝位,仅供一人欣赏。</p> <p class="ql-block">花费了这么大的功夫摩功放,装修房,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欣赏音乐。</p><p class="ql-block">现在坐下来,静静地重听过去听过数遍的CD盘,马上感到了明显的不一样:录音水平高的盘,觉得音乐表现更好,愿意听。录音水平不太好的盘,缺陷被明显放大,有点听不下去了。</p><p class="ql-block">海菲兹是公认的二十世纪伟大的小提琴家,他的演奏技巧娴熟,音乐表现准确,给人的感觉却是“冷冰冰”的。评论家们说,他本人和他的音乐都像是大理石雕像般冰冷。还有人说他的演奏是“手到心不到”。</p><p class="ql-block">我是不爱听他演奏的曲子,很少听,但是没少收藏他的盘。收藏的目的是作为“标准版本”来与其他演奏家做比较,因为他演奏的乐曲找不出一点瑕疵。</p><p class="ql-block">可是现在再听,他的音乐已经呈现出了些许的“温暖”,入耳好听,所以今后我将会多听了。</p> <p class="ql-block">  海菲兹演奏的所谓“四大”</p><p class="ql-block"> “八大”小提琴协奏曲</p> <p class="ql-block">与之相反的例子是德国指挥家富特文格勒的作品,我个人认为他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血统纯正”,古典音乐的核心是“德奥乐系”。另一方面是他的指挥造诣确实超群,在他手底下调教出来的柏林爱乐乐团,至今仍是世界交响乐团中无可争议的 No1。</p><p class="ql-block">由于他出众的音乐才能,二战时期被纳粹指定担任了第三帝国的文化部长。后来名震天下的“指挥帝王”卡拉扬,当时只是他手下的一名跟班小炊卜。二战结束后老先生被关了好几年,放出来后并没有真正恢复自由,郁郁寡欢地捱过几年,1954 年就辞世了。</p><p class="ql-block">他走的早了点,留下的录音基本都是那个时期单声道的,而且录音质量不好。但是他指挥的作品有内涵,比一些流于好听的作品更多地传达出作曲家的原意。同时他又把自己的坎坷经历融入到指挥的再创作中,使人觉得更加深邃,耐听。我是把他指挥的作品当做衡量其他指挥家水平的标杆来听的,可是现在再用我的器材播放,各种录音的毛病毫发毕现,很不入耳,影响了对音乐本身的判断,可能以后就不会多听了。</p> <p class="ql-block">  富特文格勒指挥的贝多芬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受 LS 3/5A 小音箱性能的限制,目前我这套系统在表现奏鸣曲,弦乐、女声等方面十分优秀。但要是播放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等人的大部头交响乐,或是瓦格纳的歌剧时,就显得的力不从心了。所以,旁边还摆了一对儿自制的 杜希2.1 大点的音箱,以备不时之需,换换口味儿。</p> <p class="ql-block"> 装修终结版</p> <p class="ql-block">2021 年就要翻篇了,不管来年疫情怎样,我都会有自己的事情要做。</p><p class="ql-block">先焊一台电子管前级,看看对提升整个系统有没有作用?</p><p class="ql-block">CD 机超期服役太久了,换一台肯定会有大作用。</p><p class="ql-block">摩黑胶盘唱机的事,该提到日程安排之上了 ……</p><p class="ql-block">始于摩功放,</p><p class="ql-block">止于装修房。</p><p class="ql-block">重听旧时盘,</p><p class="ql-block">边玩边欣赏。</p><p class="ql-block">“发烧”,永远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