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冬至天坛絮语

星星(張志偉)

<p class="ql-block">  今年的冬天还真是给人不少惊喜,虽然疫情时不时折腾一番,但立冬时节的一㘯大雪,为今冬开了个好头。因为天坛离我家不远,坐公交车两站,步行去也就半个小时,立冬那天不顾天寒路滑,去园子里赏了半天雪景。不知不觉就到冬至了,昨天朋友发来视频说,天坛的皇穹宇在冬至中午时,日光能正好照在殿内皇天上帝的牌位上。上午冬阳灿烂,天气不错,那就去看看吧。</p><p class="ql-block"> 天坛公园那可是世界闻名,1998年便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园内的祈年殿成了北京市旅游文化的标识。来北京的中外游客除了长城、故宫,天坛当是必游之处,前些年没闹疫情时,园内的游客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老外。因为离家近,退休后这十多年里,每周总会来这里两三次,晨练散步赏花观景。</p><p class="ql-block"> 北京做为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古都,什么金中都、元大都就不说了,仅明、清两朝的几百年里作为都城,皇家必然要建立其祭祀天地、日月、社稷、先祖等的坛庙。祭祀为"国之大亊",《国语》曰"祀,所以昭孝息民,抚国家,定百姓也,不可以己。"北京现存的九坛八庙即是代表当时国家礼仪和皇权威严的所在,而天坛即为规模最大,依照天地中和、五行规念、天圆地方等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修建的极为雄浑精美的祭祀建筑,是明清两朝皇家举行祭天、祈谷大典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天坛公园现占地270多公顷,这还是因为其东南、西南被单位和居民占了相当大的一块地方而言。这在北京城内是最大面积的公园了,由于园内广植松柏等林木,形成个小气候,园内的温度明显低于园外。天坛公园最大的亮点有二:一是园子整体布局遵循传统文化,祭祀建筑既庄重肃穆、雄浑大气又精美奇巧,举世无双。公园有内外两道围墙,北圆南方,两道围墙之间相距约有三、四百米,广植松柏等林木。主要建筑在内墙之中的南北中轴线上。由南往北,先是圐丘和皇穹宇,这是皇帝祭天的地方。圜丘的东南方有具服台,据说祭天时搭起帐篷为皇帝休息取暖;其东面建有南神厨和宰牲亭,多年维修不开放。由皇穹宇向北过了成贞门就是長360多米,宽30多米的神道了,笔直的大道南低北高直达祈年殿,把两个建筑群连接起来,神道的西面靠近内墙的地方建有斋宫和神乐署。祈年殿和配殿及其北面的皇寿殿以及向东用长廊连接起来的北神厨和宰牲亭是皇帝每年孟春举行祈谷大典的地方。二是围绕着这些建筑群有着形状奇特的古柏几百株,树龄都超过三百年,最高龄的为八百年。四季常青郁郁森森的古柏中掩映着造型精美的祭台和殿宇,真令人赞叹古人的智慧和理念。</p><p class="ql-block"> 从东门进来,首先看到的就是北神厨和宰牲亭了。这里三四年前一直封闭维修,开放不久因疫情也是时关时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进入宰牲亭,院子里的井亭造型奇特,是极为罕见的"鹿鼎六角式",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宰牲亭的大殿里,中间是个长四米宽三米深二米的水池,上面架有横梁。往东是南北向一排六个大灶,大铁锅直径约一米,高约一米五六,是用来浇沸水的。烧开了的水倒进水池内为宰杀的牺牲褪毛所用。</p> <p class="ql-block">北神厨院里,正面向南的大殿及东西二个配殿,是为祭祀大典制作各类供品的地方。祭祀时,通过连接宰牺亭、神厨和祈年殿的长廊将供品送往祈年殿。北神厨院内现在举办"天坛文物展",原来的文物展是在神乐署的前院里,有八九个展厅,展示中国古代音乐历史及古代曲谱和乐器的有五个,其他的都是展示与祭祀相关的礼服、仪仗用具及器皿等。现在的展览只有两个展厅,应该是选了原来的少部分展品,大多是祭祀器皿。大概是因疫情神乐署封闭的原因,文物展移到这里。</p> <p class="ql-block">"外则尽物,内则尽忠,此祭之心也。"祭祀前严谨的斋戒、视牲等仪程,庄严神圣的祭祀仪仗舞乐,精美多样的祭器,隆重丰盛的祭品都是祭祀活动隆重的组成部分。所以天坛专门建了斋宫,皇帝在大祭前三天就移住在此,斋戒沐浴,以视其诚。从祭器来看,登、鉶、簋、簠、笾、豆等明代用玉、瓷,并规定四郊祭器各依其方色:圜丘青色,方泽黄色,朝日赤色,夕月白色。到清乾隆又改制,这些祭器又恢复古代的青铜礼器。据说,1900年八国联军司令部曾在斋宫驻扎,天坛的文物被洗刧一空。这些祭器也应是多年来收集的,从颜色上来看大多不是天坛的,只是这个碧玉爵应该是圜丘的祭器吧。</p> <p class="ql-block">  沿着长廊来到祈年殿。在冬阳的光辉里,在冬天那寂寥、空远蓝天的映衬下,在高高的三层汉白玉栏杆拱围着的基台上,祈年殿那天青色琉璃瓦覆盖着的圆形殿顶熠熠闪光,高高矗立着,尽显雄伟厚重的皇家气派。今天游客比平时明显增多了,个个兴高采烈。</p> <p class="ql-block">  曾经有好几次夕阳西下的黄昏,看到了几只乌鸦在祈年殿最高处那金色的椭园形的顶上落脚、盘旋,就不由得想起辛弃疾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名句。蹉跎岁月,物是人非;蜉蝣人生,今夕何夕。</p> <p class="ql-block">沿着神道往南而去,不由得想起刚才在展厅看到的那幅清代皇家祈谷场景的画,那地址大概是在这神道上吧。</p> <p class="ql-block">持刀侍卫沿大道东西两侧站立,内侧是仪仗队,道中有三辆车。第一辆由八匹马拖拉,按照周礼八骑之乘应该是天子的规格。第二辆由四匹马拉着,大概是太子儲君。奇怪的是第三辆,由大象来拉车,不知是太后还是皇后,不会是慈禧吧?瞎猜的,可见没知识多可怜了。古人的事没见过,今人的倒是见过一回。那还是十年前了,天坛公园在大年初二搞庆祝活动,一大早我们就来到神道等候。上午九点浩浩荡荡的队伍从祈年殿那边向南而来,最前面的是个太监打扮的啪啪的甩着响鞭,大概是净鞭开道了。随后的就是仪仗队伍了,几排人身着各色礼服,举着旗幡、㦸锤等,队伍中间有年轻男女二人,分别身着明黄龙袍和凤冠霞披算是皇帝和皇后了,共有一百多人吧,闹纷纷走到成贞门就算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  到了今天专门来天坛的目的地皇穹宇了,没有想到有那么多的人。公园管理员挡在门口不让进去,说要分批出进。再往里看皇穹宇大殿的门也关上了,有几个人爬在门缝往里瞅着。都说皇穹宇殿院里有三声石和回音壁,多少年我都没试过。为了保护回音壁,沿墙都加了护栏,人都靠不到墙上,估计想要听岀来也难。况且游客众多,人声鼎沸,三声石大概效果也就那样。今天本想看看阳光照皇天牌位,无奈和我想法一样的人太多了,只有做罢,</p><p class="ql-block"> 那就去圜丘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在圜丘顶上回望皇穹宇。</p> <p class="ql-block">  以往来圜丘很少上去,一般都是在下面转转,拍拍照就完事儿。今天冬至,这圜丘可是正儿八经皇家祭天之处,上去瞧瞧吧。据说,最后一次在圜丘祭天的,大概就是窃国大盗的袁世凯了吧。袁世凯虽然称帝没有几天,可真能抓紧时间还搞了一次祭天。多日没有上圜丘了,没想到现在由通道去一层、二层的地方都给拦上了,只有直上直下。到达三层,顶层上人满为患,人们排队轮着站到天心石上伸臂高呼拍照,也有人沿着外圈跑步,说要跑九圈。圜丘的建筑风格,地面所铺青石及白玉栏杆和台阶都是九及其倍数,九象征天为最大。据说,明代圜丘是用天青色琉璃材料建造,可以想像在阳光照耀下那会是何等壮观,青蓝色的圜丘呀!可惜到清朝,乾隆改为现在的青石铺面、汉白玉栏杆,色彩肯定欠佳,想想都觉得遗憾。</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已经中午十二点多了,没有看到想看的,就算是散步一回吧,打道回府吃饺子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