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在上海市区内环线里后24座桥。自从听说苏州河全线步道贯通的消息,就萌生了一览苏河沿岸风光的念头。2021年12月21日,梦想变成了现实。我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的地方溯流而上,依次向大家展示苏河24桥的风采。 苏州河上第一桥,是外白渡桥。<div>外白渡桥是中国第一座全钢结构铆接桥梁和仅存的不等高桁架结构桥梁,也是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div> 1856年,第一代外白渡桥建成,名为“威尔斯桥”。1876年,第二代外白渡桥建成,定名为“公园桥”。1907年,外白渡桥建成并沿用至今。 外白渡桥的右岸是外滩源,现在也是外滩的一个地标区域。 第二座是乍浦路桥,又名二摆渡桥。1873年工部局建木桥。1927年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 第三座是四川路桥。四川路桥址处原为二坝郎渡口,清光绪四年(1878年),工部局在该渡口处建造宽3.66米的木桥一座,名里白渡桥、又名白大桥。清光绪九年(1883年),因桥陋毁损,工部局又在原址重建木质新桥。光绪十八年(1892年)又进行了两次修整。1922年,桥拆除重建,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梁,新桥于1923年建造完成, 因桥北侧有建于1922年的上海邮政总局大楼,因此该桥又俗称邮政局桥。1943年,该桥被命名为四川路桥。 邮政大楼建于1924年12月,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 第四座河南路桥。是苏州河上重要的景观桥梁。<br> 河南路桥亦称三摆渡桥。1843年的时候,在这里设置过渡口,人称“三摆渡”,1885年在此建造了驼峰式六孔木桥,1925年又改建成现在的钢筋混凝土的均衡翅式带悬桥。2006年6月,老河南路桥开始拆除重建,于2009年1月19日建成通车。 桥边有上海总商会遗址,是近代中国成立最早的“商业首脑机关”。 第五座山西北路桥。原为六孔木桥,1956年,原桥因其陈旧而被拆除。直到2006年,河南路桥改建时,才建造了现在的山西路桥。 第六座福建路桥。俗称老闸桥。福建路桥桥址处原为清康熙年间建造的一座三洞石闸,上设浮桥可供行人通过。1864年,建成木桥,1885年6月,工部局将旧木桥拆除,新建一座7孔木桥,取名老闸桥。1946年因旧桥毁损严重,遂将旧桥拆除重建成新木结构桥,并更名福建路桥。1966年,木桥拆除,改建成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于1968年建成。因桥遭遇多次船撞事故而变为危桥,2001年,旧桥拆除。目前的福建路桥2004年2月开工建设,2007年底竣工通车。 1966年,木桥拆除,改建成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2001年,旧桥拆除。2004年2月开工建设目前的福建路桥,2007年底竣工通车。 第七座浙江路桥。1880年修建,如今已有138年的历史。浙江路桥是我国现在仅存的几座鱼腹式简支梁钢桁架的老桥之一。 从侧面看,整个桥身像一条剔除了鱼肉的鱼骨架。这种结构既兼顾了受力,又使得桥的外观漂亮,非常经典。 第八座西藏路桥。始于1853年建成的一座木桥,因毗邻泥城浜,俗称泥城桥。1899年又改建了该桥加长加宽。1922年工部局拆除木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1942年又对桥梁进行了加固加宽,改称为西藏路桥。2002年,上海市政府决定拆除老桥,在原址重建一座新桥。2004年,西藏路新桥竣工。 新桥的装饰仍保存其原来的风格又包含现代元素,使西藏路桥变为苏州河上一座景观桥。 西藏路桥西北角的四行仓库,是金城、大陆、盐业、中南四个银行储蓄会的堆栈,故称“四行仓库”。<div><br></div>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淞沪会战”,时任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副团长的谢晋元带领“八百壮士”,与日本军队在这里鏖战了四昼夜,即“四行仓库保卫战”。 2014年,上海对四行仓库进行整体保护修缮,西侧保留了原样并开始纪念广场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活动的重要场所。 墙上的8个炮弹孔、430个大小枪弹孔清晰可见。 <p class="ql-block">第九座乌镇路桥。</p> 老桥为6孔木结构桥,在抗战中毁于战火。1948年乌镇路桥重建,为钢筋混凝土简支架桥梁。原桥于1997年拆除重建,新桥为单跨钢管系杆拱桥,于1999年5月建成。 <p class="ql-block">第十座新闸桥。</p> 新闸桥堪称为今苏州河上第一桥。早在雍正十三年(1735),现新闸桥处东就建有石闸。因别于吴淞江上东三里处的“旧闸”,称“新闸”。 第十一座成都路桥(含南北高架桥)。成都路桥建于1993年,是建南北高架路时应运而生的。是上海南北高架路上的一个匝桥。<br><br> 第十二座恒丰路桥。为木桁架结构,名汇通桥,俗称新大桥。因南岸桥侧有舢板厂,又名舢板厂桥。民国3年(1914年)拆除,民国6年重建。民国16年9月又重建,取名恒丰桥。抗日战争期间,被日伪拆除。民国37年间重建。1987年在其东侧建今桥。 第十三座昌平路桥。2020年12月6日建成通车。 该桥造型“宛若明眸凝望着苏州河”,因而得名“苏河之眼”。 第十四座普济路桥。新中国成立前普济路叫通济路,与海防路之间,历史上只有小船摆渡,无桥梁。1996年因长寿路扩建工程,解决民众上下班,行人的通行问题而动工新建此桥。1997年10月普济路桥竣工。 第十五座长寿路桥。这里以前叫广肇渡口。195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广肇路与长寿路之间建造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桥。 1953年12月,长寿路桥竣工,系新中国成立后苏州河上建造的第一座桥。1998年进行改建,新建的南北复桥设置在老桥左右,中间用绿树相隔,形成三桥并列的独特景观。<div>过了长寿路桥,就进入普陀区,开始了著名的苏河十八湾区域。</div> 苏河十八湾中的潘家湾。 第十六座昌化路桥。建于上海解放初期,时称归化路桥。于1957年改名为昌化路桥,1974年9月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桩基拱肋吊杆桥,2000年11月拆除重建,于2001年12月重新通车。 昌化路桥连接着“中远两湾城”和市中心区。 最近有建成了新的商业地标,天安千树,独特的建筑造型堪称一绝。 苏河十八湾中的梦清湾。 第十七座江宁路桥。又名“造币厂桥”,于民国18年(1929年)建成建5孔木桥,民国38年(1949年)4月重建成木质排架简支梁桥,1968年再次重建成钢筋混凝土桥梁,2011年12月2日拆除重建,于2012年12月22日恢复通行。 江宁路桥临近的上海造币厂筹建于1920年。1933年正式开铸。<br> 上海造币厂的铸币厂房,仿美国费城造币厂样式,门廊由爱奥尼柱支撑,上饰三角形山花。<br> 建于1932年的宜昌路救火会是一座长方体立柱型建筑。 其火警瞭望塔,高达40米,四周设竖向窄长窗,顶部为八角形敞亭。整个塔梯不足一米宽,是普陀区历史上第一幢高层建筑。 苏河十八湾中的朱家湾。图左是上海造币厂新址。 第十八座西康路桥。十九世纪中叶,此处为一渡口,名小沙渡。上海市路政局于1981年撤渡建桥,命名为西康路桥。 福新第三面粉厂老厂房。 第十九座镇坪路桥。开工建设于2007年。南北引桥东侧各设置一座人行梯道。 第廿座宝成桥。又名叶家宅路桥,1930年由浜北的崇信纱厂杨杏堤等人捐资建造,因位于宝成弄(现叶家宅路),故名。1936年被日军炸毁,1938年修复,1971年改建拓宽为钢筋混凝土的行人桥。 第廿一座武宁路桥。作为连接普陀区苏州河南北两岸的要道,建成于1956年建成。 2008年配合世博会的要求对整个桥体进行“中西合璧”的景观整治。 4座立柱采用艾奥尼克式立柱风格,高达27米的桥头堡使其整座桥梁从周围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们的视觉焦点。 桥头堡顶部用铜浇注,表面贴金的分别代表孕育、萌芽、成长、希望的雕塑。 苏河十八湾谈家渡湾。 第廿二座曹杨路桥。又名三官堂桥,也叫过曹家渡桥,始建于1928年,20世纪40年代在该桥西侧又建造了一座桥,叫曹家渡西桥,两桥相距200余米,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先后拆除。 1976年8月在该处重建钢筋混凝土桥,于1980年12月建成通车。 苏河十八湾中的万柳湾。 第廿三座华政桥。河湾的上面架有双曲拱人行桥,最早由“面粉大王”荣德生捐款修建。也称学堂桥。华政桥在曹杨路桥上游约800米处,连接着苏州河两岸的华东政法大学校区。 河湾的南北两端,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圣约翰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前身),是民国时期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br> 疫情期间,外人不得入校,但是华政开放了校园边上部分区域,供人游赏,给本次苏河廿四桥之游增加了一笔靓丽的风采. 第廿四座凯旋路桥.原是铁路桥。1915年民国政府交通部着手建设沪杭铁路,为了使火车通过苏州河,就在现桥址建了一条钢结构桥梁。1997年后将原来的铁路改造成为轨道交通线,并在现址并列新建了一座贯通凯旋路和凯旋北路的桥梁,定名凯旋路桥,于2000年建成通车。 至此,苏河廿四桥之游全部完成,2021年12月21日从外白渡桥溯流而上到昌化路桥走了18公里,2021年12月23日从凯旋路桥顺流而下到昌化路桥走了16公里。一路上欣赏了如画的河岸风景,同时也温习了上海历史的发展,不虚此行。<div>欢迎更多的人加入的苏州河的游览,路途可长可短,因人而异,相信必有收获。</div><div>本文地名等游错误之处请指正。</div><div>谢谢观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