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行之篁岭晒秋

雷雨

二零二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星期日 晴 参观完景德镇博物馆不到十一点,紧接着是去婺源。@娟、@简单、@小牛同行。上高速之前上来一位女导游。<div>从景德镇东枢纽进入杭瑞高速,在江湾出口下,一百多公里行驶了一个多小时。<div>走了一段省道,途经一个村落,典型的徽派建筑“黑瓦白墙”,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导游告诉我们:这儿是篁岭新村,由政府出资建设。为将篁岭打造成独一无二的"中国最美的乡村",将原住民全部迁至了新村。出江湾镇,便进入了县道,大约五、六公里,路况还不错。导游说:但凡遇到节日,车辆一直从镇上路口排到景区游客中心。</div></div> 中午十二点多到达篁岭游客中心,实时温度仍是居高不下。 婺源篁岭,地处石耳山脉,面积15平方公里。位于上饶市婺源县东北部,典型的山居村落,经典的徽派建筑,著名的"晒秋"文化起源地,也是一座距今近六百历史的徽州古村。 坐着缆车上山,俯瞰篁岭层层叠叠的梯田,感觉挺不错。 出了索道站,踩着碎石铺就略带一点坡度的山路,时间不长便到了婺源民俗文化展览馆。面前这个广场是篁岭村最平整的一块开阔地。 蓝天白云下,竹山书院门前的街道干净如洗 虽是周末,酒店接待中心游客并不多,可能是天热的缘故吧。 篁岭天街食府“中国徽菜传承名店”。景区唯一的大餐馆,我们的午餐就在这里解决。 几道本地蒸菜很有特色,大多微辣。可惜时间有限,我们没有细细品味,就餐仅用了50分钟。<div>我们的餐桌位于餐馆最宽敞的地方,也是室内边就餐边观景最佳的位置。@滴嗒滴嗒滴存照。</div> 村落天街九巷,将幢幢古建串接,商铺林立,前店后坊,一幅流动的缩写版"清明上河图"。 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篁岭属U型山居村落,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上下排布。 周边千亩梯田环抱,想必油菜花开时必定惊艳四方。 古村一年四季鲜花簇拥 火红的辣椒像是路标,引导你拾阶而上,路边青苔、杂草,尽显野趣十足。左上方便是晒秋观赏区,右边还有一家德克士。 蓝天白云下的晒工坊是最佳的一处晒秋观景点。 晒工坊共三层,在最高的一层取景,视野开阔、视觉震撼。 为突出“晒”的主题,这张照片是在晒工坊二层拍摄的。 五桂堂有别于古村的其它民居,是徽派古建筑中典型的官宅。宅子的主人姓曹,生有五子,故名“五桂堂”,寄寓五子登科,子孙满堂。据说,曹是篁岭古村的开村始祖,古村至今仍以曹姓居多,“五桂堂”便是曹姓家族的祖屋。 屋内木雕大气绝美,人物形象生动,保存完好。 五桂堂主人女儿香闺中的古筝和情景,让她怦然心动,不知她是否能抚出“滴嗒滴嗒滴”的乐感。 不是美人没关系!靠一靠,留个影还是可以的。 五桂堂二楼是官推晒秋的最佳观赏点 我们造访“五桂堂”,“王氏兄妹”在堂屋里痛说革命家史。 观景台上,大伙喜获的秋收果实在手上,只有一人收获的果实在肚里。 古村地无三尺平。篁岭村民为顺应自然地形,家家户户在屋顶搭起晒架。篁岭将这种晾晒农作物的场景叫作"晒秋"。 如今,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演变成为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不愧为"最美中国符号"之称谓。 每当阳光普照大地时,古村落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圆圆竹匾里五彩缤纷的丰收果实组合,绘就出世界独一无二的"晒秋"农俗景观、乡土文化。 红箭头标识之处,创意独具匠心。 婺源篁岭观晒秋,三秦儿女夕阳红。<div>感谢小牛为我们留下美好瞬间。</div> 到“怡心楼”从“五桂堂”沿台级下行几十米。据说,这栋红色木结构白色墙壁的二层楼,最早并不是篁岭自己的建筑。它是邻村的一个大户人家的客馆,被整体搬迁进了古村,成为这里一座婺源民间婚庆展示楼。 走近古戏台才能看到,屋檐前梁雕刻精美,婺源“三雕”(砖、石、木)之一的木雕精髓。 “红豆杉”,植物中的大熊猫。世界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植物。这棵水口红豆杉林中的王者树龄有1200年,厉害吧! 花溪水街。很多地方水街都是人工建造的,篁岭水街也不例外。但篁岭花溪水街的设计施工却可圈可点。 2017年6月24日,婺源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灾。篁岭也未能幸免,村内多处山体滑坡、植被冲毁,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花溪水街”2017年11月启动建设,历时近两年,于2019年7月1日竣工开放。由此,改变了篁岭自古以来缺水的历史,打通了水口与天街花海之间的双向游览线路的闭环,显著提升了景区的品质。实现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集古村、花海、晒秋、流水等美景为一体的篁岭新愿景。 根据原有山沟的走向设计花溪的走向,尽量避免开挖山体,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做到合理实用、历史文化、艺术美观互相协调。 , 花溪水街网红打卡点——石磨水车、悬浮屋,增加了游览的体验度。 安装雾森系统,营造浪漫的氛围,加上潺潺的流水形成一道宛若仙境的景观效果。 挑选附着类的小草、山石进行花溪外观装饰,打造原生态效果。石缝中栽植各类花卉、草木营造美丽的生态景观。 “老孙来也”!此情此景,禁不住老汉我也骚操作一哈! 很多景区都有的“倒屋”和“斜屋”项目,供游客体验和拍照。 加上就餐时间,我们在篁岭仅仅逗留了两个多小时。步步皆美景、处处羡煞人,如此高温也没觉得热。只感觉到时间飞逝,手、眼都不够用,相机、手机并用,留下了大量美图。文中照片只是一部分,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展示。如果航拍,定是张张大片,效果肯定亮瞎你的眼,可惜@袆颗赛艇没有同行。 <div>在此,我想告诉你:身临其境才是最佳的选择。如果,你以为这里只有春天的油菜花,那你大概是要错过更美的秋景了,篁岭“晒秋”妆点的秋色比春光美的更加灿烂!</div> 之后,我们按照计划造访了思溪延村。<div>思溪延村位于婺源县思口镇境内,距篁岭50公里左右。始建于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至今已有800余年历史。<br></div> 思溪延村实际上是由思溪村和延村组成的旅游景区。<div>思溪村建村者俞氏以(鱼)思念清溪水而名。曾是87版《聊斋》的拍摄地。</div><div>延村原称“延川”,因村落前面有一条川流不息的清溪,乡民以期后代子孙绵延百世故名。</div> 通济桥位于婺源思溪村口泗水之上,建于明代。廊亭长约22米, 宽约3.8米,是一座两孔廊桥。“通济桥”和桥上的“如来佛柱”是古时村落水口组合建筑的孑遗。 现有古民居156幢,其中明代建筑5幢。被称为徽州儒商第一村。如果,你想饱览徽建之历史、“三雕”之艺术,这里是不二选择。 连洗手间都起名“舒园”,那么的具有诗情画意。可惜气味让人不敢恭维!我们走到这里就原返了。 村子里四处可见前来采风的学子 古建和青山、清溪和稻田、夕阳和村落,自然风光优雅地融为一体。 夕阳西下,我们踩着余晖走出古村。 这里,让我影响最深刻的是家家户户门前或堂上脍炙人口的家训。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当下,对于我们如何"修身"、"齐家",彰显社会主义新风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直以来,我始终认为到婺源就是看徽派建筑和油菜花,作为江西老表的老同学“刚刚”也和我有同样的认识。来之前商量行程,他还讲“这个季节去婺源没看头”,来了之后才知道“刚刚”还是尊重我的意见,安排了婺源篁岭之行。其实,我对“晒秋”的认知,跟我的老同学“刚刚”无二。<div>朋友:行动吧!走进婺源,走进梯田花海的篁岭,感受中国最美的视觉盛宴!</div><div>友情提示:</div><div>1、篁岭单门票120元,单索道120元,门票+索道组合优惠价145元。</div><div>2、思溪延村门票55元。</div>