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课堂反思:六上4-5电磁铁

柱子

<b>教材分析:</b><div>上节课学生经历了制作电磁铁、搬运大头针、研究电磁铁南北极这三个活动,已经知道了电磁铁的基本构造,知道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具有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还知道了电磁铁具有南北极而且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本节课,学生将完整地经历探究“电磁铁的南北极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div><div>本课有两个任务:第一,提出问题,做出假设。第二,设计实验,检验假设。主要安排学生共同检验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电流大小是否有关且有什么关系。</div> <b>学情分析:</b><div>本节课是本单元第三节实验课,学生经历了前两节课的动手探究过程后对电路的动手操作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小组合作能力也明显增强。因此,本节课我采用“长时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同时完成两个探究任务后再展开交流研讨。</div><div>我班的学生对于数据分析推理不是特别擅长,因此在分析小组数据和分析全班数据时要尽量分配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数据,找出规律,对于特殊数据展开推理:这个数据合理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数据?等等。</div> <p class="ql-block"><b>教学反思:</b></p><p class="ql-block">1.在提出问题:“我们制作的电磁铁和哪些因素有关?”后,我班学生能很快说出电流大小、线圈匝数,然后就进入了沉默。这种时候该如何打破僵局,让学生说出更多的假设呢?我是这样做的:让学生观察电磁铁的构造,从电磁铁的组成部分入手,观察后马上就有学生说出铁芯大小、粗细、长短,导线粗细等等答案。</p><p class="ql-block">2.本节课的实验都是采用短路电路,因此一定要提醒学生用电安全,不可长时间接通电路。关于这点,我给学生的要求更加明确:接通时间不超过5秒,每个实验只重复三次。</p><p class="ql-block">3.探索活动1:探索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探索活动2:探索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我规定探索活动1使用一节电池,探索活动2采用30圈线圈。那么,在探索活动1时先探究10圈,再20圈,最后30圈,这样到探索活动2就不用再去改变线圈匝数,可以更加方便省时。</p><p class="ql-block">4.探索活动2,教材中是分别探究一节、两节和三节电池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使用两节电池时导线和电池已经发烫了,因此这个活动我只采用两节电池,不让学生继续探究三节电池的情况。事实证明两节电池也是科学可行的。</p><p class="ql-block">5.在数据汇总之后,我发现有些小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很大,我猜测大概率是小组间电池的电量有差异,毕竟这些电池是从第三课就开始使用的。所以,最好是准备全新的电池,也可以让学生自备电池。</p> 实验数据汇总 爱牛器材介绍 爱牛器材:上节课学生制作的电磁铁、电池两节、电池盒两个、导线两根、大头针一袋。 课堂照片欣赏

电磁铁

学生

节电池

探究

探索

电池

磁性

线圈

匝数

南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