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爸爸擅长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毛笔字。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远没有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不知道是否有卖现成的对联、“福”字之类的东西。每逢过年,单位、家里贴对联、“福”字,通常都是人们自己动手写。一到这时候爸爸总是有求必应,大显身手。论字体,爸爸的字近似于“行楷”(这是我长大后才明白一点的),它放而不拘,有楷书的端庄工整却不呆板,不失刚劲和风采。爸爸的钢笔字也是这种字体,看起来很秀美流畅。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在航校上学时,每次收到爸爸的来信,我都是一边看内容,一边美美地欣赏他的字。</p> <p class="ql-block"> 爸爸写字态度一丝不苟。民国之初爸爸八岁,读了公立小学(1913---1919年),被正规“管、教”出来的(早些年人们特别重视写字,民间有“字如其人”的说法。看一个人什么文化水平,必定要先看他们写的字是个什么模样,所以学校和家长都严格规范学生、孩子写字的基本功)。于是爸爸也这样“规矩”我们。小时候刚开始学写字,爸爸真是一笔一划地教我们技巧。他平时本是个不苟言笑、非常严厉的人,我们兄弟姐妹都非常惧怕他;但教起我们写字,爸爸却十分和气耐心。我记得他说,字要写得好看,基本笔画的要领固然重要,而字的间架结构更重要,笔画的分布一定要匀称,疏密有致。他用“给”字作例子,讲左边绞丝儿偏旁上部的两个“撇折”要平行,下边的三个点儿(那时还没简化字,讲繁体的绞丝旁)应该向上倾斜、均匀排列着三个“点”,又讲右边“合”的“人、一、口”上下间距要一样,整个字的笔画分布应该均匀------至今我依然记忆清晰。</p> <p class="ql-block"> 离家上学、工作,多年间爸爸给我写了很多封信。但是因为我尚不懂得珍惜,都没有保存下来。等到我明白过来,手里只剩一个留有爸爸字迹的小纸条。那是每逢年三十,要给 姥爷姥姥烧纸“送钱”时,爸爸拟写的文样----</p><p class="ql-block"> “亡故先考 郑公文彬</p><p class="ql-block"> 亡故先妣 郑母陈夫人:</p><p class="ql-block"> 今逢新春之期,谨钱财一袋,送到冥府收用,强神恶鬼不许争夺。</p><p class="ql-block">封 年 月 日</p><p class="ql-block"> 孝女 郑 慧茹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件珍贵的文样夹在一本很旧很旧的藏蓝色书脊《哲学辞典》里。因当时想着日后祭奠老人或许可以参照,我就留下了。几十年过去,字条明显泛黄,然而那上面爸爸的字迹却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时,我才由衷体会到“见字如面”这最最普通、看似浅白实则深刻、真真切切的四个字的丰富内涵。“见字如面”,是爸爸每封信中开头必有的字,是他要对女儿说的话,是他思念、关切、牵挂女儿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因开始学练太极拳,和大妹切磋,意外收获爸爸留在她那的一个日记本,里面有关于太极拳的24页剪报,计 90余 幅动作姿势图片和抄录的59页文字资料。从内容推测,大概是1976年前后收集整理的(其中靠后的一份资料标明摘自《中国体育报》1976年 6月18日第三版)。距今快五十年了。看着那一页一页工整端庄秀丽流畅的字迹,竟是那么亲切。令我惊叹佩服的是近六十页笔迹中竟然没有一处更改涂抹,可见他老人家书写时的专注、认真、一丝不苟。时年爸爸已年逾古稀。为纪念,我专做了一个美篇《父亲 .太极拳》。</p><p class="ql-block"> 见字如面。 <span style="font-size:18px;">爸爸的音容笑貌又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span></p> <p class="ql-block"> 爸爸的笔迹。</p> <p class="ql-block">…………</p> 父亲 .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