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 煌 壁 画

@陪伴佐佑

<p class="ql-block">摄 影:宋 利 良</p><p class="ql-block">撰 文:谢 建 新(@陪伴佐佑)</p> <p class="ql-block">摄影札记: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包含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和寄托人们愿望与安抚心灵以及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图象。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敦煌壁画是一座民俗史博物馆,将古代民俗概貌活现于壁画之上,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生活的场景。现存壁画中的人物与大量服饰及纺织物的图形,因历史风格各异,呈现了许多少数民族和国外的服饰纹样。透过这些技艺精湛、规模巨大的敦煌壁画,我们仿佛重新看到了敦煌这颗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明珠重镇昔日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宋 利 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天 衣 飞 扬,满 壁 风 动</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敦煌壁画》读后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宋利良拍摄的这组《敦煌壁画》,感觉在摄影之外,壁画影像颇有《诗经》中“风”的格调。我想:宋利良在拍摄这组敦煌壁画的同时,是把“风”的平和、优雅、自然、淳朴、舒缓的气韵溶入了他的影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利良和我是同班同学,他在敦煌研究院数字影像研究中心从事影像研究工作。他镜头所指,敦煌壁画生动活现的细节都是打开读者感官世界大门的钥匙,在感受震撼的同时,也让过去与现在、历史与当下,在读者心中产生共振与共鸣,从而重新发现并认识敦煌壁画中的视觉图像,深层次的探索和感悟图像的感观意像与表达。透过照片中隐含的二维物体空间与现实中存在的真实事件之间的有效链接,构成了读者一种特殊的视觉体验,这就是宋利良用影像表达《敦煌壁画》视觉语言的高明之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利良是一位用摄影长期守望敦煌的创作者。他远离背后熟悉的城市生活,置身于敦煌大漠之中,心念笃定。年复一年,穿行在无人之境,面朝戈壁,体味党河冲刷一切的磅礴。脚踩黄沙,接纳艳阳炙烤,用心感受一眼泉、一株风滚草、一个人与敦煌为伴的珍贵。遥想1600年前,文化交织与商业繁盛,投射在这些洞窟与古道之上,灿烂而耀眼。仰望先人立足于世的沧桑与智慧,只感觉自身的轻飘与渺小。长年在这里工作的宋利良,视野逐渐变得辽阔,时空之门洞开,头脑在不知不觉中清透起来……他的作品既体现出饱满的理性情绪,又充盈着动人的感性张力。朴素、平实的影像语言,刻录、展续着他与敦煌的时代故事。他的影像,在时下斑斓繁芜的语境之中,足显其文化品格的难能可贵以及坚守初心的理念和特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敦煌壁画可谓富丽多彩,有佛经故事、山川景物、自然风光、亭台楼阁、动物花卉、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劳作的各种场景等。均是从十六国至清代以来,1500多年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一眼望去: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从画风上看敦煌壁画和彩塑,注重表现乃是东方艺术的传统。如果按照表现主义的标准,中国传统的画法与绘画的笔法,沒骨和写意的趣味,尤其是文人画,本身就比西方具有更早的抽象性。中国人“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的主張和“运墨而五色具”的观念千载不移,同时,把线的运用和发挥推到了极致。文人趣味加上“运斤成风”的本领,使笔墨艺术的画写趣味成为了中国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遥想距今十分久远的年代,年轻的地球走过冰川季,一条大河冲破当时还未曾命名的祁连山晶莹的怀抱,向北一泻而下,尔后蜿蜒向西。这条古老的河流在它600多公里的跋涉进程中,孕育出一串珍珠般的绿洲。这串珍珠,就包含了玉门和敦煌。当我第一次拜访敦煌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幻想着能从公元366年的那个黄昏开始,沿着乐樽和尚当年走过的足迹,攀上陡峭的三危山顶,去寻找大漠中“金光如瀑,状有千佛”那个宏阔瞬间,我猜想:那里应该就是寻找敦煌莫高窟诞生与繁盛之钥匙和密码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敦煌壁画》组照很棒!从影调、色彩、主题和环境,看似司空见惯的图景,通过利良的拍摄与构图取舍,影像背后的故事和隐喻无须语言解读。我想:这大概就是摄影作品与文学作品最本质的区别,亦是摄影艺术魅力之所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谢 建 新(@陪伴佐佑)</p><p class="ql-block"> 2021年深秋于郑州碧沙岗</p> <p class="ql-block"><b>宋利良:</b>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从1981年4月开始在敦煌研究院从事石窟摄影工作。其主要摄影作品被编入《敦煌石窟艺术》、《敦煌书法库》、《中国敦煌壁画全集》之(北凉北魏卷)、《中国敦煌壁画全集》之(晚唐卷)、《敦煌石窟全集》之(建筑画卷)、(交通画卷)、(本生姻缘画卷)、(佛教东传画卷)、合作拍摄《再现敦煌》、合作拍摄《中国石窟、安西榆林窟》,巨著《敦煌石窟考古报告》(第一卷)2017年获国家人文社科最高奖——吴玉章优秀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此篇摘自:《武大摄影群体研究》公众号</p><p class="ql-block">详情查阅:《武大摄影群体研究》公众号</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rj_lw9FvU-63iQo55pA61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