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一日。我们网上购买了门票去参观Giralda 钟楼及Seville Cathedral 塞维利亚大教堂。 Giralda 钟楼融合了阿拉伯及哥特式风格,高105米/343英尺。登上这座塔楼要走34道斜坡,一层一层绕到塔顶。当时筑造斜坡是为了方便卫士骑马上下塔楼。 我们一层层往上走,走走歇歇,从窗口近距离欣赏大教堂的哥特式建筑。再往远处看,塞维利亚的城区小巷密密麻麻,迷宫一般。 俯瞰底下塞维利亚王宫城堡,规模不怎么的,哪能与中国历代皇宫相比? Giralda 有25座大小不一的铸钟,每隔15分钟敲打一次,与其他教堂的钟声遥相呼应,俨然成了一部悦耳动听的塞维利亚交响曲! 下了塔楼,我们走进了Seville Cathedral 塞维利亚大教堂。哥特式风格的大教堂建于15世纪,名列世界第三大天主教堂。 哥伦布埋葬于此墓穴。雕塑中抬着灵柩的为四个中世纪时期伊比利亚列国君王。尽管是艺术品,但是西班牙人--上至国王--对哥伦布的敬重由此可见一斑。 Giralda 钟楼和塞维利亚大教堂风格迥异。走出大教堂,来到了橘园,里面种了成排的橘子树。 Plaza del Triunfo 广场。右边高耸的雕塑是圣母玛利亚 (Immaculate Conception)。 夜幕下的圣母显得更加圣洁。 广场上有很多马车夫在等待游客光顾。咱们还是靠自己的两条腿游走塞维利亚吧。 累了,找了家饭馆,坐下吃了一顿海鲜饭外加蔬菜。正吃着,来了一组年轻的小伙子,边弹吉他边唱,高低音浑厚协调,好不热闹! 吃了饭,我们继续逛Santa Cruz老城区,丈量迷宫般的小巷,感觉有点像小时候与弟妹、伙伴们钻上海的弄堂,充满了好奇心。小巷狭窄弯曲,有的只见一线天。好多次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巷底,待走近了,又是“柳暗花明”另一番天地,有时连 Google 导航也被弄得晕晕乎乎的,不知所在。 在Santa Cruz老城区墙上发现的地图 这些小巷、广场见证了Santa Cruz老城区数百年的历史沧桑和变迁。 在老城区常看见这种中世纪风格、很有厚重感的大门。 Santa Cruz老城区曾经是犹太人聚集的区域。1492年费迪南德国王下令驱逐所有未曾皈依天主教的犹太人,犹太教堂被改造成天主教堂,犹太区不复存在。 此为Church of Santa María la Blanca 天主教堂,建在原来犹太教堂的旧址。 老城区的民居风格不一,很有特色。虽然有几百年的历史,这些小房子都油漆维护得很好。特别喜欢白底加芥末黄的粉墙,在蓝天的映衬下, 显得非常地亮丽。如果某种色彩使人联想到某个特定地方,那漂亮热情的芥末黄就是塞维利亚的颜色! 走着走着,我们被小巷边的三根高9米/29.4英尺的埃及大理石柱吸引了。这三根大理石柱是公元二世纪罗马人打桩竖立的,比街面低4.5米/14.7英尺,可能当时是准备用来盖殿堂。 钻小巷、了解历史的同时,也可从围墙栏杆阳台外窥见塞维利亚人的生活情趣,家家户户养花植草,墙角壁檐都爬满了鲜花绿草,生机盎然。 这段巷道有点坡度,孩子们高兴地穿梭来回玩滑板。 有的小巷通车,但行人得注意来往车辆哟。 十一月十二日。今天我们去了Plaza de Toros 塞维利亚斗牛场。如同弗拉门戈舞蹈,斗牛亦是塞维利亚独特的传统文化。斗牛场正门看起来好像瞪大眼睛的公牛,阳刚,但又招人喜爱。买门票时,我好奇地询问了有关斗牛表演,卖票的姑娘解释说“每年四月至九月是斗牛表演季节,这一季刚结束。不过你们可以参观博物馆”。 过道两旁张贴着每一年的斗牛节海报。 在斗牛场,一位女士在热心地介绍塞维利亚斗牛文化及历史。当问及斗牛节期间是否有人抗议示威,她率直地说,“其他地方有人举牌抗议,但塞维利亚没有。每年斗牛节这个12000个座位的斗牛场坐得爆满,当地人,来自西班牙其他地方的人都来参加盛会。这是塞维利亚的老传统了”。 离开斗牛场,过了马路,便来到了Guadalquivir River 河畔。因为河滨大道低于街面许多,这条旋转型的坡道方便了行人、骑自行车的、坐轮椅的上下坡。还见到了一个穿白色婚纱裙的新娘在此摆弄舞姿。 The Guadalquivir River 河是西班牙的主要河流,往西注入大西洋。这条河在塞维利亚的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早在13世纪中叶塞维利亚繁忙的港口向欧洲运输了粮油奶酪皮革丝绸棉麻咸鱼酒类等物品。至15世纪发现美洲大陆时,塞维利亚已成了西班牙帝国繁荣昌盛的经济商业中心。<div>The Torre del Oro 为阿拉伯人在12世纪建造的十二边形瞭望塔。建在Guadalquivir River 河边,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div> 停泊在Guadalquivir River 河边的这条帆船是麦哲伦环球航行乘坐的Victoria 复制品,为纪念麦哲伦环球航行500周年而建(1519-1522)。 Guadalquivir River 河畔也是跑步、骑车、玩滑板的好地方。 从Guadalquivir River 河畔走上街面,在公交车站我们一边看路线图,一边琢磨如何去 Setas de Sevilla--塞维利亚蘑菇伞。旁边一位女子看我们一脸懵样,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忙。我们告诉了她。她也不甚清楚,但转身去问另一个人。她们用西班牙语哇啦了半天,最后确认了我们该坐哪辆车去目的地。正好此时车来了,我们谢了这些热心的塞维利亚人,跳上了车。 <div>Setas de Sevilla--蘑菇伞是塞维利亚老城区很年轻的建筑,建于2011年,由桦树木片组成六个独立但又互连成体的大蘑菇状,拔地而起,凌驾于密集的老城区之上,但其宽广伸展、极具音乐流动感的特点又不使人感觉郁闷压抑。原先这一块地空旷了几十年,周围环境破壁不堪。蘑菇伞的建成复兴了这段名为Plaza de la Encarnacion老城区--名副其实。如今这里成了塞维利亚人和游客观光休闲享用美食的好去处。</div> 登上了蘑菇伞的伞顶望眼远眺。 这条街在Santa Cruz 老城区,两边饭馆酒吧林立,白天晚上食客络绎不绝。我们在这儿吃了晚饭,闲逛着走回家。路边成排的橘子树,黄澄澄的橘子掩映在绿叶中,煞是好看。据说这种橘子很酸,吃口不好,只被用来做保健品或护肤品,也出口英国做marmalade 橘子果酱。 夜幕灯光下的Giralda 钟楼又是另一种风情。 十一月十三日。我们一早坐火车去了Cordoba 科尔多瓦。网上预定了门票参观Mezquita-Catedral de Córdoba--清真寺大教堂,但只能在指定的时间进去,所以我们先游逛老城,找感觉。第一印象似乎走进了中世纪--土黄色的清真寺外墙古锈斑驳,断墙残壁。但仍然透露昔日古城的辉煌气息:在8至12世纪科尔多瓦曾经是阿拉伯安达卢斯时期的重镇,其政治、经济、文化对欧洲的影响比当时的君士坦丁堡、大马士革更胜一筹。1236年天主教卡斯蒂里亚人收复伊比利亚,重占科尔多瓦,基督教文化由此再生复兴。<div><br></div> 科尔多瓦老城区狭窄的巷道及民居。这里的粉墙大多是白色咖啡色相间,比较素洁淡雅。相对于塞维利亚热情阳光的芥末黄显得低调。是否13世纪天主教卡斯蒂里亚人收复伊比利亚半岛,权力中心移至塞维利亚所致? Calleja de las Flores (Flower Alley) 百花巷名闻远近。可能是季节不对,太阳的位置变低了,阳光照不进窄窄的小巷,所以鲜花不怎么盛开。 继续往前,我们走到了犹太区。此铜像是纪念出生在科尔多瓦的犹太人Ben Maimonides (1138-1204),一位很有名望的哲学家,天文学家和医生。 再往前便到了犹太教堂。这是西班牙仅存的三座犹太老教堂之一,其余两座在Toledo 托莱多老城区。 教堂内殿已年久失修,但残墙上仍可见阿拉伯穆德哈尔式(Mudéjar)风格的精致细刻和犹太经文。 <div>Mezquita-Catedral de Córdoba--清真寺大教堂的钟楼,建于公元951–952年间,当时为阿拉伯风格的宣礼塔(minaret)。1236年天主教卡斯蒂里亚人占据科尔多瓦以后,清真寺改为天主教堂,宣礼塔也因此被改建成文艺复兴式的钟楼。<br></div> 因为疫情,钟楼不开放。不过从底下看得更清楚。如果把塞尔维亚的Giralda 比作端庄娟秀的姑娘,这个高高矗立的钟楼倒像饱经风霜的老人见证了科尔多瓦数百年的辉煌繁荣和兴衰。 指定的入场时间到了。我们穿过橘树院,进入了清真寺大教堂。见过不少大教堂,但还是第一次见到清真寺和天主教堂融合一体的建筑。一排排的石柱支撑着红白相间的双层马蹄形拱门,好像一座敞开大门的宫殿,任人探索,但又深藏着玄机奥秘!令人入迷... <br>在6世纪中叶,这儿曾经是罗马西哥特人的教堂。曾有段时间基督徒和穆斯林教徒还合用这一教堂祷告做礼拜。到了公元8世纪科尔多瓦鼎盛时期,阿拉伯人在原有的教堂旧址上改建了清真寺,但依然保留了原教堂的特色,形成阿拉伯希腊罗马建筑的混合风格。 精制细刻的马赛克壁龛。壁龛的方向正对穆斯林圣城麦加,因此穆斯林教徒必须面对壁龛的方向祷告。 壁龛上方精制华丽的穹顶。 <div>1236年天主教卡斯蒂里亚人到来以后,在清真寺的正中心建造了教堂,但整个清真寺基本保留了原有的伊斯兰风格建筑。从此这里成了独特少见的天主教堂,融合了多元文化的建筑风格。</div> 巴洛克风格的教堂穹顶。 出了清真寺大教堂,在橘园见到一群身着校服的女孩在摆姿拍照,个个面露天真的微笑。大概是由老师带着来实地参观这一历史性建筑。倒是一堂很好的历史课,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开心地在游访中学到历史。 Plaza del Triunfo 凯旋广场。 穿过Plaza del Triunfo 广场,对面便是Guadalquivir River 河。Guadalquivir River 河上的罗马桥。2000多年前水路通航可直达科尔多瓦,罗马人在此建了这座桥,全长250米,有16个拱形桥洞。 艺人在罗马桥上拉着手风琴,欢快的曲子,金色的阳光,让人心情爽朗。地道的西班牙风味! 过了桥,沿着河边走,绿荫成片,好安静,只有小鸟在叽喳不停。清真寺大教堂在河里的倒影更增添几分幽静。 在桥的另一端,一群孩子围坐一团,在听讲故事。说故事的人手里舞动着小木偶,有声有色,引得孩子们哈哈大笑。看来这种简单古老的娱乐形式还是能吸引孩子! 不远处画家在创作壁画。 再往这边走看到了一个硕大的水磨风车。8世纪起始阿拉伯人靠水利推动风车磨谷面,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哟。 科尔多瓦的王宫城堡。 科尔多瓦的王宫城堡外墙。 夕阳下的马车。 暮光下雄伟的 Gate of the Bridge 城门。 夜幕下垂,罗马桥在灯光的照映下比白天更妩媚动人,一轮皓月高挂,银光直泻,倒映于水中。美丽的罗马桥及Guadalquivir River 河,辉煌的科尔多瓦历史与建筑, 让人驻足不前,流连忘返。 十一月十四日,星期日,在塞维利亚最后一天。上午我们马不停蹄,去了Casa de Pilatos 宫殿。 Casa de Pilatos 宫殿建于16世纪,是一位西班牙公爵的私宅,融合了文艺复兴时期和伊斯兰穆德哈尔建筑风格。 宫殿的廊道和大厅的墙面贴满了几何图形的马赛克釉瓷,非常精致漂亮,几乎没有一片雷同。宫殿也收藏了众多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像。 宫殿的后花园。 走累了,我们在街头找了一家饭馆,正好有空位。服务生擦干净了桌子,示意我们坐下。谢了他,我顺口说了句“今天很忙哦”。服务生没听懂,旁边一位先生给他翻译了。这位先生和母亲一起吃饭。他很随和地跟我们聊起来了,他说“今晚是2022年世界杯欧洲赛区资格赛,西班牙对瑞典,就在塞维利亚踢,所以全城人都出动了”。我们恍然大悟,才知道为什么街上那么多人穿着红色球衣。 真的,像是一个节庆日,塞维利亚沸腾了!广场上有的球迷身披西班牙国旗,有的身着西班牙队球衣。 街头小巷饭馆酒吧爆满。 这位球迷将西班牙国旗当裙子穿。 广场上小球迷们更是兴奋不已,欢蹦乱跳。说不定若干年后其中一个会在世界杯展露“头脚”。 这条街上看到身着黄色球衣的瑞典人,或瑞典队球迷。 晚上9点我们在“家”看了比赛实况。整场比赛节奏松散,瑞典队攻势不足,西班牙队也踢得保守。但到了最后几分钟,西班牙队7号Morata 踢进一球,以1:0胜出。顿时全场轰动,欢跃声此起彼伏。 为Morata 骄傲!为西班牙高兴!很幸运在塞维利亚亲眼目睹西班牙人对足球的痴迷。预祝西班牙在2022年世界杯再显风采! 十一月十五日。Gilrada 敲打了十一下,我们最后看了一眼Gilrada 钟楼,跳上出租车,驶向火车站。塞维利亚的辉煌历史文化引人入胜,但塞维利亚人炙热般的热情更让人难以忘怀!再见了塞维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