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演出成功了!

胡萝卜缨子(谢绝私聊加微信)

<p class="ql-block">  七绝 • 演出成功</p><p class="ql-block"> 一番夙愿险中酬,</p><p class="ql-block"> 坎坷偏多虑贯周。</p><p class="ql-block"> 登台何惧逢寒月</p><p class="ql-block"> 军歌唱起泪盈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七绝•参演《海》剧有感</p><p class="ql-block"> 王兵(南京)</p><p class="ql-block"> 父亲足迹战途悠,</p><p class="ql-block"> 后代追寻泪眼讴。</p><p class="ql-block"> 海剧演排思壮士,</p><p class="ql-block"> 百年献礼放歌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公元2021年12月23日,是个好日子。我们铁军大众剧团这支游击兵团在经历了大半年的艰苦磨难之后,终于在我们的导演沈莹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首场演出,并且获得了成功。真是太不容易了!</p><p class="ql-block"> 疫情期间,我们坚持线上排练达数十次;线下的排练我们更是见缝插针,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我们用过最小的排练场地只有数平米,好在谁也没有退却,谁也没有怨言。</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剧团可谓名副其实的“全无剧团”,聘不起导演,凑不齐演员,没有排练场地,更没有经费,总起来说就是缺乏人枪款。但我们不缺乏信念和意志,我们有坚韧不拔和坚持到底的毅力,所以我们能够向我们的父辈那样,去排除万难,夺取胜利。</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军事指导战平这样评价我们:看过他们几次排练,全城到处借场地,一群退休老人像打游击一样带着道具服装四处奔波,全凭一腔热情传承新四军精神。可亲可敬的铁军后代。</p><p class="ql-block"> 我们坚持到今天,要感谢的人很多很多。省戏校的退休教师沈莹老师和葛中泽老师一直在给予我们指导,而我们却无以回报;战平兄弟也不断地支持鼓励着我们;金陵图书馆、瑞金路社区等多次为我们提供场地,还有可爱的朋友们,甚至把自己的办公场所腾出来让我们排练。他们说:“不用谢,我们都是新四军的后代,应该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群演职员,最年轻的也都六十开外了,且体弱多病。其中好几位患有高血压、眩晕症。在家晕过了头痛过了,吃完药又开赴排练场。在昨天的演出过程中,王兵同志摔倒负伤、喆颖扭了筋,他们没有一个临阵脱逃的,咬紧牙关坚持演到最后。扮演海有鱼的晓鸣虽说年龄在团队里排名不靠前,但也有六十好几了。为了舞台效果,他三九天单穿一件小坎肩,还演出了年青战士的神采。扮演黄股长的继军嗓子哑了,扮演大婶的晓云支气管炎发作,都是带病上台,声音依然保持了洪亮的水平。我们的音乐、舞美晓没老师,更是不顾自己多病的身体,为这个剧全力以赴。</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我们执拗,有人说我们一根筋。无论说什么,我们都不言放弃。昨天演出即将结束时,我们很多人都绷不住了,强忍住泪水。因为那一刻,大家想到了我们从战火硝烟中走过来的父亲母亲,想到了为民族独立自主解放献身的前辈们,也想到了我们自己,想到了我们用汗水和泪水浇出的这朵献给父辈、献给共和国的小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曾在今年夏天写下过这样一段话:</p><p class="ql-block"> 在石城,有一群平均年龄近古稀的老头老太,大家合计着,成立了一个比螺狮壳还要小的团队。起的名字倒挺响亮的:铁军大众剧社。“铁军”自不用多解释,“大众”就有些说头了,从前父母亲老部队的文工团名称就用了“大众”二字。大家一致认为“大众”好,传承他们的精神,延续他们的风格,乃我等一众人的共同心愿。</p><p class="ql-block"> 我们正顶着四伏酷暑,赶排我们的话剧《大海里有一条英雄的鱼》。在瑞金路社区和金图各级领导和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我们总算解决了活动场地。我们面临的困难还是非常大的,近乎于赤贫,人枪款皆无;请不起导演,买不起服装道具。然而,同志们的意志竟都那么坚定:“没有导演我们自己排,没有服装道具我们自己掏银子买,自己动手制作。”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位打退堂鼓的社员。他们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这个业余编剧。我很清楚,不是因为我的剧本,也不是因为我的人品,是大家心中的那份情怀,是大家对先烈的挥之不去的深厚感情。“他们的故事要有人来说,而今我们这样的人不去说还去等谁说?”“我们不能让他们的名字被历史的长河所湮没,他们的光辉形象将在我们的舞台上变得更加鲜活,他们生命的力量也将因此得到了更好的延续。”我们用我们的小戏去再现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又不断感动和激励着我们,于是我们也有了自己可歌可泣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三十七八度的高温天气,她来了,拖着染疴的沉重步履,包包里还装着刚取的药;她来了,顾不得路途远年事高;他来了,每天在路上单程就是两个小时,早起晚归已成了家常便饭;她来了,天不亮就爬起来忙繁冗的家务,为的是能保证一整天的排练;他来了,主动放弃了旅行的计划和打算进修的课程;他来了,拎着硕大的西瓜来慰问和指导我们的队列动作;她和他来了,没有要一分钱报酬,却毫无保留地为我们做示范,纠错,一遍遍不厌其烦;他们来了,彻底抹去了从前当领导的影子,甘愿饰演剧中的普通一兵;他们和她们都来了,群策群力,一心一意为了我们的戏。有的人要在短时间内背大量的台词,他会抓紧点滴的时间;有的人在剧中只有一两句台词,可每次排练都按时到场。他乐意、她乐意,他和她,他们和她们都乐意。这样的场面在物欲横流的当今,太难得一见了。</p><p class="ql-block"> 英雄海有鱼的扮演者晓鸣战友为了更好地演绎角色,特地独自一人驱车向淮安,瞻仰和祭拜矗立了近八十年的烈士纪念碑。那是个鲜为人知的地方,烈士纪念碑四周冷冷清清。他想向纪念碑献一束鲜花表达敬意,可无处去觅。他怀着不甘之心走近一户农家,向房主索买其门前种着的蜀葵等花。当房主得知他的用途后,毫不犹豫地拿起镰刀割了一把赠予他,还与他谈起抗战时在当地进行过的几场战斗。由此可见,失忆的绝不是老百姓。</p><p class="ql-block"> 而我,也遇到过冥冥之中的情形。我在编该剧时,给剧中的二班长起了名字叫“江战”,寓意江抗战士,且将其安排为在王家墩战斗牺牲的烈士。令我惊诧的是,我在《平原水乡任驰骋》一书烈士名单中真的看到了江战的英名,确实也就是在王家墩战斗中牺牲!是神奇的巧合吗?我想不是偶然,是必然。我知道,在茫茫星空,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在注视着我,有一个急盼的声音在召唤着我,有一股不朽的力量在鞭策着我。我明白自己做对了,我们剧社的同志们都做对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很累,诸事缠身;我们很难,连单枪匹马都没有,硬着头皮向前走。我曾几番起过撤退的念头,可都因同伴们的热情而打消了。他们告诉我:“你心中有一个梦,你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这个梦。现在这是我们共同的梦,我们要为那些不怕流血牺牲的先烈们,把这美好的梦境呈现在舞台上,让他们重生,让他们永生。我们责无旁贷,我们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里没有花拳绣腿,没有高谈阔论,我们只有真情流露,只有对英雄前辈们的敬畏之心。相信我们会取得成功。</p> <p class="ql-block">  从5月19日开始组团,一路风风雨雨,有你们的相伴,苦并快乐着。</p> <p class="ql-block">  和三垛河口伏击战有关的话题,我是从十年前开始关注的。那年,我第一次向家母问起和红色有关的事,家母对我说起了她的战友,其中就有在三垛河口伏击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者汤江声烈士。之后我便有意识地了解和这场战斗有关的内容,于是在家父藏书中找到了《平原水乡任驰骋》,那本书里有时任新四军十八旅旅长刘飞的文章《三垛河伏击战》。该文详尽的介绍了那场令我军酣畅淋漓的伏击战的全过程,他在文中也特别提到了英勇牺牲时兀自不倒,将鬼子钉死在土墙上的二班长海有鱼烈士。</p><p class="ql-block"> 海有鱼烈士虽然只是普通一兵,但他从一个顽军的俘虏兵转变成一名真正的新四军勇士,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的从军故事,以及他和鬼子搏斗,身负重伤,将鬼子钉死在土墙上,牺牲时兀自不倒怒目圆睁的惊天地泣鬼神壮举都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又在时任新四军五十二团宣传股长黄苇老前辈的文章里,读到了海有鱼和他之间的关于生命、关于歌曲的感人对话,读到了我们的新四军前辈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向死而生的大无畏精神,和深厚的战友情谊。从他们对歌的向往中,也解读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p><p class="ql-block"> 新四军十八旅,是我父母的老部队。我的父亲,也是这场战斗的亲历者。我想,宣传这支部队的英雄,我责无旁贷。三垛河口伏击战,新四军官兵和支前的老乡一共牺牲了一百多位,可目前竟无一处完整记载他们的英名。这是活着的人的失职。我曾努力寻找,还将继续努力寻找。我们的功劳簿上,不该只写着将帅。所以我要用自己的笔墨来渲染一位位本该被大书特书的为国捐躯的普通一兵。</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写下了名为《大海里有一条英雄的鱼》的话剧。</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小话剧曾经于2015年秋,走进前身为新四军十八旅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集团军军部,参加他们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系列活动的开场演出。我们这个仅有四十分钟的剧目,获得了观看演出的指战员们近四十次的热烈掌声。那里的官兵们一再对我们说:“欢迎你们回家!”听到“回家”两字,我们这些抗日军人的后代,我们这些十八旅的后人,都止不住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位不知名的观众看完演出后,在他的美篇里这下这样的话语:“参加演出的10位老同志几乎是人生第一次涉足话剧,虽没有演出基础和经验,但都是革命英烈们的后代,共同对先辈们英雄事迹有着炽诚的敬仰之心,通过亲自演出深深表达晚辈的追思心愿和展现火红的人生情怀。</p><p class="ql-block"> 演出的服装和道具都是自掏腰包租借和购买的。”谢谢他的理解和支持。不辜负英雄,不辜负自己。我们这样做,值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段追循从不失落,</p><p class="ql-block">有一份情怀总想诉说。</p><p class="ql-block">有一种思念久久萦绕,</p><p class="ql-block">有一股激越永在喷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年的战旗与烽火,</p><p class="ql-block">那年的跃马与挥戈。</p><p class="ql-block">那年的流血与殉国,</p><p class="ql-block">都是父亲的故事母亲的歌</p> <p class="ql-block">本文中绝大多数图片都来自于傅伟和那位不知名的观众。谢谢二位。🌹🌹🌹</p> <p class="ql-block">  就在前几天,我们的话剧经多名专家的多次评选,最终脱颖而出,获得了本年度市艺术基金的颁发许可。这是对我们的鼓励和肯定。我们会继续努力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