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是古代三大帝国, 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中心苏丹艾哈迈德广场, 矗立着君士坦丁纪念柱、埃及方尖碑、拜占庭时代的 圣索菲亚教堂和奥斯曼帝国的蓝色清真寺。 </p><p class="ql-block">土耳其旅游部的广告语说: “人们所说的历史, 只是我们的昨天 ” 。 </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 13 人, 在土耳其的中西部,从 2012 年 1 月 24 日至 2 月 4 日, 12 天自由行。 </p><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纪念柱。 </p> <p class="ql-block">埃及方尖碑,距今 3500 多年, 公元前 1550 年埃及法老图特摩西斯三世打造,拜占庭皇帝于公元 390 年从埃及尼罗河畔的卡纳克神殿搬迁至此。 </p><p class="ql-block">这是伊城最久远的历史纪念物。 </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被说成是充满幻想的少女,轻柔艳丽,带几分张扬。 </p> <p class="ql-block">索非亚大教堂被说成是气质内敛的中年男士,底气充沛,却不修边幅。 </p> <p class="ql-block"><b>老城区</b> </p><p class="ql-block">2012 年 1 月 24 日, 由上海经莫斯科转机的航班于当地时间晚上九点左右,降落在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p><p class="ql-block">旅馆派车来接,不一会儿,进入老城区,右边是海峡,左边是低矮的山丘和建筑, 山脚下一段段古老的城墙在车窗外闪过。这里是马尔马拉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交界处金角湾; 水域的弯曲,使这里的的山丘形成了一个向海河前凸的岬角; 隆起的山岬如虎踞, 围绕的水流如龙盘, 好一个虎踞龙盘之地。</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千年帝都, 当年的君士坦丁堡。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车向上驶入广场边的干道。 </p> <p class="ql-block">从北侧顺坡向下弯进一条相对清静的老街, 在街的转角处, 旅馆到了。 入住的旅店( VIVA Hotel ), 类似于民宿。 </p> <p class="ql-block">旅店老板身兼多职, 接待、 结帐、 门卫等。 第二天我一个人起早五点多(北京时间十一点多)出去, 他就睡在门口临时搭的铺上。 </p> <p class="ql-block">和旅店老板一样辛苦的还有出租车司机,天还黑黑的,好几辆车守在门口,这时叫车要议价。 我提出一口价, 老城区兜圈, 两小时 50 欧元, 没人愿意, 我往前走了; 然后, 有一辆车赶上来,开到旁边停下,一个年轻的驾驶员笑着向我招手。 就是这辆车, 现停在镶嵌画博物馆门口。 </p> <p class="ql-block">从苏丹艾哈迈德广场旁驶过, 司机边开车, 边介绍。这时没警察, 放慢车速, 爱停就停。 </p><p class="ql-block">广场上署名的德意志喷泉、方尖碑、清真寺的宣礼塔和教堂。 </p> <p class="ql-block">往附近的老街小巷转。 </p><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面积 5220 平方公里, 人口约 1280 万。 又称 “ 七座山丘城市 ” , 因为老城是由君士坦丁建于七座山丘上, 与罗马的七座山丘相对应。 </p><p class="ql-block">市区的道路街巷是平缓的坡路。 找一处老街, 下车走一走。 说不出这些街名巷名, 但我热爱、 留恋, 嗅着气息, 并不觉得陌生。 </p> <p class="ql-block">街灯和街景交织,如此宁静,前面遇到第一个遇到的路人,也只见到黑帽黑袍遮得严严实实的背影。 </p> <p class="ql-block">来到一座清真寺下,黑夜中的追光打在宣礼塔上,打在圆拱顶上,凸显而又庄严。 蹲下身, 放低相机的机位, 以便将塔尖收入镜头。 </p><p class="ql-block">恰在这时,头顶上穆斯林的祈祷声响了起来,这是一天五次祷告的首次,这是我来到这个国家第一次听到。 这之前我半蹲着, 这时候站不起来了;就这样端着相机, 保持着半蹲的姿势, 听这悠长、 宽厚、 低沉、 微颤的男音祈祷声响彻全城。 我听着, 不知道内容, 飘散的声音带着感伤, 令人无端地怀想。 </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城市内,高耸的宣礼塔多达 1000 余个, 大小清真寺有 3000 余座, 可供全市 1000 万穆斯林礼拜之用。 无论我坐在车内, 还是走在路上, 举目四望, 总会有造型各异的宣礼塔映入眼帘, 故城市也有 “ 宣礼塔城 ” 之称。 </p> <p class="ql-block">遥想这个国家的历史。公元前 658 年 ,希腊人在今 “ 皇宫鼻 ” 的地方依山筑城, 称拜占庭。 公元 324 年, 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从罗马迁都于此, 改名君士坦丁堡。 1453 年, 奥斯曼帝国苏丹艾哈迈德攻占该城, 灭了东罗马, 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自此至 1923 年为奥斯曼帝国首都。 </p><p class="ql-block">三大帝都为古城留下了无数辉煌。 </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罗马瓦林斯高架渠, 横跨在以土耳其之父名字命名的阿塔图尔克大街。 </p> <p class="ql-block">前往横跨欧亚大陆的博斯普鲁斯大桥。</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悬索桥, 全长 1510 米, 离海面 64 米, 路宽 39 米, 分为 6 线道。建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窄处, 1973 年建成。 </p><p class="ql-block">绕行上桥的时候, 下起阵雨, 风急雨密。 坐在车内, 在风雨中驶过大桥,由这边的欧洲, 来到对岸的亚洲。 </p> <p class="ql-block">过桥落坡处, 司机将速度有意地放慢下来, 夜雾雨雾中出现了林立的楼群,这是新区的中心。 </p><p class="ql-block">来到桥下, 雨也停了, 这是变换着色彩的博斯普鲁斯大桥。 </p> <p class="ql-block"><b>加拉塔大桥</b></p><p class="ql-block">由亚洲返回欧洲的时候, 司机带着我去另一座大桥。 </p><p class="ql-block">加拉塔大桥, 160 年前, 这座桥是城市的生命线,全长 484 米, 横跨金角湾, 起初由木头建造, 后来由石头再转变为混凝土, 也是一条连接东西方的纽带。 </p><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加拉塔大桥。 </p> <p class="ql-block">大桥以加拉塔命名, 因对面山坡上有一座加拉塔。 这座 66 米的高塔是伊斯坦布尔的地标性建筑, 曾经是金角湾最闪耀的灯塔, 还被当成牢房、 天文台。</p><p class="ql-block">加拉塔还是观赏伊斯坦布尔落日的最佳地点。 </p> <p class="ql-block">现在所看到的加拉塔桥, 已经是第五座了, 于 1994 年建成。 </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可开合的活动桥, 中间有两座白色的建筑,里面有机械装置,可起降折叠大桥, 以便大船通过。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桥上, 一大早已有许多垂钓者。 </p> <p class="ql-block">加拉塔大桥每天都有很多人在桥上钓鱼 , 密密麻麻的钓鱼杆是这里的永恒风景。 周末时, 更是蔚为壮观。 </p> <p class="ql-block">这位垂钓老人身后模糊的背景是新清真寺,又名苏丹皇太后清真寺,是一座皇家清真寺, 建于 1663 , 它也是伊城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垂钓者的收获。 </p> <p class="ql-block">要特别感谢这位年轻的垂钓者, 当他知道有一条鱼上钩时, 居然把钓杆交给我, 叫我收线、提杆。把鱼钓起来后,他问我能不能再等一会,说不定有时一杆下去, 上来一串儿, 原来在一根鱼线上挂着若干个鱼钩, 常是五、六条一起往上拉, 可惜我没那么多时间, 七点半必须回到旅店。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钓的鱼。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桥上迎来了晨间的蓝色时光。 </p> <p class="ql-block">这是用长焦拍摄的吕斯泰姆帕夏清真寺。 </p> <p class="ql-block">大桥南端连接旧城区的埃米讷尼港口,也是博斯布鲁斯海峡游船码头。 </p> <p class="ql-block">大桥北端是卡拉柯伊码头,岸边有数艘冒着浓烟的小船,用刚钓上来的鱼,现烤现卖烤鱼三明治。 </p> <p class="ql-block">在桥上, 还遇到这位老人, 他和我一样是来看热闹的。他住在附近,告诉我这样的钓鱼场景百年如出一辙。 </p> <p class="ql-block">转身离开的时候, 一群群海鸥在加拉塔大桥上盘旋。 </p> <p class="ql-block">回到旅店, 天已透亮, 一辆有轨电车在街中驶过。 </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某个庭院一角, 只因也凑上前去, 向玻璃罩着的一处文物多看了一 眼, 就想提醒自己, 对这个东西方文化只隔了一条河、多种文明叠加的故国,知之甚少, 需多走走、 多看看、 多学习。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THE E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