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24日</p> <p class="ql-block"> 12月11日与老家几位山友爬了邵阳市第一峰城步县兰蓉乡的二宝顶,由于不识路,特请了当地苗人雷学品老师当向导。回家后写了驴行游记,以为一次驴行就此划上句号。但当我通过媒体得知我们的雷向导其不一般的人生经历与感人故事后,我又有了写点什么的冲动。在如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精致的利已主义者光芒四射大行其道的时代,能让人发自内心敬佩的崇高的人与事是何其的少有,雷学品老师,就是其中一个,容我写写他吧!</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章:子承父志执教鞭</p><p class="ql-block"> 雷学品的父亲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成长于新中国的红旗下,曾入伍当过兵,老党员,退伍后在自己的家乡当了名乡村教师。</p><p class="ql-block"> 雷老先生一生操劳与奔波的两件事就是农村基础教育与自己清贫如洗的家。对于前者,他做到了问心无愧,但对于后者,他心有隐痛。</p><p class="ql-block"> 雷老先生生前曾做了多年当地乡中心学校的校长,因长期在学校与家两地奔波,教学任务繁忙,不能顾及到家里的农活,他微薄的工资加上乐善好施的品性,使他在47岁(1990年)那年因长年累月辛苦工作最终积劳成疾患了不治之症(工伤都有二次)与世长辞时,他留给家人的是一身债务。</p><p class="ql-block"> 雷老先生离开医院,回家途中,他要家人将他抬到他所任教的乡中心学校,他的遗愿是想亲眼看看他为之奔走了多年的乡中心学校的新教学楼是否已经开工建设?他的遗嘱是要将他葬到可以听到学校孩子们朗朗书声的学校对面的山岗上。</p><p class="ql-block"> 雷老先生离世后的当天,雷学品家里的米缸已空,雷老先生的丧事是由族人们自发捐款捐粮举办的,这是这样清贫的家境,但雷老先生不忘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刚生病时,有包工头上门送红包,想承建学校的新教学楼,被雷老先生撵出家门。学校党支部书记到医院看望他,雷老先生不忘缴纳最后一笔党费。雷老先生生前支助了很多比他更贫困更无助的学生与村民,所以雷老先生的人品与声誉被村民树为楷模,人人称赞。族里年过八旬的五爷爷甚至仰天长叹:老天爷呀!你怎么不让我顶替他去死!他才47岁呀!太年轻了。雷老先生英年早逝后,村民主动将他家的责任田插了秧,地里种了菜。</p> <p class="ql-block"> 1987年,17岁的雷学品正读高二,他想应征入伍。军营,是多少乡村孩子的梦想。可雷学品体检没过关,这对他的打击不可谓不小,很长一段时间闷闷不乐,好像天塌下来一样。雷老先生开导儿子:做为一个男人,要有顶天立地的雄心壮志,就是倒下了,也要砸一个大坑!雷老先生说教师与医生,是最能造福社会的两门职业,当时的条件,教书育人,是雷老先生引导铺垫给自己儿子的最好职业选择。于是,自1987年开始,雷老先生就将雷学品带到身边。刚开始,父亲在台上讲课,儿子在台下听课,慢慢的变成儿子在台上讲课,父亲在台下听课。父亲用这种朴实但效果最优的言传身教的方式教儿子如何备课、讲课、看学生的作业。磨练数月,雷学品做为一名代课老师得到了当地乡村学校的老师与学生以及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就这样,17岁的雷学品走上了乡村学校的讲台,他的人生从此与教育结缘。雷学品20岁那年,父亲因病离世,雷学品顶替父职,成了名正式的人民教师。他从此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数十年如一日的耕耘于大山的乡村基础教育这块田地,继续他父亲未竞的事业。</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章:苗乡大山育桃李</p><p class="ql-block"> 雷学品永远忘不了他第一次独当一面去一家偏僻的村小学任教的事。那小学只有二个复式班,两个教师,每人教一个班,另一个教师是本村人,住在自己家里,留在半山腰的小学校过夜的就雷学品一个人。当时去报到的时候,雷学品挑着行李,尚未到学校,天已黑,父亲提着马灯陪他走了半个小时的山夜路。当时那地方还没通电,晚上只好点煤油灯。学校附近没有好水,第二天父亲帮他在学校前面的梯田旁挖了口小井。夜晚,山风劲吹,老鼠在破烂的楼房上跑动的声音,让十七八岁的雷学品第一次体验到了人生孤独的滋味。</p><p class="ql-block"> 由于雷学品能吃苦,书教得好,工作尽职尽责,深受当地村民与孩子们的喜欢,因此雷学品成为山里学校的抢手货,有次雷学品被派到一所村小学任教,另一个村的村长亲自出面将雷学品的行李抢走挑到自己村的学校,对雷学品说:你就教我们的孩子们吧,你的吃住我家包了。</p><p class="ql-block"> 山里的孩子缺教育,更缺优秀的教师,山里孩子的好成绩与山里学校的好老师,都是苦出来的,逼出来的,这一点,城里人是难以理解的。雷学品在他的日记里曾这样写道:我是属于山里孩子的,我要为山里孩子付出我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章:孤寂清贫不改志</p><p class="ql-block"> 在条件简陋远离人间烟火的乡村学校任教,最难战胜的是孤独与寂寞,尤其是对于年轻的有文化有思想的心灵来说,更何况还收入微薄地位低微。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内地年轻人大量拥入沿海地区,有文化有技术的收入远远超过在内地做穷教师,更何况还是大山的孩子王。雷学品就因一心投入教学工作中,不能帮家里干农活,繁重的农活全落在妻子身上,导致家庭失和,最终婚姻破裂,自己独自一人生活了多年。</p><p class="ql-block">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崛起,乡村学校进入衰退期,很多农村小孩进城上学,不少的乡村学校校舍陈旧甚至成为危房,倒塌后再无重建,于是,生员流失,不少乡村学校成为枯泉被撤销,变成了历史。那种伤痛,只有当事人与需要者才有切肤之痛。</p><p class="ql-block"> 但这一切没有压倒雷学品,没有让他改变自己为山村教育付出一切的志愿。他还是他,青春的梦想在苗乡深山里扎下了根,他细心热心恒心的耕耘着,如一尊参透了佛经的佛,甘守寂寞、甘享清贫、以苦为乐,沉下心来,钻研育人之道。他常常利用休息时间进山无偿的为成绩落后的学生补课;冬天,烧火为学生烤暖,将孩子们湿衣烘干;护送生病的学生上医院看病,甚至陪生病的学生过夜;经济上依如他父亲一样慷慨的扶弱助贫,尽管他在女儿大学毕业之前家里依然还是举债过日,家徒四壁。</p> <p class="ql-block"> 第四章:平凡岁月谱华章</p><p class="ql-block"> 雷学品不畏艰苦,安心教学,书又教得出色,更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一般,由此感动着村民们。学校条件差,生活苦,夏天买了肉为了怕臭只好一次性用油炸成油渣,来客人了,吃餐肉就是打牙祭。平常没有蔬菜,,雷学品就进山挖采季节性的野菜,如蕨菜、野芹菜、竹笋、春菜等,大山很慷慨的馈赠予他很多绿色食品。学生的家长们也时常热情的送些自家的蔬菜给雷学品,甚至连柴火都背来,雷学品知道,这是乡亲们对他的一片朴实情谊,由此感动着他,更加坚定了他扎根乡村为山里孩子付出他一切的初心。</p><p class="ql-block"> 付出总会有回报,雷学品任教过的学校,其学生成绩总会在其乡镇所有小学中出类拔萃,名列前茅,有时甚至包揽前三名,各种荣誉与奖状接踵而至。至今,雷学品任教过的学生已有上百人考上了大学,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弹指一挥间,从1987年17岁做代课老师算起,雷学品已在兰蓉乡多所学校任教34年。韶华易逝,青春不再,但他从未改变他的初心,一路走来,34年的乡村教育生涯,岁月虽平凡,但他谱写出了华丽的乐章。</p> <p class="ql-block"> 第五章:公益献爱人间春</p><p class="ql-block"> 2010年北京大学在城步搞贫困山区夏令营活动,雷学品的女儿有幸做为接待者参加活动,北京大学的领队得知雷的家境后,援助了12000元给雷学品的女儿做为三年的高中学宿费,当时,雷的母亲病重,对方又援助了5000元医疗费,这让雷学品感动至深。从此,公益两字,深深的扎根在他心里,犹如他甘守寂寞扎根大山任教一样。公益,成为雷学品人生的第二战场,他不知疲惫的战斗着。</p><p class="ql-block"> 国内著名钢琴家朗朗曾在城步与腾讯网牵手搞过一次公益活动,了解山区学校的音乐教育现状。雷学品之前就向当地苗乡艺人学会了吹笛子、拉二胡等乐嚣,甚至学会了唱苗歌,并自学了风琴弹奏,孤独时就和乐嚣为伴,以此来打发山区的孤寂时光,并且将自己掌握的音乐技艺传授给更多的学生与村民,并顺便兼教起学校的音乐教学任务。公益组织到雷学品所任的学校调查时,雷学品用学校仅有的一架漏风的旧风琴为调研者表演,获得调研者高度赞扬,学校由此获得公益方4万元的赞助,为学校购置了一批山里孩子曾渴望不及的乐嚣。</p><p class="ql-block"> 在山里长大的雷学品,对大山自然有深厚的感情,近年来盛行户外登山热,雷学品很自然的爱上了这项活动。加上城步是少数民族聚集地,邵阳市第一峰二宝顶就位于雷学品的家乡兰蓉乡。为此,县里、市里甚至省里不少登山者前来城步登山,体验这里丰富的旅游资源,不觉间雷学品就成为了大家的向导。他对苗文化的了解,对苗歌唱艺的精谌表现,更使他成为苗文化的重要继承者、传播者。</p> <p class="ql-block"> 第六章:回报社会心飞翔</p><p class="ql-block"> 2014年,长沙一公益组织到城步开展助学活动,雷学品热情承接了贫困学生的调查走访任务。十多位贫困学生,需逐一入户走访,时近年关,家家户户备置年货,可雷学品骑着摩托车在山区崎岖小道上奔忙,在一矿山废道上车翻人伤,被一村民扶着乘车才得以回家。次年,城步丹口发生火灾,灾情严重,雷学品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前往灾区救灾并捐灾。出门前,母亲卧病在床,需人照顾,但母亲仍支持自己的儿子前去行善,平凡又伟大的母亲,承接了两代山区教师的家属之苦难。雷学品在家庭长期欠债,母亲重病的家境下,任然一对一的捐助了一位小学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善不停步,让心飞翔。</p><p class="ql-block"> 任正非的父母亲在贵州山区任教数十年,亦过着清贫的日子。任正非谈中国发展之重在于要重视教育,尤其是乡村的基础教育,要让优秀的人去做教师,去发现、去挖掘、去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来,那才是国家发展强大、民族复兴的根本之所在。</p><p class="ql-block"> 恰如有人对曾是联想最大的功臣倪光南的评价一样:倪光南们虽然一生清贫,但他们很富有,他们将自己的无限财富在特定的历史时空无偿的贡献给了他们的国家与人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