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他们快速、专业地成长,罗定市实验小学举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12月中旬进行初赛,12月21~23日进行决赛。</h3><h3> 邓巧怡、谭诗云、蔡秋凤、朱雪玲、蔡梅妹五位老师进入数学科决赛。</h3><h3> 为了使比赛更公平、公正,我们特邀罗定第四小学陈雁副校长、生江中心小学李日沛副校长、明德小学校长助理卢本材一同担任评委,担任评委的还有我校陈海玲副校长、高玫瑰主任以及陈富老师。同时,这次比赛还得到了罗定市教育局教研二室数学教研员罗雪莲副主任的亲临指导,我校曾文校长和陈倩莹副校长亲临赛场助威打气!</h3> <h3> 第一节是由邓巧怡老师展示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9加几》。</h3><h3> 邓老师采用“习课堂”和“快乐.高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她在课前带着学生一起复习了10以内的加法算式,利用“开火车”的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新授课做好了铺垫。</h3><h3> 邓老师在探索新知环节中,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自然地引入新知“9加几”。在探索如何计算“9加几”时,她让学生围绕任务单自主讨论计算方法,从而归纳出在计算“9加几”时可以使用“数数法”、“接着数”和“凑十法”计算,并让学生汇报展示使用“凑十法”的计算过程。邓老师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及时点拨,帮助学生梳理“凑十法”的知识点,汇编“凑十法”口诀:分小数,凑大数;凑成十,算得数。</h3><h3> 在知识应用环节,邓老师通过设置练习单的形式,让学生及时练习,巩固知识。练习设计合理,题目形式多样、有梯度。整节课,邓老师通过汇报展示及时评讲,有效巩固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达到了教学预期目标。</h3><h3></h3> <h3> 第二节是由谭诗云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几分之一》。</h3><h3> 谭老师采用“习课堂”和“快乐.高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她在课前创设猴子妈妈请同学们帮忙分桃子的情境,引导出要“平均分”才公平,从而引出二分之一,为新课做好了辅垫。</h3><h3> 在新授课中,谭老师利用精心设计的学习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非常高。她通过自主探究、启发诱导、展示交流、对比总结等方式加深学生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和分数的读法、写法。接着谭老指导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纸来折出它的四分之一,学生通过自主动手操作发现了有4种折法。在知识的应用中,她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闯关,学生们激情澎湃,勇往直前,顺利的闯关成功,从而突破了知识的重难点。</h3><h3> 谭老师亲切幽默的话语、真诚的微笑,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数学课堂的魅力和乐趣。</h3> <h3> 第三节是由蔡秋凤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4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蔡老师这节课采用了“快乐.高效”模式:通过小游戏比赛调动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非常高,教学效果良好。</span></h3><h3> 蔡老师在探索新知环节采用了启发式引探教学法,通过问题引领、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对比总结等方式,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长方形:①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②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③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①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②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在最关键的地方,蔡老师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优化了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h3><h3> 在知识应用环节,她通过一系列的闯关练习来巩固学生的知识,练习设计合理,从易到难一步一步递进,学生在“趣中学、学而乐;乐中悟,悟而用”,从而有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h3> <h3> 第四节是由朱雪玲老师展示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简单的排列》。</h3><h3> 朱老师采用“快乐·高效”的教学模式。她先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新课导入,再出现一系列的排列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字探索排列的规律。</h3><h3> 朱老师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特点,灵活地选用“情景串”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创设的活动情景真实有趣、生活味浓,凸显数学学习的生活性。</h3><h3> 在讲授用“1、2和3”能组成几个不同两位数这个环节上,朱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找到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方法,并从中选择最优化的方法。学生经历了概括“交换位置法”、“固定十位法”和“固定个位法”这些排列方法的过程后,朱老师适时肯定,并指出解决问题策略与方法的多样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h3><h3> 朱老师设计的练习紧扣教学重难点,内容形式多样、层层推进,落实了“四基”、发展了学生的“四能”,圆满完成教学目标。</h3> <h3> 第五节是由蔡梅妹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认识时和分》。</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蔡老师采用了“习课堂”和“快乐.高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她</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先</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用报数游戏引导学生说出钟面上的小格可以5个5个地数,再复习旧知识“整时”作为新课铺垫。</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蔡老师的新授环节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先让学生知道钟面上有1-12这些数,还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再根据时针和分针的特点认识“时”和“分”,知道时针的计时单位是“时”,分针的计时单位是“分”。蔡老师通过拨动分针,学生观察时针的变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针动时针也跟着动、它们经过的时间相等的道理,从而推出“时”与“分”的关系:1时=60分。</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蔡老师的小结简明扼要,小结后即时通过小游戏的环节活跃课堂气氛;她设计的练习与新课内容紧密联系,难度层层加大,便于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新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最后蔡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加深学生对时、分关系的理解,效果良好。</span></h3> <h3> 经过评委们的合理评价,五位参赛老师分获一、二、三等奖,祝贺她们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课堂教学比赛!</h3> <h3> 教研二室罗雪莲副主任、第四小学陈雁副校长、实验小学陈海玲副校长为获奖老师颁奖!</h3> <h3> 活动最后由罗定市教育局教研二室罗雪莲副主任作总结点评。罗主任对我校这次课堂教学比赛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她对几位参赛老师也是赞赏有加。她认为这是一次高水平的比赛,效果显著、意义非凡!罗主任对几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详细点评,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祝愿她们快速成长为能独挡一面的优秀教师!</h3> <h3> 比赛是为了促进,比赛是为了提高,有压力就会有动力,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抓好教学教研工作,也相信我校的教学质量一定会越来越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