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课堂展风采 网络听课促成长 ——锦湖小学五年级语文组参加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教学观摩活动

曹德红

为帮助广大教师用好小学语文统编教科书,调动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2月25日至26日举办“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教学观摩交流活动”。锦湖小学五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倍加珍惜本次学习的大好机会,充分利用周末时间借助多种终端进行观摩学习。 12月25日上午我们认真聆听了黄茜老师执教的《在牛肚子里旅行》。本课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有趣的科普小品文。文章记叙了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叫“红头”的蟋蟀不幸误入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做了一次惊险的“旅行”,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会懂得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有反刍现象。 黄老师特别注重指导学生朗读。如在体会红头的着急、紧张、悲伤的心情时结合学习任务三画出红头和青头的对话,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读出相应的语气。学习任务四分角色朗读红头和青头的对话,体会他们的心情。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师生配合读、男女生展示读等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们身临其境,感受了红头和青头的心情。 黄老师还注重听、说、读、写训练。在让学生把握这一个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小蟋蟀历险记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的转换,通过说话的训练来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任务二中让学生说说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线路,可以用上“先……然后……接着……最后……”等关联词语。这一学习活动既让学生知道了说话要有条理,又让学生学会了抓住关键动词来说准确,说生动,说完整。这种给点提示,搭个梯子的说话训练,对于三年级孩子十分必要,非常有效。 黄老师合理借助路线图。在了解红头的旅程时,黄教师出示牛胃图片,并在图上用箭头标出红头所经地点,再现了文本情境,学生可通过图片直观地了解红头所经地点及牛胃消化食物的情况,为想象“红头会遇到哪些危险?又会有怎样的感受?”作了铺垫,同时,更能体验红头的危险遭遇,为红头紧张、担忧。 想象是创新的前提,也是阅读之门的金钥匙。文中有关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想象和表达的机会。因此,黄老师引导学生变换角色叙述故事,把自己想象成红头,仔细品读相关语句,学生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体验着红头的情感,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更深刻地感受了红头的危险遭遇,也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在读读、想想、说说的过程中将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本文是一篇科普文,告诉了我们牛有四个胃,吃食时有反刍现象,青头正是利用了这个知识救了朋友红头的。黄老师借助科普小视频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奥秘,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向上。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接下来我们会继续认真观摩优秀课例,并且充分利用教研活动等时间,交流各自在听课活动中的收获,相互取长补短。追寻理想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五年级语文组定会凝心聚力、拾阶而上,让教研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红头

学生

语文

朗读

青头

学习

小学

观摩

老师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